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8)
2023(6755)
2022(5653)
2021(4919)
2019(8879)
2018(8376)
2017(16375)
2016(8666)
2015(9752)
2014(9933)
2013(10238)
2012(9886)
2011(9397)
2010(9916)
2009(9489)
2008(9306)
2007(8701)
2006(8248)
2005(7718)
2004(7241)
作者
(27363)
(22986)
(22723)
(21893)
(15000)
(10757)
(10379)
(8976)
(8643)
(8208)
(8099)
(7719)
(7614)
(7352)
(7263)
(7231)
(6742)
(6669)
(6615)
(5890)
(5778)
(5511)
(5477)
(5418)
(5259)
(5193)
(4999)
(4686)
(4572)
(4395)
学科
(68366)
经济(68318)
管理(26218)
方法(19548)
(19255)
地方(18630)
中国(17180)
数学(17162)
数学方法(17059)
(15550)
企业(15550)
地方经济(12691)
(11847)
业经(10582)
(9256)
(9162)
环境(9082)
(8880)
(8745)
金融(8744)
经济学(7990)
(7567)
(7420)
银行(7420)
(7261)
(7242)
(7241)
理论(7207)
城市(6833)
(6781)
机构
大学(149347)
学院(146143)
(75091)
经济(73509)
研究(56367)
管理(52170)
中国(43356)
理学(42983)
理学院(42384)
管理学(41897)
管理学院(41580)
(33447)
(32474)
科学(29308)
(27703)
财经(26540)
经济学(25706)
研究所(24312)
中心(24051)
(23983)
(22716)
经济学院(22634)
北京(21194)
(20415)
师范(20333)
(20094)
财经大学(19511)
(18138)
师范大学(16801)
科学院(16274)
基金
项目(84445)
科学(67835)
基金(63563)
研究(62540)
(54169)
国家(53754)
科学基金(46728)
社会(44131)
社会科(41997)
社会科学(41981)
基金项目(32566)
(29917)
自然(27957)
教育(27433)
自然科(27119)
自然科学(27109)
自然科学基金(26617)
资助(26466)
(26052)
编号(23100)
成果(19653)
(19460)
(19290)
国家社会(19238)
重点(18732)
教育部(17254)
课题(16817)
人文(16722)
发展(16586)
(16526)
期刊
(94950)
经济(94950)
研究(57328)
中国(28529)
(25905)
管理(21953)
科学(18872)
学报(18041)
(17375)
金融(17375)
财经(16258)
经济研究(15949)
大学(14538)
(14324)
(14078)
问题(13947)
学学(13686)
技术(12092)
业经(11419)
教育(11318)
(9338)
技术经济(9224)
农业(8700)
世界(8551)
国际(8382)
现代(8109)
统计(7895)
(7663)
城市(7647)
经济问题(7519)
共检索到243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晓强  白永秀  韩锦绵  
从经济体制与经济形式的历史演变看,城市人可以分为自然经济城市人、计划经济城市人和市场经济城市人,市场经济城市人在内在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呈现出比自然经济城市人和计划经济城市人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特点,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自然经济城市人、计划经济城市人向市场经济城市人的转变具有客观必然性。培育和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经济城市人对于城市发展乃至体制转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应该积极加快形成市场经济城市人的制度创新,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城市人的形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红辉  李铭  吕冰  
城市走经济生态化发展之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其自身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万灵  
本文对生态经济城市与生态工业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把“生态”概念引申为物质与能量在系统与环境之间交换的平衡关系 ,进而阐述了人类经济系统的多层次平衡关系 ,重点揭示了生态经济城市的内涵。指出了工业系统生态化平衡及生态工业体系是生态经济城市的核心 ,并阐明了生态工业体系的主要内容。最后 ,提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实践方案 ,即生态工业体系的规划与设计 ;建立和完善生态工艺 ,改进能源的利用方法 ,实现“三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 ,规划建设污染物净化的设施项目 ,设计和实施绿化工程 ,建立完整的环境监测系统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一勤  
近期全国有10个省市被确定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省市,贵阳市作为唯一的一家省会城市被列入其中。贵阳这次能成功入选并非偶然,是贵阳市近年经济、社会、资源协调发展多年积聚的结果,是国家对贵阳市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战略第一阶段取得实效的肯定。循环型经济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证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新事物,因此,对贵阳市首批入选循环型城市这一实例进行研究,有利于贵阳后续循环型经济的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可以采用贵阳模式,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时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新刚  孙钰  
基于城镇化内涵的深度辨析,对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构建了城镇化系统的S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北京市城镇化系统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脉冲响应函数表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能够持续承载人口、经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但城镇化系统之间还存在着支撑力度不够、互动关系不强等问题,必须促进城镇化系统协同发展。方差分解技术表明: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系统波动受人口城镇化结构性冲击的影响最大,方差贡献率分别稳定在76.2%、64.4%、67.0%,土地城镇化结构性冲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地理和政策上的得天独厚的便利,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区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就是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只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社会主义过去曾经实行过计划经济,为什么现在要改行市场经济呢?这是一个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认真回答的问题。现从历史发展角度作一探索。一、计划经济是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的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以后,社会主义从理论走上实践。如何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什么样模式?严峻地摆在第一代社会主义制度创建者面前。先知是没有的。早在1918年3月俄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列宁一方面坚定地指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继绳  
到目前为止,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计划经济国家,大都放弃了计划经济,搞起市场经济来了。这几乎成了一股国际潮流。这股潮流的出现有没有一定的必然性呢?怎样看待二十世纪国际性的计划经济的实践呢?社会主义的前途究竟怎么样呢?对这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人们期待着明确的回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晨霞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新局面,客观上迫切需要建立能够适应本行业变化特点的教育会计。通过分析建立教育会计的必要性、教育会计的特点,从制订教育会计制度、作出教育成本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等方面,提出建立教育会计的新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云莉  冯海涵  
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特殊背景和发展战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中部地区生态经济城市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此模型考核评价了2011—2013年景德镇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水平,并与南昌、九江进行了横向对比。根据考核评价结果,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对景德镇生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十二五"期间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本文构建的考核评价模型,对正确认识我国中部地区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成果,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琳  王亚辉  郭雨娜  
文章基于城镇化内涵讨论和理论推断的基础上,构建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协调度模型,检验了大陆31个省份1999-2014年两者协调度的时空变化。研究表明:无论是基于全国各省份还是典型区域分析,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协调度的实证检验均与理论推断基本吻合,即两者的协调度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倒U型"关系。初期,土地城镇化率先启动,两者协调度较低;之后,经济城镇化逐年赶超土地城镇化,两者协调度逐渐上升直至达到最大;后期,经济城镇化领先于土地城镇化,且两者协调度降低。其演化过程也是城镇建设用地从粗放利用到集约利用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达昌  王映松  
论我国财政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李达昌王映松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的主要特征(一)预算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特性表现为高度的集中统一。——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权限都集中在中央。从建国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稷  张沛  张中华  
行为经济学兴起不仅是对主流传统经济学的挑战,也波及到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地理学等众多研究领域,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城市规划也将受到影响。从"经济人"到"社会人"重要前提假设的转变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探讨行为经济学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在理论层面主要体现于"理性主义"哲学观的转变,"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回归以及"田野实验"新方法的启示,并应用指导规划实践工作在规划预测方法、规划决策机制以及规划干预手段方面的优化。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实践工具,有利于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科学化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俞忠英  
一、“自然经济人”的提出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这个假定有其科学性,因为“经济人”及其内涵切合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以其为核心的全部理论体系也切合这些国家的实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君昌  
论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杨君昌国有企业是否与市场经济和谐共存?在国外,市场经济的国家也不都是有国有企业的吗?以此作为理由,我们的回答当然也是肯定的。那么,为什么还要改革呢?众所周知的原因是现在国有企业面临困境,效率低下,不少企业明亏或暗亏。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