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50)
- 2023(2834)
- 2022(2438)
- 2021(2360)
- 2020(2174)
- 2019(4873)
- 2018(4894)
- 2017(9907)
- 2016(5549)
- 2015(5775)
- 2014(5824)
- 2013(5776)
- 2012(5531)
- 2011(4928)
- 2010(5203)
- 2009(4980)
- 2008(5403)
- 2007(5031)
- 2006(4488)
- 2005(4227)
- 学科
- 济(24773)
- 经济(24752)
- 管理(21381)
- 业(21069)
- 企(20335)
- 企业(20335)
- 财(12642)
- 方法(11795)
- 务(10398)
- 财务(10388)
- 财务管理(10375)
- 企业财务(10079)
- 数学(10062)
- 数学方法(9973)
- 制(7771)
- 体(6013)
- 学(5531)
- 体制(5400)
- 中国(5201)
- 结构(5131)
- 业经(4884)
- 银(4377)
- 银行(4370)
- 融(4326)
- 金融(4325)
- 理论(4210)
- 农(4157)
- 产业(4114)
- 行(4016)
- 地方(3351)
- 机构
- 大学(85705)
- 学院(83388)
- 济(34156)
- 经济(33498)
- 管理(30378)
- 研究(25687)
- 理学(25650)
- 理学院(25371)
- 管理学(24953)
- 管理学院(24792)
- 中国(21152)
- 财(20727)
- 京(17814)
- 财经(16251)
- 经(14679)
- 科学(14500)
- 所(13292)
- 江(12748)
- 财经大学(12177)
- 研究所(11516)
- 北京(11432)
- 中心(11349)
- 经济学(11129)
- 范(10809)
- 师范(10682)
- 州(10493)
- 农(10444)
- 经济学院(9931)
- 业大(9656)
- 商学(9615)
- 基金
- 项目(47420)
- 科学(37983)
- 基金(36011)
- 研究(34522)
- 家(30789)
- 国家(30531)
- 科学基金(26742)
- 社会(22930)
- 社会科(21895)
- 社会科学(21887)
- 基金项目(18789)
- 省(17622)
- 自然(17196)
- 自然科(16827)
- 自然科学(16824)
- 自然科学基金(16571)
- 教育(16401)
- 资助(15366)
- 划(14884)
- 编号(13316)
- 成果(12253)
- 部(11432)
- 重点(10853)
- 教育部(10177)
- 性(9808)
- 人文(9753)
- 国家社会(9502)
- 制(9463)
- 大学(9348)
- 创(9254)
共检索到129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宫玉松
股权结构设置和控股权归属是股份经济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其不同安排状况对企业治理结构、经营绩效及产权性质有决定性影响。目前我国股权结构不合理,国家控股比例过高、分布范围过广、股权过于集中,应通过国有股上市及其他方式降低国家持股比例,形成合理高效的股权结构,并对国家控股加以重新审视和安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屠巧平
关于股权结构与控制权收益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制权收益越高;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有利于限制控股股东的掠夺行为,减少控制权收益。因此,降低股权集中度、充分发挥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作用是规范控股股东行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控制权收益 控股股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詹璇
固定资产投资对宏观经济增长和微观企业发展的意义重大。近年来,对企业投资问题的研究围绕着投资与现金流敏感性问题出现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本文采用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模型实证结果发现:随着最终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缺口扩大,投资与现金流敏感度增强,但是投资与长期投资机会Tobin's Q的相关性下降。实证结果支持自由现金流假说下的代理理论,即我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投资之所以受内部现金流的影响,是因为最终控制人具有强烈的规模扩张、投资过度的倾向。
关键词:
民营控股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投资决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白玉 蒋荣健 李熠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万伟 曾勇 李强
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可以将资源从低融资约束部门转移输送至高融资约束部门,以缓解后者的资金约束程度,同时导致跨部门补贴问题,集团总部对跨部门补贴双方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2003年至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7 181个年度样本数据,采用OLS多元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角度检验中国企业集团的跨部门补贴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集团存在明显的跨部门补贴现象,部门经理层代理成本的增大既能减轻集团对补贴方的资源转移程度,又能减弱集团对被补贴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说明跨部门补贴主要在经理层代理成本较低的部门之间进行。大股东代理成本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建平
经关联关系修正后的国内上市公司实际控股权及其全流通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控股权比例与托宾Q代表的企业价值构成开口向下的"倒U型"关系,即首先是正相关的积极效应,然后是负相关的消极效应。而第二到第五大股东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很微弱的负面影响,表明他们对控股股东只存在很微弱的制约关系,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上市公司股份实现全流通对企业价值有显著的影响,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企业价值相比未实现全流通前已经并将继续得到提升。
关键词:
控股权 股权结构 企业价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方红
本文提出了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概念,分析了其表现特征及其与控制权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权的的价值。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 控股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洪坤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一直是财务会计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合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也在不断的争论和探索中。笔者也从合并报表编制的三大基础理论出发,分析了新的会计准则关于财务报表合并理论的相关规定,并在对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的比较中提出了新的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以求更加合理地确定合并报表的编制基础。
关键词:
合并报表 商誉 控股权溢价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建平
对前十大股东进行关联合并的实际控股权比例可以正确度量控股权。控股股东的实际控股权比例与托宾Q代表的公司价值构成开口向下的"倒U型"关系;并且在控股权达到44.82%时,公司价值达到最大。第二到第五大股东对公司价值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股份实现全流通对公司价值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表明股改后公司价值相比未实现全流通前已经并将继续得到提升。
关键词:
控股权 公司价值 托宾Q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红
我国现行法规禁止金融机构混业经营,但事实上存在着金融控股权混业的现象。本文依据一些典型案例,将我国金融控股权混业归纳为四种模式,并探讨了这些经营模式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方向。作者认为,企业边界的扩张、产业边界的模糊必然产生金融功能内部化和金融控股权混业;这种经营模式有利于企业增强经济实力、参与国际竞争,今后在我国还将进一步发展;政府对金融控股权混业应采取疏导的政策,同时对监管体系进行适当的改革。
关键词:
金融 控股权 混业模式 案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芳伟
本文提出了"控制权收益异化股权定价规则假说",以解释上市公司控股权定价行为。该假说认为,获取控制权收益是并购方对控股权定价的关键考量因素之一,而正常生产经营收益在定价中的作用大大下降,这导致了上市公司控股权定价原则的"异化"。实证分析表明:在控股权的价格构成中,"壳"资源的价值非常重要;账面净资产与控股权价格正相关;净资产收益率与价格的正向关系不很显著;每股净利润与价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控股权比例和股本规模与价格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 定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秋菊 孙芳城 蒋水全
目前,关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主要是从静态视角探讨公司治理等因素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鲜有从一个动态的角度关注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变化过程及背后的机制和原因,故以2004~201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会计稳健性指数和Basu模型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控股股东"质押前"的会计稳健性水平最低,"质押期内"会计稳健性虽然高于"质押前"但仍然较低,"解押后"的会计稳健性明显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产权性质可以弱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负面影响且主要体现在"质押前"的阶段,股权集中度会在"质押前""质押期内"和"解押后"各阶段强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而股权制衡度会在"质押前"和"质押期内"弱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股权结构 会计稳健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志鹏 朱敏迪
股权质押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具有融资成本低、速度快等优点,但这种融资方式本身潜藏着较大的风险。为避免质押股份被平仓甚至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控股股东具有强烈的动机通过盈余管理以稳定上市公司股价。以2012-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结构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二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强;三是股权制衡度和国有股权性质能显著削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为了规范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倾向、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建议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强化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监督,要求控股股东对质押资金的具体用途进行动态披露;推动上市公司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构建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遏制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盈余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惠芬 许萍
本文选取2014-2016年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终极控股股东的终极控制权与金字塔股权结构的控制层级与控制复杂度两个层面上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流权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控制权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说明终极控制权会强化第二类代理冲突,而两权偏离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信息披露具有"隧道效应"。控制层级和控制复杂度均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意味着公司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会降低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雷 叶勇 蓝辉旋
文章以政府作为终极控制股东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普通多元回归等方法实证检验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其公司业绩表现越差;终极控制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业绩越差,也就是说终极控制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不利于公司业绩水平的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反而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本文的研究没有发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控股公司在业绩表现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