- 年份
- 2023(1434)
- 2022(1331)
- 2021(1201)
- 2020(1083)
- 2019(2582)
- 2018(2739)
- 2017(5125)
- 2016(2788)
- 2015(3226)
- 2014(3381)
- 2013(3410)
- 2012(3384)
- 2011(3263)
- 2010(3463)
- 2009(3459)
- 2008(3519)
- 2007(3337)
- 2006(2974)
- 2005(2862)
- 2004(2666)
- 学科
- 济(14526)
- 经济(14507)
- 企(10422)
- 企业(10422)
- 管理(10073)
- 业(8832)
- 理论(6895)
- 方法(6421)
- 业经(5362)
- 和(5027)
- 学(4641)
- 经济理论(4102)
- 财(4058)
- 企业经济(3856)
- 中国(3710)
- 教育(3245)
- 制(3029)
- 融(2679)
- 金融(2678)
- 务(2642)
- 财务(2625)
- 财务管理(2620)
- 企业财务(2502)
- 银(2423)
- 银行(2422)
- 数学(2400)
- 数学方法(2343)
- 行(2327)
- 策(2264)
- 法(2228)
- 机构
- 大学(52664)
- 学院(48744)
- 济(18530)
- 经济(18120)
- 管理(17105)
- 研究(15790)
- 理学(14189)
- 理学院(13997)
- 管理学(13698)
- 管理学院(13597)
- 中国(12269)
- 财(11332)
- 京(11117)
- 科学(9008)
- 范(8951)
- 师范(8907)
- 财经(8813)
- 所(8189)
- 江(7974)
- 经(7894)
- 北京(7371)
- 师范大学(7345)
- 研究所(7096)
- 州(6588)
- 中心(6573)
- 财经大学(6426)
- 教育(5968)
- 系(5954)
- 经济学(5782)
- 商学(5172)
共检索到81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辉
本文对上市公司法人、董事、监事、经理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理论分析,认为对于上市公司应当采用无过错原则,而对其他主体则应当采用过错推定原则,以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虚假陈述 归责 无过错 过错推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熊亮
一、虚假陈述的民事归责原则"虚假陈述"是指负有信息公开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违反证券市场中的信息公开制度,对证券发行,交易以及相关活动的事实、性质、前景等事项陈述不实,严重误导或有重大遗漏陈述的行为。各国法一般规定,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相对人须为善意,即受害人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运宏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项全面、系统的规则体系,正处于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中。除了相关规则的修订与完善外,司法机关对独立董事因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而承担民事侵权责任的审判案例,先是检验了独立董事规则制度的适用性,然后是梳理与总结审判案例的确定规则和标准,最后是在将之上升为一般性适用规则的过程中完善了独立董事制度。这种“规则制定—相关规则适用的判例总结—将从相关判例明确而来的规则上升为相关规则”的路径,对现今独立董事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照此路径完善独立董事因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引起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则体系,就是要在总结相关实践与案例的基础上,区分民事赔偿责任与行政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打破签字保真就担责的僵化归责原则,根据实际行为主体确立其民事赔偿责任,结合独立董事过错程度设计其民事赔偿责任内容,建立“过责相当”的独立董事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规则。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洪亮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过十余年,证券立法亦处于摸索阶段。然而我国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虚假陈述的情况时有存在,相对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相关法律制度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的空间,如实体法中救济措施、程序法中集团诉讼机制等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因此,完善我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制度,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任重而道远。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明辉
对于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法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违反的是法定义务,它侵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因此,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是一种侵权行为,同时,将其界定为侵权行为也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由于证券交易的特殊性,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在因果关系、归责原则等方面均反映出其特点。
关键词:
虚假陈述 侵权责任 违约责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珺
随着审验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的不断演变,审验机构“看门人”作用得到强化,为督促其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应解决审验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形态不一、民事责任认定标准及范围模糊等问题,明确审验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形态的适用规则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义务范围。同时,为避免发行人固有风险转移,审验机构执业风险过重,可通过采取设定赔偿上限、签订责任限制协议等方式降低审验机构破产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兴华
不同的民事责任性质有不同的归责原则、责任构成、举证责任和免责事由,因此确定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但相关法律仅确认了损害赔偿民事责任,并未对责任性质予以规定。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应包括缔约过失责任、侵权责任和担保责任。
关键词:
虚假信息 民事责任 归责原则 举证责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红润
银团贷款的牵头行应确保其发送给潜在参加行的信息备忘录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为使牵头行履行此项义务,保护参加行对信息备忘录的合理信赖,确立信息备忘录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银团贷款操作指引》对此虽未规定,但合同法有关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可作为牵头行承担信息备忘录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依据。此外,也应允许牵头行采取措施限制自己的责任,以平衡其与参加行的利益。
关键词:
银团贷款 信息备忘录 虚假陈述 民事责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保生 牛馨雨
在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认定中,精准认定投资者损失与中介机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厘清职责边界,方能督促引导中介机构专注主业、归位尽责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全面注册制时代正式开启。在此背景下,证券中介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功能愈加突出。近年来,中介机构在批量诉讼中被诉请对发行人的虚假陈述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不加区分地苛以中介机构“兜底责任”甚至“刚兑责任”,并非压实“看门人”归位尽责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
民事责任 中介机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红霞 郭鸿鹏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认定问题,提出了会计信息虚假陈述认定应遵循程序理性的原则、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原则以及会计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等观点。提出了虚假陈述的民事诉讼要处理好保护投资者与维护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正当权益之间的关系,维护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虚假陈述 程序理性 因果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婷
在对环境侵权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环境侵权归责原则进行了探讨,提出我国法律规定中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现行立法中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环境侵权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 归责原则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尧明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免责,是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1.9规定》、《6.11规定》等司法解释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充分利用《1.9规定》、《6.11规定》中的免责及共同侵权事由,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虚假陈述民事案件中应负的责任作出合乎法理的解释和界定,把民事赔偿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正当合法权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石晓波
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是指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对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中的重大事件作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侵犯了投资者合法权益,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而应当承担的一种民事赔偿责任。它的构成要件主要有权利义务主体、主观(归责)方面、行为表现、损害事实、因果关系。
关键词:
虚假陈述 民事责任 构成要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国平 文杰
本文认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主体应为发起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行人或上市公司及其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有关中介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并且诱空虚假陈述与投资者所受损失之间应该存在因果关系。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范围应依虚假陈述类型的不同而分别确定,计算投资差额损失时宜采用累计计算法。
关键词:
虚假陈述 民事责任 因果关系 损失赔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城
本文利用实证数据剖析我国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主体单一化的问题,并将之与美国司法实践中责任主体的多元化进行对比。本文发现,我国《证券法》虽然规定了虚假陈述的多层次责任主体,但司法实践却出现责任主体单一化的结果,由此带来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不匹配、中介机构责任不凸显、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责任虚化等问题。证券监管部门为强化中介机构的主体责任,利用行政权力主导推进保荐机构、主要股东对受损害的投资者先行赔付,并最终通过股票发行制度改革予以固化。先行赔付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承受着多方面的质疑。但先行赔付制度有助于解决司法实践中责任主体单一化的法律困境,欺诈发行中由保荐机构承担先行赔付责任,符合现实需要和法理基础。
关键词:
虚假陈述 责任主体 主体单一化 先行赔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