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5)
2023(11368)
2022(9611)
2021(8695)
2020(7423)
2019(16463)
2018(16606)
2017(31712)
2016(17412)
2015(19867)
2014(20330)
2013(20084)
2012(18972)
2011(17698)
2010(18200)
2009(17709)
2008(17285)
2007(16214)
2006(14925)
2005(13993)
作者
(52681)
(43829)
(43766)
(41839)
(27876)
(20563)
(19941)
(16927)
(16610)
(15836)
(15203)
(14512)
(14504)
(14183)
(13915)
(13464)
(12967)
(12838)
(12512)
(12512)
(11565)
(10818)
(10628)
(10117)
(9904)
(9880)
(9857)
(9653)
(8898)
(8588)
学科
(88396)
经济(88283)
管理(55410)
(45628)
(38032)
企业(38032)
方法(28990)
数学(24658)
中国(24494)
数学方法(24442)
(21455)
(20918)
地方(19527)
(18843)
(18465)
业经(18068)
(15571)
(15445)
银行(15423)
(14896)
(14553)
金融(14545)
地方经济(13297)
(13003)
贸易(12993)
理论(12987)
环境(12752)
(12576)
(12243)
农业(11685)
机构
大学(270119)
学院(268084)
(118334)
经济(115811)
管理(95177)
研究(94592)
理学(79370)
理学院(78451)
管理学(77237)
管理学院(76731)
中国(74097)
(60684)
(57734)
科学(53564)
(48507)
财经(46455)
研究所(42877)
(42702)
中心(41746)
(41624)
(38573)
经济学(38159)
北京(37338)
(35618)
师范(35291)
经济学院(33874)
财经大学(33863)
(33795)
(33781)
业大(33762)
基金
项目(159942)
科学(124875)
研究(121268)
基金(114493)
(98586)
国家(97758)
科学基金(82344)
社会(78543)
社会科(74342)
社会科学(74322)
(61681)
基金项目(58938)
教育(55784)
(51603)
编号(49512)
自然(48977)
自然科(47582)
自然科学(47566)
资助(47253)
自然科学基金(46713)
成果(43594)
重点(36428)
(36140)
课题(35910)
(35075)
(34075)
国家社会(32809)
(32232)
(31637)
教育部(31386)
期刊
(147071)
经济(147071)
研究(91649)
中国(57981)
(48240)
学报(40049)
管理(39155)
科学(35987)
(35909)
大学(31106)
教育(31040)
(29807)
金融(29807)
学学(29236)
财经(25808)
经济研究(24172)
技术(23835)
农业(23270)
(22401)
业经(21642)
问题(19573)
(15940)
技术经济(14144)
国际(13763)
理论(13431)
统计(12762)
商业(12566)
世界(12285)
现代(12202)
经济问题(12051)
共检索到433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景义  
世界各国的破产法律制度,各具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但就破产法的适用范围而言,基本形成了商人破产主义和一般破产主义两种不同的立法体例。多数国家破产法基于自然人的经济主体属性,将自然人破产纳入其调整范围。我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仍采用商人破产主义,否定自然人的破产能力。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现行破产法有必要拓宽其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自然人也应成为破产法的调整对象。本文立足自然人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这一现实,拟对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汲取国外破产法律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羽晓  
为了保障自然人及其债权人的相关利益,完善我国现代破产制度并且与国际社会接轨,在我国构建一个合理的自然人破产制度已经势在必行。本文认为,虽然我国目前在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障碍,例如相关制度不完善、司法操作困难、与传统观念不符等。但是纵观各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发展历史,这些困难在我国现阶段并非不可以克服,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最后通过对其他国家的自然人破产制度进行分析,对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潘耀华  
目前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尚未健全,建立个人破产法律制度对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机构健康运行、促进国家金融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当今世界个人破产法律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美国的个人破产法律制度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国有借鉴意义。一、美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主要内容个人破产制度是指将个人纳入破产法的适用范围,当个人资产远小于负债并且无力偿还的情况下,通过法定程序由债务人自愿申请破产或债权人提请进行破产清算,以使其摆脱过去的旧债,重新开始其经济生活,进而较公平地获得清偿的一种制度。作为当今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霖  
本文从法理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西方国家个人破产制度的修订、变迁,从个人破产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立个人破产制度的理由、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破产法律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充分论证了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涛  
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探讨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和自然人破产制度之间存在的理论冲突及实践矛盾,分析农村信用体系的缺失、办理破产案件人员不足对自然人破产制度施行的阻碍,指出农村保障体系的缺失会影响自然人破产制度价值的实现,论证了我国目前还不适宜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宏飞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市场主体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因"不能清偿"和"资不抵债"退出市场,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立法现状、破产实践及其立法制度的缺陷,通过银行破产国际实践比较研究与借鉴,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的有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惠娜  
次贷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银行倒闭事件引起了公众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的关注。目前,我国的银行破产法律尚属空白。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法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丹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填补了我国“市场退出法”的空白。该项法律通过强化破产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责任,规范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诚信勤勉义务,增进企业信用,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莫丽梅  
新《英格兰银行法》已于1998年6月1日实施,其突出特点就是把原来由英格兰银行行使的金融监督管理权赋予金融服务管理局行使。本文介绍金融服务管理局在银行违反监管法规时的权力及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金融服务管理局、法院的一些具体做法。英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婷  
金融机构依法退出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优胜劣汰的必然,保险公司也不例外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市场主体数量激增,竞争程度日益加剧,而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不尽完善,经营行为也存在多种违规情形,同时外部风险复杂多变,导致保险公司经营风险不断加大。金融机构依法退出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优胜劣汰的必然,保险公司也不例外。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方式和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宏芹  胡茂刚  桑志刚  
从2002年6月鞍山证券被撤销开始,我国证券公司退出市场的方式多是行政性的,包括责令关闭(撤销)、托管、行政接管、停业整顿、撤销证券业务许可(吊销证券经营资格)等。2007年6月1日刚刚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简称《破产法》)对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破产作出明确规定,并授权国务院制定实施办法,表明我国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更为开放的态度。本文比较研究美国和我国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的特点,以借鉴美国成熟的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婷  
金融机构依法退出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优胜劣汰的必然,保险公司也不例外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市场主体数量激增,竞争程度日益加剧,而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不尽完善,经营行为也存在多种违规情形,同时外部风险复杂多变,导致保险公司经营风险不断加大。金融机构依法退出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优胜劣汰的必然,保险公司也不例外。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方式和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磊  
公司法意义上的有限责任是不存在的,任何主体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然人和法人都应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公司只是自然人实现这种责任形式的一种工具或手段,而自然人破产理论是建构自然人有限责任制度必不可少之保障,应当修正公司制度中的责任理论,同时承认自然人的破产能力来构建出完整的自然人有限责任制度体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仰光  
从法政策角度考量,自然人破产制度可以使债权人获得公平受偿,使债务人获得重生,这是自然人破产制度确立的最重要原因;而信贷消费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确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社会基础。我国面临的城乡二元结构、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只是建立自然人破产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法技术问题。在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时必须正视城乡二元结构、信用体制缺失等问题,并逐步建立自然人财产申报登记制度,完善信用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