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4)
- 2023(12166)
- 2022(10365)
- 2021(9925)
- 2020(8684)
- 2019(19985)
- 2018(19907)
- 2017(37995)
- 2016(20875)
- 2015(23933)
- 2014(24438)
- 2013(23836)
- 2012(22087)
- 2011(19551)
- 2010(19498)
- 2009(18212)
- 2008(18181)
- 2007(16407)
- 2006(13788)
- 2005(12069)
- 学科
- 济(83726)
- 经济(83625)
- 管理(64912)
- 业(59643)
- 企(51351)
- 企业(51351)
- 方法(42642)
- 数学(36262)
- 数学方法(35804)
- 财(35176)
- 农(22328)
- 中国(22292)
- 务(19238)
- 财务(19177)
- 财务管理(19117)
- 制(18613)
- 业经(18149)
- 企业财务(18149)
- 学(17953)
- 理论(16607)
- 地方(16393)
- 贸(14478)
- 贸易(14472)
- 和(14421)
- 农业(14067)
- 易(14044)
- 财政(13956)
- 体(13756)
- 银(13509)
- 银行(13476)
- 机构
- 大学(296850)
- 学院(295935)
- 济(118017)
- 经济(115477)
- 管理(113616)
- 理学(97564)
- 理学院(96555)
- 管理学(94772)
- 管理学院(94226)
- 研究(94113)
- 中国(72220)
- 财(64374)
- 京(61603)
- 科学(58328)
- 农(48939)
- 财经(47663)
- 所(47531)
- 江(45598)
- 中心(45052)
- 业大(43891)
- 经(43041)
- 研究所(42739)
- 范(38670)
- 农业(38499)
- 师范(38229)
- 北京(38057)
- 经济学(36283)
- 州(35719)
- 财经大学(35015)
- 院(33490)
- 基金
- 项目(195341)
- 科学(153008)
- 研究(142912)
- 基金(141113)
- 家(122322)
- 国家(121288)
- 科学基金(104137)
- 社会(89474)
- 社会科(84627)
- 社会科学(84604)
- 省(77421)
- 基金项目(74669)
- 教育(67635)
- 自然(67565)
- 自然科(66011)
- 自然科学(65989)
- 划(64887)
- 自然科学基金(64790)
- 编号(58731)
- 资助(58219)
- 成果(48675)
- 重点(44011)
- 部(43782)
- 发(40822)
- 课题(40633)
- 创(40257)
- 科研(38138)
- 教育部(37709)
- 创新(37650)
- 大学(37016)
- 期刊
- 济(127521)
- 经济(127521)
- 研究(87112)
- 中国(57733)
- 财(57609)
- 学报(48417)
- 农(43048)
- 科学(41615)
- 管理(40227)
- 大学(36866)
- 学学(34725)
- 教育(32834)
- 农业(28576)
- 技术(27307)
- 财经(25108)
- 融(24798)
- 金融(24798)
- 经(21437)
- 经济研究(20713)
- 业经(20621)
- 问题(17335)
- 财会(15714)
- 版(15616)
- 业(15135)
- 统计(14771)
- 技术经济(14495)
- 图书(14492)
- 会计(14282)
- 理论(13954)
- 贸(13490)
共检索到438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明辉
诚信义务是确定财务报告法律责任有无的依据。本文从相关人员的诚信义务出发,探讨虚假财务报告民事责任的主体。文章认为,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董事、监事、经理、注册会计师、证券分析师等相关主体,对投资者负有诚信义务,因此,应当就虚假财务报告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一般会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等,则与外部投资者不存在直接的诚信义务,因此,只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而不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关键词:
诚信义务 虚假陈述 民事责任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明辉
对于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法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违反的是法定义务,它侵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因此,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是一种侵权行为,同时,将其界定为侵权行为也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由于证券交易的特殊性,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在因果关系、归责原则等方面均反映出其特点。
关键词:
虚假陈述 侵权责任 违约责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辉
控股股东对公司和其他股东负有诚信义务。在我国,控股股东往往凭借对上市公司董事会 和管理当局的控制操纵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应当追究控股股东对虚假陈述的责 任。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诚信义务 虚假陈述 法律责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庆山 梅国平
如何识别虚假财务报告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针对虚假财务报告的特点,设计一个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虚假财务报告识别模型将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根据1999-2002年的年度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从上市公司中选取44家虚假财务报告样本,并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了44家对比样本,这88个样本构成训练数据集。类似地,从2003-2006年的上市公司中,选择了73家虚假财务报告样本和99家对比样本,这172个样本构成测试数据集。我们使用训练数据集对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后的模型对测试数据集进行测试,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虚假财务报告 支持向量机 识别模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城
本文利用实证数据剖析我国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主体单一化的问题,并将之与美国司法实践中责任主体的多元化进行对比。本文发现,我国《证券法》虽然规定了虚假陈述的多层次责任主体,但司法实践却出现责任主体单一化的结果,由此带来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不匹配、中介机构责任不凸显、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责任虚化等问题。证券监管部门为强化中介机构的主体责任,利用行政权力主导推进保荐机构、主要股东对受损害的投资者先行赔付,并最终通过股票发行制度改革予以固化。先行赔付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承受着多方面的质疑。但先行赔付制度有助于解决司法实践中责任主体单一化的法律困境,欺诈发行中由保荐机构承担先行赔付责任,符合现实需要和法理基础。
关键词:
虚假陈述 责任主体 主体单一化 先行赔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城
本文利用实证数据剖析我国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主体单一化的问题,并将之与美国司法实践中责任主体的多元化进行对比。本文发现,我国《证券法》虽然规定了虚假陈述的多层次责任主体,但司法实践却出现责任主体单一化的结果,由此带来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不匹配、中介机构责任不凸显、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责任虚化等问题。证券监管部门为强化中介机构的主体责任,利用行政权力主导推进保荐机构、主要股东对受损害的投资者先行赔付,并最终通过股票发行制度改革予以固化。先行赔付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承受着多方面的质疑。但先行赔付制度有助于解决司法实践
关键词:
虚假陈述 责任主体 主体单一化 先行赔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蒋尧明
财务预测信息的本质是其内在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风险性。上市公司只有在符合重大性标准的财务预测信息披露时存在虚假陈述行为并由此造成投资者证券损失,才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前瞻性信息除外)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宜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并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而对前瞻性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宜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的特殊形式——过错推定原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财务预测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免责制度的核心是建立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现实的安全港规则。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娅琴 李洁
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是指违反证券法上的法定义务所产生的民事责任。本文从阐述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基础入手,分析归纳其责任主体,并对现行的关于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主体的司法解释进行评析,对其中的不妥当之处,提出修正建议。
关键词:
虚假陈述民事责任 信息披露制度 责任主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里霜
虚假审计报告事件在我国屡屡发生,而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几乎不会因之作出民事赔偿。这种情况严重限制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分析我国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审计民事索赔程序,探讨其所涉及的注册会计师过错认定、审计报告使用者的范围及民事责任的内容、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程度等关键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推定过错原则的适用性、区分审计报告使用者的类型以分别确定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以及分别追究被审计单位和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洪亮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过十余年,证券立法亦处于摸索阶段。然而我国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虚假陈述的情况时有存在,相对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相关法律制度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的空间,如实体法中救济措施、程序法中集团诉讼机制等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因此,完善我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制度,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任重而道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辉
本文对上市公司法人、董事、监事、经理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理论分析,认为对于上市公司应当采用无过错原则,而对其他主体则应当采用过错推定原则,以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虚假陈述 归责 无过错 过错推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丽华
虚假广告严重侵犯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公平竞争权。民事责任制度是对虚假广告有着较强规制力度的救济机制。现行广告立法存在虚假广告认定标准不明确、广告范围狭窄、责任主体不全面、侵权损害赔偿规则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导致虚假广告侵权民事责任制度没能发挥应有的制度功能。修订广告法时,应将公益广告、科普广告、软性广告纳入广告范畴,明晰虚假广告认定标准,并增加虚假广告中名人、媒体、质检机构、荣誉授予机构为虚假广告民事责任主体,引入虚假广告侵权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
关键词:
虚假广告 民事责任 立法完善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明辉
就我国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状况、原因及其治理途径等问题对六个不同群体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可信度有待提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效的虚假陈述行为法律追究制度缺乏、公司治理不完善是两个重要方面。为此,应当强化相应的法律责任,完善公司治理和其他基础制度。调查还表明,不同群体之间对于虚假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看法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