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4)
- 2023(4968)
- 2022(4115)
- 2021(4015)
- 2020(3263)
- 2019(7486)
- 2018(7516)
- 2017(12253)
- 2016(8184)
- 2015(9357)
- 2014(9450)
- 2013(8796)
- 2012(8524)
- 2011(7899)
- 2010(8146)
- 2009(7385)
- 2008(7347)
- 2007(6943)
- 2006(6371)
- 2005(5957)
- 学科
- 教育(20385)
- 济(20230)
- 经济(20196)
- 管理(13884)
- 中国(13445)
- 业(12347)
- 企(11390)
- 企业(11390)
- 学(11013)
- 理论(10292)
- 方法(8104)
- 教学(6527)
- 农(5915)
- 业经(5499)
- 财(5269)
- 和(5244)
- 数学(5228)
- 数学方法(5064)
- 发(4973)
- 研究(4663)
- 制(4616)
- 地方(4458)
- 思想(4444)
- 发展(4424)
- 展(4301)
- 政治(4244)
- 技术(4073)
- 思想政治(3926)
- 政治教育(3926)
- 治教(3926)
- 机构
- 大学(118823)
- 学院(111273)
- 研究(47396)
- 科学(31782)
- 教育(30712)
- 济(30212)
- 经济(29131)
- 京(28643)
- 管理(28006)
- 中国(27842)
- 范(27734)
- 师范(27463)
- 所(26037)
- 研究所(23842)
- 农(23053)
- 理学(22997)
- 师范大学(22608)
- 理学院(22456)
- 管理学(21637)
- 管理学院(21406)
- 江(20491)
- 北京(19179)
- 中心(19048)
- 农业(18380)
- 业大(18012)
- 技术(17601)
- 院(16693)
- 财(16237)
- 州(15935)
- 省(14381)
- 基金
- 项目(68029)
- 研究(52744)
- 科学(52577)
- 基金(44056)
- 家(40559)
- 国家(39936)
- 教育(32805)
- 科学基金(30807)
- 社会(28673)
- 省(28226)
- 划(27250)
- 社会科(26577)
- 社会科学(26565)
- 成果(23826)
- 编号(23581)
- 基金项目(21692)
- 课题(21027)
- 自然(20040)
- 自然科(19531)
- 自然科学(19518)
- 自然科学基金(19176)
- 资助(18246)
- 重点(18010)
- 年(17472)
- 部(16159)
- 发(16038)
- 规划(14899)
- 性(14419)
- 项目编号(14167)
- 创(13884)
共检索到188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岗措
具有藏民族文化符号意蕴的"锅庄"舞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十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开发和传承这种舞蹈,将其纳入高等院校的美育教育中,既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激发青年学生的活力,同时使他们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众参与之中得以传承。
关键词:
藏族 “锅庄”舞 特色 美学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春焕 丁玲辉
藏族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优秀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教育传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对于西藏学校来说,教育者应选择适应社会发展的传承内容,拓展传承的途径,通过课堂、教育基地、校园文化和文化作品等方式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进而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
关键词:
藏族传统文化 教育传承 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波
藏汉双语教育是藏族学校教育最明显的特色,藏汉双语意识、知识和技能的养成,必须根植于浓郁的双语教育文化。双语教育文化体现在学校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之中。藏族学校双语教育文化建设是落实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关键。
关键词:
藏族 双语教育 双语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涯 巴登尼玛
在少数民族地区家庭、社会、宗教场所都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婚礼作为嘉绒藏族人生礼仪的重要部分,透过其中宗教活动的分析才能获得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显著价值,才有可能在其本土文化基础上构建更有生命力的教育形式。
关键词:
嘉绒藏族 婚俗 宗教 教育功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岑华 马慧兰
火塘燃烧着千年的梦,火塘诉说着万年的情。有了火塘,我们就有了激情;有了火塘,我们就有了幸福;有了火塘,我们就有了狂欢;有了火塘,我们就有了未来。有了火塘,冬天不再寒冷,夜晚不再黑暗,就有了食物也有了奇香……——《风舞佤山》借用这首佤族歌谣,可以说明羌文化中"锅庄"的文化意蕴。羌寨的"锅庄"既是生活器具,也是娱乐设施,它不仅涵盖了羌民族浓郁的生活、娱乐传统风情,更承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巴登尼玛
本文就当前藏区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语言问题作了较深入的调查,分析了教学语言选择对藏族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归纳了当前教学语言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从而提出了作为人的生命一部分的教育所应考虑的基本条件和学校教学语言选择的依据,以对藏区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方法论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巴登尼玛
新中国建立以来,藏族教育事业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有长足的发展。但是,藏区教育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将从藏文化的背景、藏区社会现状以及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几个方面,对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檀鹏
中国的民族民间舞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艺术资源,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不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代表了华夏文明的不朽传奇。成人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不同,所惠及的受教育人群广泛,教育目标多样化,十分适合民族民间舞的普适性传播,为其扩大群众基础,吸引社会审美观注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以二者的结合方式为中心,思考和研究民族民间舞成人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侧重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旻旻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美丽的青藏高原,哺育了藏族这一神密的少数民族族裔。在西藏的10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绝大多数,占比高达95.5%。藏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中最为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从地理分布来看,藏族同胞主要生活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目前,中国藏族同胞生活的主要疆域青藏高原,东接中原汉地的九州,在藏、羌、汉等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藏区与中原地区产生了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联系。由地理文化的融合,为藏族各族裔支系带来了千差万别的文化与艺术差异,进一步孕育和丰富了地理文化碰撞中的艺术诉求与艺术表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卓嘎 廖伯琴
古代藏族天文历算传承经历了朴素的经验传承时期及神化的苯教巫师传承时期。在经验传承时期,没有特定的施教者和受教者,传承主要以自在教育形式存在;随着苯教文化的出现,传承逐渐开始以享有知识的少数人——苯教巫师等来替代,并相应出现不同的传承模式,形成初始的传承体系。这种传承体系不仅对藏民族的生存意义重大,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古代藏族 天文历算 传承 方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昊 侯玉波
本研究以西藏自治区A大学和陕西省B大学各200名藏族大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他们的自我概念和跨文化人际适应的关系,以及文化情境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到内地学习提升了藏族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人际适应能力;不论是在内地还是西藏,藏族大学生个人取向自我都能正向预测跨文化适应能力;但生活在内地的藏族大学生他人取向自我正向预测跨文化人际适应,生活在西藏的藏族大学生他人取向自我概念则反向预测跨文化人际适应。上述结果说明了生活在内地的藏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提高并表现为主动的跨文化适应策略,从而有利于跨文化人际适应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林珍
本文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藏族传统体育及体育文化研究方面的相关成果进行了简要总结和分析,并提出对未来研究应注意:藏族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宗教信仰之间的联系、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研究角度的多元与综合等。
关键词:
藏族 体育文化 研究成果 述要与展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超 张宏岩
青海藏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居民收入水平低,文化程度也相对较低,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究其根源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落后。实现藏族地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加大对藏族地区的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增加藏族地区居民的收入;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藏族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藏族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青海藏族地区 人力资源 开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尕藏草
本土文化课程的开发是当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它为少数民族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本研究基于多维整合的开发理念,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一所藏族小学为例,从藏区基础教育中本土文化课程的单一性出发,探索本土文化课程开发的新途径。研究结果显示,只有从本土文化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三个方面进行多维度整合,强调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本土性知识与现代文化、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有机整合,才能突破目前藏区本土文化课程的单一角度。
关键词:
本土文化 课程开发 藏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华迅
本着立足实际、讲求实效、积极慎重、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四川省彝、藏族中小学的双语教学体制建设,在近十年中逐步走上轨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教学语文体制选择上面临的问题 四川省的彝、藏族分别有近170万和110万人,连片聚居于6万与70余万平方公里的川西南山区和川西北高原,主要通用本民族语言。彝、藏族聚居的农村、牧区的现代学校教育,基本上起步于建国以后。50年代,主要在小学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