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8)
2023(8796)
2022(6716)
2021(6387)
2020(4911)
2019(11119)
2018(11262)
2017(19756)
2016(12395)
2015(13951)
2014(14476)
2013(12968)
2012(11809)
2011(10762)
2010(11014)
2009(9489)
2008(9569)
2007(8664)
2006(7775)
2005(7387)
作者
(34129)
(28335)
(28124)
(27247)
(18181)
(13602)
(12878)
(11101)
(10771)
(10421)
(9781)
(9656)
(9319)
(9163)
(9136)
(8843)
(8739)
(8498)
(8425)
(8159)
(7448)
(7215)
(7021)
(6680)
(6614)
(6512)
(6386)
(6282)
(5913)
(5855)
学科
(38032)
经济(37983)
管理(24908)
(24823)
教育(20030)
(18885)
企业(18885)
中国(18764)
方法(14262)
(12697)
(12321)
理论(12077)
数学(11943)
数学方法(11715)
业经(9609)
教学(9511)
(9431)
(8629)
农业(8281)
(7755)
发展(7608)
(7486)
技术(7440)
地方(7431)
(6755)
(6706)
银行(6684)
(6496)
金融(6495)
(6410)
机构
大学(168468)
学院(165276)
研究(63503)
(54992)
经济(53521)
管理(50339)
理学(43261)
理学院(42526)
管理学(41319)
管理学院(40981)
科学(40389)
中国(39693)
(37664)
(33773)
师范(33495)
(33154)
教育(33040)
(30718)
研究所(30600)
师范大学(27458)
(27301)
(26800)
中心(26538)
业大(24908)
北京(24185)
农业(24155)
技术(23541)
(22669)
财经(21473)
(21428)
基金
项目(109192)
科学(86373)
研究(83959)
基金(75202)
(66989)
国家(66302)
科学基金(54746)
社会(49768)
教育(47750)
社会科(46753)
社会科学(46741)
(44551)
(39902)
基金项目(38644)
编号(35976)
自然(34665)
自然科(33921)
自然科学(33906)
自然科学基金(33307)
成果(32438)
资助(30064)
课题(29285)
重点(27222)
(25396)
(24857)
(24313)
(23954)
(22707)
规划(22138)
教育部(22021)
期刊
(60295)
经济(60295)
研究(57451)
教育(55459)
中国(42995)
学报(30638)
(28928)
科学(26109)
大学(23600)
学学(20702)
(20367)
农业(19652)
管理(18003)
技术(17934)
职业(14843)
(13148)
金融(13148)
财经(10967)
(10571)
技术教育(9872)
职业技术(9872)
职业技术教育(9872)
经济研究(9661)
(9512)
业经(9480)
(9206)
(9109)
论坛(9109)
问题(8219)
(8215)
共检索到254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夏晋  
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尽管艺术教育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其专业化也带来了艺术教育与其他文化科学教育的疏离。我国艺术专业教育呈现繁荣发展的势头,但存在高度专业化、工具化的功利主义倾向,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虽受关注,但收效甚微,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通识教育尚未受到普遍重视。加强艺术教育,应当树立科学的艺术教育观,建立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凯瑟琳·埃尔金  洪瑞祥  
社会上存在很多对艺术教育的迷思,比如,艺术与教育的关系是什么?艺术是否可教?艺术完全是灵感的产物吗?艺术是否值得被教?艺术教育的作用是什么?符号理论可以表明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及价值。我们不应该将艺术仅仅视为达成某一具体目的的手段,而应该将其既看作目的,又视为手段。艺术完全是灵感的产物这一假设是没有根据的,学生的感觉回应和情感反应可以被教育,艺术教育是可能的,也是有价值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陆娴  陆涓  
实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艺术教育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使艺术专业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发生偏离,而且导致非艺术专业类学生望而却步。因此,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发挥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必须矫治这一误区,推进艺术教育从专业走向通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庞岚  
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艺术教育离不开科学教育的支撑,反过来又推动着科学教育的健康发展;科学教育需要艺术教育的提炼与升华,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互动互惠,使人类文明进入新的境界,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无限的前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玲  
艺术取向教育研究方法是一种新的质性研究方法。它将文学艺术、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使研究媒介和材料呈现方式超越传统文本、超越语言和国界,从而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理解与尊重,增强教育研究功能的深入性和延展性,并推动教育研究由技术理性向人文关怀转型。艺术取向教育研究方法具有研究媒介宽泛直观、研究过程易产生共鸣或移情、研究者角色变换自由、研究结果动态多元等特征。艺术取向教育研究方法应用的一般程序为:确定研究问题、建立委托关系、选择探究形式、明确参与者及呈现研究结果等。中西方哲学思想和认识论为构建艺术取向教育研究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钟宏桃  
着重从培养目标,开展的学科领域,入学考试及录取,招生对象及培养方式、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位论文等方面对建议设立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探讨,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邹琳琳  
针对当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开展艺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开设艺术类专业、增设艺术类人文选修课程、组织艺术团体开展艺术展演活动进行艺术教育惠校、惠民活动等多元方式,分析其实施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揭示艺术教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有利于大学自身的文化传承创新、有利于高雅艺术普及与提升、有利于提升综合性大学学生的审美文化,旨在改善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东生  
为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以服装学科专业建设为例,构建艺术工科及其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以服装学科的发展实例举证了艺术工学学科发展实例,较系统地探索了因应产业转型发展的艺术工科建设及其服装学科人才培养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建宗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艺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并提出了在大学生中开展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良玉  
作者首先分析了“树魂立根”这一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指出了“树魂立根”这一德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对高校艺术教育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高校艺术教育属于“深层审美教育”,它与“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艺术教育促进“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必须放弃功利主义的德育观,在艺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及主要举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小聪  
艺术教育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形式。在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上,应当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探寻一定的创新性培养方式。在具体的实践途径方面,我们不仅应当注重思想和内容上的更新,同时也应当主动地建立更为直观、循序渐进的培养策略。文章从艺术设计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出发,探寻了科学有效的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旨在为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行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世剑  
在消费性时代,随着艺术产业化发展,艺术产品的批量化机械式生产,产生了种种艺术"异化消费"问题。文章认为,重视对艺术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和引导,及加大公共艺术建设应该成为解答艺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异化消费"症候的重要战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冠生  
试论艺术教育与美学教育——关于审美素质系统与结构的思考●周冠生21世纪的教育,旨在消除人的片面而畸形的个性发展,通过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具有多方面良好素质的新人。在这一神圣事业中,艺术教育与美学教育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夕人  
高职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通识型人才为目标,及时改革培养模式、有效培养出一大批知识结构全面、综合素质较高并拥有创造能力的通识型视觉传达艺术专业人才服务于市场。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实践应用课程体系、与社会和企业亲密接触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子涵  
文章所述"跨界艺术"是指一种多门类艺术自我整合的新形式,这种艺术创作形式更利于被大众广泛接受,其表现内容主要是表达一种特殊的艺术情感,这种情感要使人们趋向团结或是让人们的艺术精神趋于凝聚,并力求让普通人易于理解、便于接受。艺术发展趋势应是逐步脱离小众,不应仅仅去追求只有少部分受众才能感受与理解的作品创作。尽量避免单一门类艺术所表达的特殊情感的完美性。当代艺术创作日益趋向大众化,社会普遍关注的是能够让绝大多数审美欣赏受众轻松介入,便于领会,再逐步体会到艺术精神的深邃。只有这样,艺术作品及其呈现才是完美的,与时俱进并体现时代精神的。跨界艺术追求的不是艺术形式的堆砌,也不是内容的繁复罗列,而是艺术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