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2)
2023(3457)
2022(3005)
2021(2872)
2020(2574)
2019(5466)
2018(5554)
2017(10799)
2016(5896)
2015(6608)
2014(6661)
2013(6524)
2012(6014)
2011(5526)
2010(5826)
2009(5686)
2008(5897)
2007(5805)
2006(5161)
2005(4535)
作者
(16301)
(13541)
(13173)
(12668)
(8648)
(6472)
(6294)
(5281)
(5152)
(4920)
(4670)
(4556)
(4342)
(4194)
(4190)
(4126)
(3928)
(3927)
(3858)
(3764)
(3324)
(3282)
(3264)
(3114)
(3110)
(3060)
(3021)
(2897)
(2638)
(2567)
学科
(21979)
经济(21840)
(18150)
管理(16904)
(15394)
企业(15394)
(10926)
保险(10835)
方法(10730)
中国(9794)
理论(8262)
(7324)
(7207)
(6988)
银行(6988)
数学(6771)
业经(6707)
数学方法(6691)
(6600)
(6183)
(5902)
(5767)
金融(5764)
(5255)
(4717)
财务(4707)
财务管理(4690)
各种(4498)
企业财务(4463)
类型(4435)
机构
大学(87654)
学院(86327)
(32886)
管理(32101)
经济(32073)
理学(26027)
理学院(25742)
研究(25665)
管理学(25293)
管理学院(25119)
中国(23860)
(21233)
(18044)
财经(16093)
(14361)
科学(14336)
(13947)
(12526)
中心(12409)
(12330)
师范(12280)
财经大学(11862)
北京(11684)
(11586)
研究所(10929)
经济学(10312)
(9844)
师范大学(9688)
(9233)
业大(9153)
基金
项目(49347)
研究(39519)
科学(38985)
基金(35588)
(29156)
国家(28819)
社会(27021)
科学基金(25334)
社会科(24249)
社会科学(24235)
(18960)
教育(18828)
基金项目(18214)
编号(17204)
(15889)
成果(15860)
资助(14683)
自然(14492)
自然科(14153)
自然科学(14150)
自然科学基金(13918)
课题(11848)
(11348)
项目编号(11017)
(10892)
重点(10721)
国家社会(10375)
教育部(10356)
人文(10098)
(9962)
期刊
(40337)
经济(40337)
研究(32036)
中国(19380)
(18146)
(14281)
金融(14281)
教育(12820)
学报(12269)
管理(11649)
科学(10844)
大学(9890)
(9543)
财经(9422)
学学(9085)
(7931)
技术(6794)
农业(5708)
经济研究(5666)
业经(5448)
图书(5349)
问题(5078)
理论(4961)
财会(4561)
(4516)
实践(4515)
(4515)
保险(4343)
(4343)
统计(4165)
共检索到141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保险业的和谐发展,当前我国保险业在业务总量、产品开发、服务水平以及从业人员素质等各方面虽有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不少深层的难点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影响和制约着保险业的和谐发展。保险业只有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科学管理与做大做强的关系,才能营造和谐保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宗博  毛俊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当中发展和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基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和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以社会生产关系为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关系和谐,无疑是社会关系和谐的最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关系和谐,因此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的经济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从经济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保险业作为经营和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保险业所发挥的作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充分发挥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即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尽快"做大做强"我国保险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优化保险发展结构;切实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三对关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冬梅  
发展农业保险的实质是使农民获取保险利益,主要包括补偿利益和预期利益。其利益不足额,但具有正的外部性。由于农业保险发展不足,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补足"农民利益,激励农民的保险需求。保险人要增加有效供给,切实保障农民获取保险利益。从农民的视角考虑,农民应加强保险意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保险合作社,降低保险成本,获得更多保险利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唐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保险业加快发展,以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形成独特的行业核心竞争力。当前,保险行业价值链建设意识不强,资源和要素获取方式单一,价值链整体水平不高,协同优势发挥受到局限。保险业要实现又好叉快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23号文件,以价值导向、和谐共赢为原则,统筹规划我国保险产业链的建设,以实现不同主体的协同效应,并以大型保险企业综合优势的发挥为契机,构建主导型产业价值链,谋求产业链整体利益最大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晁钢令  
本文认为,和谐流通即流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全体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相适应,能保证各阶层消费群体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需要得以满足;能促使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得以建立,使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能鼓励健康消费,抑制不良消费,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以不损害消费者、企业和国家利益为基本原则,能确保消费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促进和谐流通,应从“主体管理”走向“社会管理,”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流通管理和协调机制;坚持用法规与政策的手段抑制流通领域中的垄断与不公平竞争现象,维护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强化舆论监督、行业自律和商德教育,不断提升流通企业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教育部机关党校第21期党员干部理论进修班课题组  
教育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立人  
构建和谐社会,以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为综合基础,是一个终极目标,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整体和长远要求。其基本点,以公平即公正与平等为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精神。要铺垫全民就业(在当前即零家庭失业)和全民社保、全民教育三条底线。要处理好官与民、贫与富、城与乡、劳与资四方面的人际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付丽娜  龚志民  
本文从循环消费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入手,讨论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循环消费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晓玲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话题。从法律视角分析要以分配正义为基础构建其秩序体系,要畅通立法等民意表达机制,要构建起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整合机制,最根本的是要经济发展,正确协调各类利益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志荣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在、力量的源泉,是新时期对每个党员提出的时代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来引领社会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雯  王臣  林雪峰  陈爱祖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了三个重要理念:一是发展,二是以人为本,三是统筹兼顾,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与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所表达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 才能确保社会运行的健康、稳定与协调,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祥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最重要的执政理念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光焱  
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财政更好地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机遇。财政应在明确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认识自身同客观实际要求的差距,更新财政理论,改革完善财政制度和管理体制。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进一步论述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内涵。这是本届政府提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