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084)
- 2022(921)
- 2021(877)
- 2020(818)
- 2019(1710)
- 2018(1735)
- 2017(3220)
- 2016(1965)
- 2015(2172)
- 2014(2128)
- 2013(2182)
- 2012(2087)
- 2011(2063)
- 2010(2174)
- 2009(2155)
- 2008(2283)
- 2007(2230)
- 2006(2048)
- 2005(1893)
- 2004(1848)
- 学科
- 济(9106)
- 经济(9092)
- 管理(5754)
- 业(5308)
- 企(4617)
- 企业(4617)
- 方法(3563)
- 学(3160)
- 理论(2792)
- 中国(2745)
- 教育(2661)
- 数学(2498)
- 数学方法(2463)
- 财(2358)
- 制(2025)
- 农(2022)
- 业经(1989)
- 地方(1812)
- 和(1663)
- 融(1575)
- 金融(1574)
- 银(1485)
- 银行(1484)
- 体(1478)
- 行(1425)
- 农业(1423)
- 策(1378)
- 法(1283)
- 贸(1260)
- 贸易(1259)
- 机构
- 大学(36693)
- 学院(34329)
- 济(12801)
- 经济(12514)
- 研究(11567)
- 管理(10327)
- 理学(8543)
- 理学院(8329)
- 管理学(8106)
- 管理学院(8028)
- 中国(8024)
- 京(7969)
- 范(7597)
- 师范(7568)
- 科学(7390)
- 财(7347)
- 师范大学(6283)
- 所(6264)
- 江(5949)
- 财经(5800)
- 研究所(5573)
- 经(5125)
- 北京(5091)
- 教育(4959)
- 州(4908)
- 中心(4793)
- 农(4576)
- 系(4441)
- 经济学(4407)
- 财经大学(4116)
共检索到55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舒婷
意义通过重复得以重建,文学通过重复成就隐喻。德勒兹提出的"重复与差异"已成为现代思想中的一个重大题目,也是语言和思想特有的一股力量。苏童小说题材和创作风格变化不大,却并无雷同和沉滞感,反而有历久弥新的陌生感,这说明苏童并非进行着等价或等量的重复,而是内在差异的重复和能动的重复。重复是一种探索,作家重复或获得重复,是为了在重复时超越自我。苏童大部分作品充满挑战当下、突破自我的先锋精神,作品中的重复现象是对压抑历史的再现,是对人性褶皱的渐进挖掘,也是对现实世界认识的深化,即对"不可重复之物"的重复。关注文本实
关键词:
苏童 德勒兹 重复 差异 先锋精神 记忆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许萌 杨波
苏童作为当代重要作家,他特有的"南方叙事"吸引读者对其持续关注。他的小说还有一种神秘、鬼魅般的吸引力,读之使人兴味盎然,充满快感,深究其源不难发现苏童小说的审美核心是"恐惧"。文章从恐惧色彩这一特质入手,将苏童作品中营造的恐惧感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现象来研究,同时结合作家的文本与改编的影视作品,挖掘小说中的恐惧色彩是如何多角度展现的、它形成的重要因素及其艺术魅力,同时与其他先锋作家的"死亡、恐惧"书写作比较,旨在分析苏童小说的独特性。
关键词:
苏童 恐惧色彩 审美 心理学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连锦
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对西方新历史主义思潮的接纳与20世纪80年代意识形态绝对中心地位相对弱化的时代背景有关,也与作家自身对文学创作创新的追求有关。苏童的新历史小说创作带有西方新历史主义思潮的印迹。注重个人化历史真实的阐释,偶然性叙事的彰显,民间价值的弘扬,颓废感伤美学的追求是苏童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的特色。擅长抒情、擅长细腻描写的苏童使其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的风格更为隐喻,更具魅力。
关键词:
苏童 新历史主义小说 历史观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曲晓辉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会计全球趋同遂成为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及其监管的必然要求。会计趋同首先是形式趋同,即准则层面的趋同。会计形式趋同能否带来实质趋同,即会计实务的一致和会计信息的可比?移植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及与国际趋同的国家会计准则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一致的执行?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新一轮国家保护主义思潮。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国家,其企业在执行国际趋同的准则中极可能存在操纵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减准则趋同的效果。为此,本文探讨了会计趋同化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差异性问题,并对本领域的研究及进展予以简要回顾,以期提起准则趋同下会计差异...
关键词:
会计 趋同 差异 等效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滕岩岩
苏童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作家,他的小说既有先锋文学实验性、开拓性,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典雅之美,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体用,成就苏童在当代文坛上与众不同的文风。这种独一无二的苏童美学理念和哲学思考在他创作的一系列少年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苏童笔下的少年既独树一帜,同时又十分具有典型意义。文章试图从苏童小说中少年形象的特征、性格形成原因等方面入手,对苏童小说中的少年形象进行分析,意图从中窥探苏童蕴藏其中的审美理想和生命思考。
关键词:
苏童 少年形象 美学理念 哲学思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涛
差别化营销是现代营销的基本战略之一。实施该战略的企业通过向顾客提供竞争者所无法提供的特殊价值,建立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由于每个企业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因而从理论上来讲,任何企业都可以利用差别化战略来形成自己的特色,得到目标消费者的偏爱。但是现实中许多企业往往对差异化营销只能够敬而远之,无法有效地创造出可以出奇制胜的差异性竞争优势,其中原因在于企业缺乏寻求和创造差异性的科学方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化柏林
从学科学派、核心内容、外围要素以及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详细探讨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区别。通过分析发现以下两个结论:一、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尽管字面上比较相近,但实际上却有着质的区别,知识管理的用户是人,知识工程的用户是计算机;二、图书情报技术专家的研究正好介于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之间。知识处理一定以学术文献为主要处理对象,并适当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深入文献内容结构及语义表达进行分析,实现知识元层面的自动化处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毛慧芳 付八军
不同的大学教师具有不同的心智模式与职业性向,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与动机,在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均存在差异。对于大学教师个体来说,要有意识地选择差异性发展;对于高校组织来说,要积极探索差异性教师评价。
关键词:
大学教师 专业成长 差异性特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卢燕
分税制的实施,对外开放的实行,赋予地方更多的自主财权,加强了地方的经济实力,但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各地区间的地区差距,使得原本就不协调的地区差距越发变得不平衡,非均衡财政体系逐渐形成。地区财力的不均衡发展,制约着地方政府在供给本区域公共产品时存在着显著地差异,目前我国位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如何协调好各地区间提供公共产品的差异,保证各地区间公共设施的有效供给,减缓因地区经济不平衡所造成的公共服务上的差距,亟待解决。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共物品 供给差异 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为民 吴剑
形范畴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文化建构的基础性范畴。如果我们从形范畴出发来审视中华文化就会发现,中华文化中的世界观、生存观和文字语言观等核心内容都与形范畴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呈现出一种具有典型形范畴特征的文化形态,它们主要表现为据形而建的世界观、践形尽性的生存观和依类象形的汉字观,此外,还表现为文学艺术等领域中的形象。中华文化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形系谱,这一形系谱造成中西文化在思想实在性、思维方式以及语言形式方面的较大差异。
关键词:
形 形文化 形系谱 中华文化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陈立华
差异性原理的运用是后现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文章阐释了差异性的哲学原理,差异性原理与后现代图书馆学创新发展的关系,后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发展中如何对待差异性以及差异性原理运用等。后现代图书馆学创新发展中要正确认识差异性,尊重差异并有效地防范差异带来的消极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小亮
关于外在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理论探讨 ,可以说既是解释各地外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之所以存在“路径依赖”和“进退障碍”现象 ,以及经济发展差距原因的现实需要 ,也是不同经济流派中制度变迁理论要探讨的一个前沿课题。为此 ,本文首选述评了新制度经济学、演进主义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有关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化缘由的不同理论解说 ;然后概括地分析了外在制度及其创新的本质属性 ,并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制度变迁框架 ,更适合于外在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分析 ;再后 ,粗线条地分析了制约外在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最后 ,从中得出一般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以期能够引起经济理论与实...
关键词:
外在制度 创新 差异性与多样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云
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有关教师专业学习的认知与实践调查。运用因素法分析确定了教师专业学习认知与实践的四个基本维度,这四个维度反映了教师在课堂内外的学习的界限。依据教师学习的四个维度,通过集群分析把教师进行分组,确定了五个教师集群,数据表明每个集群具有其相应的鲜明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出在教师专业学习的认知与实践上,中小学教师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科目教师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学校内部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通教师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