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98)
2023(3555)
2022(3054)
2021(2893)
2019(5773)
2018(5607)
2017(11399)
2016(6167)
2015(7198)
2014(7211)
2013(7195)
2012(6938)
2011(6440)
2010(6708)
2009(6332)
2008(6608)
2007(6384)
2006(5941)
2005(5744)
2004(5313)
作者
(17413)
(14218)
(13995)
(13459)
(9369)
(6921)
(6621)
(5555)
(5404)
(5313)
(4948)
(4929)
(4823)
(4729)
(4704)
(4368)
(4208)
(4185)
(4184)
(3831)
(3808)
(3582)
(3408)
(3382)
(3379)
(3308)
(3254)
(3170)
(2836)
(2804)
学科
(24042)
经济(24017)
(18906)
(17773)
企业(17773)
管理(17740)
(16244)
银行(16099)
(14880)
(13432)
(10057)
金融(10055)
业务(9396)
(8853)
制度(8852)
方法(8779)
银行制(8006)
中国(7702)
(6729)
贸易(6718)
(6587)
业经(6282)
(6232)
理论(6182)
数学(6081)
数学方法(5995)
(5412)
(5211)
(4895)
地方(4725)
机构
大学(92246)
学院(90328)
(38660)
经济(37763)
管理(32774)
中国(32142)
研究(31379)
理学(26055)
理学院(25737)
管理学(25502)
管理学院(25282)
(21054)
(20214)
(19302)
银行(18526)
(17246)
财经(16068)
(15650)
科学(15550)
(15484)
中心(14522)
(14403)
研究所(13728)
北京(13343)
(13324)
(13227)
师范(13171)
经济学(11954)
财经大学(11907)
(11802)
基金
项目(46323)
研究(37618)
科学(36359)
基金(33375)
(27453)
国家(27210)
社会(23383)
科学基金(23076)
社会科(22284)
社会科学(22274)
教育(18310)
(16596)
基金项目(16421)
编号(16074)
成果(15181)
(14773)
资助(14518)
自然(13260)
自然科(12955)
自然科学(12954)
自然科学基金(12739)
课题(11866)
(11238)
(10846)
重点(10653)
项目编号(10307)
教育部(10236)
(10144)
(9807)
人文(9785)
期刊
(48268)
经济(48268)
研究(36642)
(26590)
金融(26590)
中国(20086)
(17242)
管理(14827)
教育(13356)
科学(10886)
学报(10778)
(10257)
国际(9945)
财经(9601)
大学(8714)
(8320)
(8191)
学学(7833)
技术(7133)
经济研究(6983)
业经(6602)
问题(6593)
(6092)
论坛(6092)
理论(5724)
世界(5502)
图书(5342)
实践(5165)
(5165)
现代(5143)
共检索到164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文  林娜  
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组成花旗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企业。“花旗银行”到“花旗集团”的转变,不仅代表了当今商业银行业与投资银行业融合的趋势,也反映了花旗银行到花旗集团国际战略的深刻变革。本文将阐明花旗国际战略转变的原因,进一步揭示全球金融业“经营多元化,服务系统化”的发展大方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兴胜  王祺  
1998~2003年,花旗集团推行以利润两位数增长、营业收入五年翻番为核心目标,大型并购和多元化综合发展为主要手段,严格的成本控制为保障的“急剧增长”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推动了花旗集团资产和业务的快速增长,但也使许多部门和分支机构迫于增长压力,经营行为短期化,败德违规丑闻频繁发生,严重损害了花旗集团的市场形象。为此从2004年起,花旗集团推出以打造“最受人尊敬的全球金融服务企业”为总目标,调低增长目标与股东回报要求的新战略,回归到突出核心业务、适度互补性并购、强调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花旗集团战略调整案例对中国大型银行战略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丽娟  樊蓓娇  
为了有效地实施公司战略,花旗银行推行了独具特色的绩效管理体系——实行业绩考核和素质测评双维度考核,以"九宫格"为核心实施人才管理战略和发展规划。业绩考核除了使用平衡计分卡,花旗银行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周继燕  于君  
本文围绕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这一主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通过对花旗集团和瑞银集团经营模式演进案例的反思,辩证地分析了二者经营模式演进的经济和制度背景,在总结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路径以及综合经营趋势下的监管框架。随着综合经营实践的逐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应围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原则渐进推进综合经营,综合经营、统一监管将是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改革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建中  黄欣丽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银行国际化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了解影响银行国际化的因素对分析银行国际化战略至关重要。此外,国内外对于银行国际化的研究大多只单一地关注于银行海外拓张的动因、区位选择、进入方式及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等方面。这些研究是相对静态的,具有国别性和时段性,忽略了银行国际化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基于此,文章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将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的纵向案例研究,讨论了导致这两家银行选择不同国际化路径的因素并构建出影响银行国际化战略选择因素的模型,在战略层面动态地讨论银行国际化趋势。基于研究,文章认为银行对国际化路径的选择主要受母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黎政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统领银行一切资源的灵魂,一个企业的所有资源调动及高效配置要靠企业文化来引导。借鉴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特点:以人为本是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客户至上是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命脉,推陈出新是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灵魂,这些使我国的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能得到有益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国梅  
美国花旗银行巩固日本市场的方法吴国梅花旗银行是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于1902年进驻日本市场。发展至今天,花旗银行在日本拥有25个分支机构或办事处,17000多名员工,成为日本最大的外国金融机构。花旗银行在日本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颖  
随着银行产品创新和业务竞争加剧,市场营销日益重要。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一般是,在选择和确定目标市场之后,推出符合目标客户的产品,确定适当的价格,通过银行多种形式的分销系统和宣传广告加以推广。在金融风暴吹袭香港之后,花旗银行也根据新的形势,采取新的营销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祝英丽  李小建  乔家君  
以花旗集团为例,分析当前金融危机对跨国银行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危机造成花旗的利润下降,总资产缩水,股价波动;迫使花旗减少组织层级,在全球大规模裁员;同时金融危机迫使花旗停滞部分原有扩张计划,收缩成本高、风险大的市场。除此常规影响外,危机中花旗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扩张,如新加坡、中国、菲律宾、墨西哥和巴西,这些国家多为新兴市场国家,具有长远战略地位,体现了跨国银行企业全球空间调整中获取超额利润的最终目的。从中得到启示:我国银行业企业应吸取花旗的经验,谨慎对待多元化经营战略,并不失时机地实施全球化战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跃山  李永胜  
花旗银行集团合并案透析——图片说明】4月6日在纽约召开的花旗银行集团和旅行者集团合并的新闻发布会上,花旗银行总裁里德(右)正在发表演说,旅行者集团总裁威尔回首观看新的公司标识。丁跃山李永胜1998年4月,美国金融界的巨型兼并、合并案迭起。先是花旗集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