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
2023(454)
2022(411)
2021(409)
2020(393)
2019(842)
2018(893)
2017(1869)
2016(1047)
2015(1099)
2014(999)
2013(899)
2012(910)
2011(803)
2010(871)
2009(853)
2008(857)
2007(777)
2006(652)
2005(583)
作者
(2282)
(1949)
(1938)
(1864)
(1268)
(948)
(877)
(731)
(726)
(711)
(694)
(672)
(671)
(620)
(608)
(599)
(593)
(591)
(580)
(578)
(571)
(488)
(474)
(465)
(462)
(443)
(438)
(416)
(399)
(399)
学科
(4731)
(4640)
企业(4640)
管理(4283)
(3206)
经济(3201)
(2608)
(2426)
财务(2425)
财务管理(2425)
企业财务(2400)
方法(1933)
数学(1702)
数学方法(1687)
土地(1568)
(1504)
(1399)
(1260)
体制(1169)
问题(1070)
人事(829)
人事管理(829)
(775)
公司(773)
业经(600)
(581)
(512)
(512)
技术(480)
(468)
机构
大学(13564)
学院(13456)
管理(5637)
(5011)
理学(4943)
经济(4922)
理学院(4913)
管理学(4852)
管理学院(4830)
研究(3235)
(3056)
中国(2915)
财经(2543)
(2472)
(2325)
财经大学(1928)
(1810)
(1793)
业大(1789)
科学(1756)
商学(1724)
商学院(1716)
中心(1604)
(1582)
北京(1559)
会计(1504)
(1468)
经济管理(1418)
法学(1412)
经济学(1351)
基金
项目(8423)
科学(6720)
基金(6594)
研究(6178)
(5602)
国家(5549)
科学基金(4922)
社会(4259)
社会科(4059)
社会科学(4057)
基金项目(3606)
自然(3191)
(3121)
自然科(3111)
自然科学(3110)
自然科学基金(3070)
教育(2740)
资助(2672)
(2553)
编号(2538)
成果(2218)
(2143)
(2034)
(1891)
人文(1875)
教育部(1855)
重点(1793)
国家社会(1787)
项目编号(1674)
大学(1671)
期刊
(5363)
经济(5363)
(3321)
研究(3149)
学报(2159)
中国(2047)
(1946)
科学(1945)
管理(1803)
大学(1776)
学学(1723)
(1550)
金融(1550)
财经(1426)
财会(1403)
(1201)
业经(1199)
农业(1152)
会计(1059)
通讯(951)
会通(947)
(830)
问题(773)
经济研究(650)
林业(637)
理论(628)
(613)
图书(613)
(601)
实践(559)
共检索到18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利民  
我国传统著作权理论认为, 著作权的性质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笔者通过对著作权中所谓“人身权”的理论分析, 认为著作权的性质是由它的客体特征或者调整对象决定的, 著作权关系是财产关系, 著作权的客体是统一的无形财产———作品。基于著作权客体的财产性和统一性, 以作品这一“财产”而非以“人身”为客体的著作权, 其内含或性质只能是财产权, 所谓的“著作人身权”在性质上根本就不是人身权, 而是财产权或财产权的一项权能, 都统一于著作权并归于财产权的范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桂珍  
对著作权性质的不同认识,产生了著作权转让的各种观点,各国《著作权法》也因此而规定各不相同。其实,著作权转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建立若干原则指导下的著作权转让制度,有利于作品的充分利用,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志宏  
结合我国新著作权法的有关条款 ,从地域、时间、范围和权能等四个方面对著作权的限制作了阐述 ,并指出了著作权限制的原由和网络时代著作权限制面临的新问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吉宇宽  
现今,公权向著作权私权领域渗透,出现著作权私权的公权化趋势,这是建构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保障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实现著作权法的公共利益价值所需。顺应此趋势,作为公益性代表机构的图书馆确有维护著作权私权利益、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著作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的责任。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胡立峰  
目前许多国家知识产权法都规定作者享有收回权。收回权的客体是已经发表作品的使用权,其行使将对作品使用权人产生较大影响。为防止作者滥用这一权利,相关国家的法律均设置了较为严格的条件。收回权与发表权和修改权之间虽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收回权在我国著作人身权体系中具有独立制度价值,应对其提供相应的法律保护。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先蓉  
分析了著作权法对文献的静电复印、缩微复制、数字化复制的影响 ,认为随着复印版税的征收和复制权概念的扩展 ,图书馆的文献复制服务将受到著作权法越来越多的限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齐  
将电影《秋菊打官司》之肖像权案定性为言论自由权与肖像权的冲突是对案件的误读。该电影虽侵犯肖像权却并不因此丧失"独创性"等作品之为作品的本质属性,依法应享有著作权,因此该案的本质是著作权与肖像权的冲突。但"享有"著作权并不等于可以自由"行使"著作权。无论依据"权利位阶"原则还是"在先权利优先保护"原则,本案应优先保护肖像权,而优先保护的方式便是限制著作权的行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成思  
199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著作权法颁布了,并从1991年6月开始实施。在两年多的实施过程中,著作权保护制度本身,也不断地从立法、司法及行政管理、民间自我保护体系等多方面得到加强。中国的著作权保护水平正在向国际高水平发展;中国著作权法实施中反映出的一些缺点及不足,正在被认识到,并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改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习万球  
文章论述了图书馆的著作权保护的目的是平衡作者与读者的利益关系 ,保护知识的传播 ,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分析了传统图书馆的著作权保护原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其著作权保护体系是维系图书馆与著作权人、出版界之间良好互动关系的根基。探讨了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保护的若干重要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傅广荣  符文辉  熊芃  
对著作权法条文中一些不太严谨的表述进行了指正,对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之规定提出质疑,将该条与第九条关于著作权人之规定综合得出著作权人与作者之关系,根据第十条所列各项著作权可分属于不同的著作权人之原理,认为《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应更为"著作权属于著作权人"或更改为:"著作权属于作者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媛  王远均  
Linking with the newly revised copyright law,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related with the copyright body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such as confirmation of the scope,nationality or domicile of the copyright body,and confirmation of the foreign copyright body's publications.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传夫  
引言当时针指向1992年10月15日和10月30日的时候,世界版权史已掀开了历史性的一页。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管理的保护文学、艺术与科学作品的《伯尔尼公约》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管理的《世界版权公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效。的确,对于绝大多数公民来说,著作权是一个十分陌生的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实施和国际公约的生效,已在中国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何灵巧  
本文探讨了构建网络作品法律保护体系的三个关键问题: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问题;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侵权问题;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侵权责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严真  
期刊是文献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不可替代的信息资源。由于对期刊若干著作权问题认识的模糊,导致在实践中不能有效地保护期刊的著作权,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期刊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本文从著作权地位、著作权特征、著作权保护期和著作权归属等方面就部分有争议的期刊著作权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何隽  乔林  林思彤  
随着MOOC平台上线课程的增多,MOOC平台运营可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著作权风险。为了解MOOC平台的实际运行情况,本文首先对MOOC授课教师和学员开展了问卷调查。在调研基础上,参照目前在线教育平台著作权纠纷的案例与现状,从MOOC的作品性质、权利归属以及MOOC对他人作品的合理使用三个角度入手,就MOOC平台可能面临的著作权归属和著作权侵权纠纷的风险展开分析,从而对MOOC平台应对著作权风险提出两条建议:第一,MOOC平台、校方和教师三方需提前对MOOC课程的著作权归属及相关权益分配签署合同做出约定。第二,MOOC课程和MOOC平台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作品时需要遵守少量和相关性原则,同时注意履行署名和提示义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