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364)
- 2022(2018)
- 2021(2026)
- 2019(3847)
- 2018(3918)
- 2017(7477)
- 2016(4393)
- 2015(5111)
- 2014(5331)
- 2013(5457)
- 2012(5241)
- 2011(5006)
- 2010(5407)
- 2009(5398)
- 2008(5773)
- 2007(5544)
- 2006(5355)
- 2005(5159)
- 2004(4849)
- 2003(4705)
- 学科
- 济(18604)
- 经济(18567)
- 管理(18104)
- 业(14149)
- 企(12203)
- 企业(12203)
- 中国(6445)
- 制(6391)
- 农(6126)
- 财(5974)
- 学(5923)
- 资源(5061)
- 和(4959)
- 理论(4938)
- 业经(4925)
- 方法(4886)
- 体(4148)
- 农业(3998)
- 教育(3988)
- 银(3925)
- 银行(3924)
- 地方(3907)
- 行(3717)
- 环境(3667)
- 税(3653)
- 务(3622)
- 财务(3598)
- 财务管理(3584)
- 技术(3557)
- 发(3548)
- 机构
- 大学(76937)
- 学院(75367)
- 济(28321)
- 经济(27493)
- 研究(26740)
- 管理(25906)
- 中国(22234)
- 理学(20178)
- 理学院(19921)
- 管理学(19541)
- 管理学院(19393)
- 京(17674)
- 财(16749)
- 科学(16691)
- 所(15075)
- 江(13736)
- 研究所(13022)
- 范(12801)
- 师范(12767)
- 财经(12398)
- 中心(12077)
- 北京(12069)
- 州(11617)
- 农(10891)
- 经(10876)
- 师范大学(10111)
- 省(9831)
- 系(9309)
- 院(8731)
- 财经大学(8694)
- 基金
- 项目(38623)
- 研究(30723)
- 科学(29495)
- 基金(26302)
- 家(22514)
- 国家(22287)
- 社会(18386)
- 科学基金(18207)
- 社会科(17266)
- 社会科学(17257)
- 省(14891)
- 教育(13797)
- 编号(13590)
- 成果(13408)
- 基金项目(13208)
- 划(12482)
- 资助(11279)
- 自然(10750)
- 自然科(10186)
- 自然科学(10181)
- 自然科学基金(9988)
- 课题(9599)
- 重点(8832)
- 部(8578)
- 发(8553)
- 性(8369)
- 项目编号(8048)
- 年(7809)
- 国家社会(7346)
- 制(7299)
共检索到133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行信
自然资源是生产要素之一,是经济财富的源泉之一。生产者为了在生产中使用自然资源,首先必须占有自然资源。在现代经济体制下,这种占有必须是合法占有,即生产者对具体自然资源的排他性占有受法律保护,也就是生产者对其使用的自然资源必须拥有使用权与收益权,否则生产就成为非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波
通过讨论产权保护导向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经济责任界定方面需要重视对于领导干部资产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的评价,解决好产权界定的外部性因素所造成的经济责任难以区分的问题;在审计内容上应以财政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为基础,以绩效审计作为重点和发展方向;在审计方法上应解决好自然资源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快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选择生态环境恶化地区作为试点突破口,制定操作性指南,强化绩效审计,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进行改进和完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克强
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特性和公共特性,经济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商品价值,可用于交换;公共特性决定了其具有社会价值。为此,在对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要依此来界定其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构成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产权体系,并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挥其功能。在所有权集中于国家或集体的条件下,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制度安排更为关键,它们决定着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流动性,决定着其配置的效率,决定着可再生自然资源公共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
关键词:
可再生自然资源 经济特性 产权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蒲志仲
经济学理论表明,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至关重要。由产权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理论可知,有效率的资源产权应该权能完整,按是否具有可排他性、可竞用性和公益需要,分别将资源产权界定为个人、社区集体和国家所有,并与社会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相一致。资源产权是公民生存与发展的保证,应保障每个人拥有相对平等的资源产权或资源开发受益权。对非国有资源产权权能加以限制,及征收生态环境税和资源收益税,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目标;非公有资源产权可通过股份合作形成资源的社会所有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桂林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市场化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将可资产化的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后,投至市场公平地进行产权交易,既能形成合理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价格,又能促进自然资源高效利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水、矿产、林业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市场化的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市场交易受政府支配的程度较深;在确权登记过程中,面临操作流程不明、确权标准不一、资源分类体系存在重合之处、已有行业标准之间缺乏协调等问题,无法应对权属交叉的难题。因此,除运用《民法典》推动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市场化外,还应采取矫正政府在产权交易中的定位、健全交易环境等措施,进一步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市场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跃庆
为了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我国把国有资产分为三大类,即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是由各种自然资源,即由土地、矿藏、江河湖泊、森林、草原、海洋等构成。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最基本的源泉。因此,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征福
自然资源可分为未经人类劳动加工开采的原生自然资源和经过人类劳动加工于原生自然资源基础上而形成的自然经济资源。原生自然资源有价格、无价值 ;自然经济资源的价值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有价格而无价值 ,另一方面有价值又表现为价格。
关键词:
自然资源 价值 价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庆礼 邓红兵 钱俊生
本文首先论述了自然资源的含义 ,并系统归纳和总结了自然资源的主要特点 ;在此基础上 ,作者重点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明确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其表现形式是自然资源的商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科学地认识自然资源的“商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的统一 ,全面发挥自然资源的整体功能和作用 ,是科学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估价 ,从而制定科学的利用和保护法律和策略 ,是我们在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时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金昌
本文结合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确立自然资源的价值观.自然资源既包括未经人类劳动的自然资源,也包括经过一定人类劳动的自然资源。对于自然资源中包含的人类劳动价值,可由劳动价值理论的定价方法确定.对于自然资源中天然成分的价值,应由该资源的有用性、稀缺性和自然丰度来确定。未经人类劳动的自然资源,其价值性质是效用价值,这种价值和劳动价值一样,也可以进行交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京涛
与自然资源产权不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是自然资源资产化后的产权,强调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化,同时也强调资源的生态性。它是依附于自然资源所有权而派生出的自然资源财产权,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经营管理权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各种具体权利的复合财产权利,是一个具有"生态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特征的庞大的"权利束"。受单行自然资源的属性差异和现有立法的局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法律关系非常复杂,其客体是土地、水、森林、草原等受法律认可的具经济和生态属性的单行自然资源;其主体类型多样,包括国家、法人、自然人及其他组织等;其权能体系由自然资源所有权、经济性权利和生态性权利等构成。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万山 廖卫东
本文首先描述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变迁 ,指出这种变迁的缓慢性与非市场性。然后从市场的三个层次分析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市场运行低效的制度成因。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市场由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转轨”的制度路径与步骤。
关键词:
自然资源 产权 市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庭宇
产权制度安排是可持续自然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不同于一般的财产性资源,自然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和提供产品的公共性决定了其产权制度构建的复杂性。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模式的产权制度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并产生应有的效果。虽然难以找到适合一切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最佳产权制度,但仍然存在普遍可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系统性原则;社区生计优先原则。
关键词:
自然资源 产权制度 可持续管理 原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东来 李一清
为了维持人类生存,人类与自然间的关系必须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然而不幸的是人类已把其自身与自然有限能力的关系置于一种危险的不平衡的境地。许多自然资源已经耗用到灭绝的程度。此外,自然对废物的同化能力实质上已经受到损害。造成环境上的告急。事实上,人类已对自身的生存造成威胁。因此,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头等大事。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促进和实施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视为当今世界保护自然的一项主要措施。靠现有的和传统的保护方式如建立保护区进行保护是难以成功的。因而,采用一种综合的方式,把在生态上的可持续性与人类需要、建立保护区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起来,相互补充。这样一种综合方式将引导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核心提示自然资源是财富之母、生存之基、生态之依、发展之本,产权制度是其管理的核心基础。自然资源资产具有"公、私"交融的特性,明晰自然资源资产的"私权保护"和"公权管治"的管理本质,分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重点,建立"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等,都将成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