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2)
- 2023(10657)
- 2022(8426)
- 2021(7648)
- 2020(6411)
- 2019(14067)
- 2018(14073)
- 2017(26465)
- 2016(14917)
- 2015(17248)
- 2014(17393)
- 2013(16843)
- 2012(15738)
- 2011(14386)
- 2010(14481)
- 2009(13733)
- 2008(13711)
- 2007(12663)
- 2006(11362)
- 2005(10261)
- 学科
- 济(66664)
- 经济(66578)
- 管理(41999)
- 业(38375)
- 企(31211)
- 企业(31211)
- 方法(29467)
- 数学(25428)
- 数学方法(25191)
- 中国(19897)
- 学(19711)
- 农(17302)
- 财(17079)
- 业经(14591)
- 制(14568)
- 理论(12579)
- 地方(11790)
- 体(11712)
- 农业(11551)
- 融(11130)
- 金融(11122)
- 教育(10868)
- 银(10811)
- 银行(10758)
- 行(10323)
- 贸(9859)
- 贸易(9853)
- 务(9852)
- 财务(9821)
- 财务管理(9788)
- 机构
- 大学(229769)
- 学院(223958)
- 济(88871)
- 经济(86983)
- 研究(81068)
- 管理(76690)
- 理学(64666)
- 理学院(63873)
- 管理学(62587)
- 管理学院(62187)
- 中国(60299)
- 科学(51024)
- 京(49549)
- 财(44539)
- 农(43324)
- 所(42587)
- 研究所(38484)
- 江(36348)
- 中心(35735)
- 财经(34863)
- 业大(34642)
- 农业(34346)
- 范(31821)
- 经(31665)
- 师范(31356)
- 北京(31276)
- 经济学(29330)
- 院(29110)
- 州(28265)
- 经济学院(26161)
- 基金
- 项目(144355)
- 科学(112069)
- 基金(103975)
- 研究(103374)
- 家(92472)
- 国家(91717)
- 科学基金(76533)
- 社会(65472)
- 社会科(61711)
- 社会科学(61692)
- 省(56131)
- 基金项目(52997)
- 教育(49303)
- 自然(49082)
- 划(48057)
- 自然科(47773)
- 自然科学(47752)
- 自然科学基金(46919)
- 资助(43334)
- 编号(40741)
- 成果(36148)
- 重点(33426)
- 部(32290)
- 发(30702)
- 课题(30312)
- 创(29136)
- 科研(27832)
- 国家社会(27573)
- 教育部(27414)
- 创新(27385)
共检索到350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廖伟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霄鋆 钟汉川
萨特曾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可超越的,其辩证法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这种哲学的“亲近”。为此,重新阐释萨特辩证法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将有利于澄清这种“亲近”关系。萨特辩证法可以通过物质、对象和超越性这三个概念来加以重构,并据此说明萨特关于超越性的含义、物质与超越性的关系以及物质与对象的实在关联方式这三个问题。但是,萨特和马克思哲学在辩证法的整体化方向、物质概念的基础、对物质超越性的理解以及物质与对象的关联方式上存在着重要区分。萨特对马克思哲学的“亲近”其实蕴藏着真正的界限。这种“偏离”或者“误读”主要根源于萨特“实践”概念的虚弱及其对辩证法范围的窄化。
关键词:
物质 对象 超越性 辩证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义修
进入数字时代,需要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从生产方式数字化的宏观视角定位数字劳动。就基本要素而言,数字劳动基于数字化的劳动资料,并根据劳动对象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数字劳动。在数字化生产中,前台的一般劳动和后台隐匿的数据化劳动相辅相成,所谓“受众劳动”只是表象。数字劳动具有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二重性,“非物质劳动”概念没有理解、突破这一点。数字劳动产品特别是数据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二者不能混淆。从数字劳动对象化的视角出发,才能避免误读数据的价值来源、生产贡献和要素收入,避免陷入“数据拜物教”,确保数字经济在正确轨道上行稳致远。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宇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构想内蕴着深刻的总体性辩证法。它以无数实践性的生命个体的生产和交往为根基,使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在横、纵两个维度,即共时性的社会结构与历时性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断向外延伸至未来、开放性的总体结构。任何经验事实只有以总体的内部核心为中介,成为其中的具体环节,才能获得本质性呈现和必然性展开的正确理解;任何价值理念只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走向现实化,才能扬弃其抽象性。共产主义自由与解放的价值原则成为在价值与事实的相互扬弃中不断现实化的历史过程。总体性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在于,它能够引导人民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场的历史必然性,理性对待与中国奇迹同时存在的社会问题,成为坚定道路自信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晨曦
“合理形态”辩证法的提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辩证法基础之上的。黑格尔在其唯心主义辩证系统中首次表明世界是一个持续运动的过程,并且世间万物,不论是社会还是精神世界中无不存在矛盾体系,世界的运动变化就是矛盾的运动变化。但是在黑格尔的论述中,社会、自然乃至于运动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产物,运动也是绝对精神的运动。马克思对唯心主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并且将唯心主义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与唯心主义哲学相区分开,同时将辩证法与实践关联在一起,以此诞生出辩证唯物主义,随后演变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的“合理形态”辩证法。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辩证法 合理形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柯阳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七章关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的论述中,通过工资这个现象形态来揭露工资的本质。马克思在分析中,精辟的阐明了本质和现实、直线和曲线的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都作了杰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贡献。马克思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表面现象出发,分析工资表现为工人劳动的价格。然后着重来分析隐藏在这个现象形态背后的实质,他把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重农学派对工资的看法摆在读者面前,对之进行了批判的分析。马克思指出:“劳动的价格”这个说法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毫无批判地从日常生活中借用”来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仰海峰
自卢卡奇等第一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总体性思想成为后来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点。在这一过程中,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总体性思想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一方面,总体性思想是其理论的重要主题;另一方面,对总体性的反思又推动着他们放弃了同一性的哲学,走向非同一性的哲学思考;在法国马克思主义者萨特看来,总体性是一种凝固化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强调的是总体化。对总体性的反思推动着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如何建构一种非奴役的、非同质化的总体,成为他们的理论主题。总体性思想的建构、解构与再建构,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演变;另一方面体现了当代学者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变迁时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
总体性 伪总体性 总体化 同一性 否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洪武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理论基础。自然辩证法诞生以及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我国先后成立自然科学研究会、新哲学研究会、自然辩证法座谈会等相关研究组织,对自然辩证法展开了具体学习和宣传。直至1956年,自然辩证法在我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并在之后中国场域中取得了较大的学术发展以及社会效益。文章结合《自然辩证法概论》一书,就自然辩证法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
发展与应用 《自然辩证法概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寇世琪
试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寇世琪自然辩证法课程是指在我国高校理工农医硕士生中开设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的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探讨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的性质,发展规律和科学技术方法论问题,在教学中还要用建设有中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关于《自然辩证法》教材改革的若干思考陈昌曙远德玉陈凡近些年来,为了加强和完善硕士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工农医学科已有许多不同版本的自然辩证法教材相继问世,这无疑是国内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丰硕成果,但我们还不能说目前自然辩证法的教材建设已大功告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小婷 郑琪
理解辩证法中的“颠倒”难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辩证法中的“合法形态”,这也是阿尔都塞将“隐喻”作为辩证法的颠倒问题的根本。阿尔都塞运用“颠倒”辩证法的思维来评论运动和批判之间的理论差异关系,从辩证法的角度可以将理论和实践分隔开来。但是如果我们真能实现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解,那么就能够真正地理解批判和运动之间的内在统一,这也是理论与实践互为协调的最基本的理论。将统一的运动和形式作为新的世界观的辩证理论进行理解的只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从理论上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局限性进行批判,这说明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颠倒内在是必然的趋势,黑格尔辩证法的思维过程作为一种能够真正的本体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形态领域的意识,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对黑格尔学派有着超越的思想意识,并且能够在阐述旧的唯物主义思想上实现了黑格尔辩证法事实和感性上的理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只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才能够真正地从实践的角度颠倒黑格尔的辩证法。文章在阐述马克思的自然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上肯定了黑格尔的合理内核,将辩证法的内涵与当前的社会意识有机结合,并且提出了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都能够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有机结合。然而,这一切并不能够通过颠倒的方式来实现,而是需要通过生产的升级和社会的发展来推动思维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辩证法 颠倒 “合理形态” 批判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煌辉
【目的/意义】"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概念,又是剩余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所指涉的重要问题域,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论述,重析"异化劳动"所彰显出的辩证法内蕴,对于正确理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方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出劳动异化导致劳动与资本对立。以"异化劳动"为中心,对其辩证结构作深入阐释,能清楚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维度。【结论/发现】首先,"异化劳动"的批判性内涵是马克思重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依据;其次,"异化劳动"对"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历史透析是马克思建构合理生产方式的重要方法;再次,"异化劳动"作为资本的否定性辩证法,展现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刻的历史批判力与判断力。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异化劳动 辩证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可庸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发表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笔者在是年11月一次全国理论讨论会上及随后的一篇短文中尽管也说了:“1.‘计划’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作为社会占有的公有制才是社会主义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相对社会占有制来说,计划是派生的;即有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才使社会性的计划成为可能。”现在看来,这种表述仍有点含糊,仍使“计划”没有摆脱“直接社会化”的烙印。不过笔者也的确又说过:“尽管有本质的区别,当代某些资本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石国进 龚耘
认为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关系,体现的就是科学精神和科学规范,两者以"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介于自然辩证法课程内容和"为国服务"的现实需求之间。科学精神和科学规范是自然辩证法的应有之义,使它们成为维系教学内容与现实意义之间张力的重要因素,是该学科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科学精神 科学规范 为国服务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嘉昕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和研究的历史演进,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中方法论自觉的重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自觉,将文本研究、理论阐释和现实关切内在统一于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应有之义,也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MEGA 思想史 “理论实践” 前提批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