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3)
2023(6653)
2022(5879)
2021(5564)
2020(5036)
2019(11994)
2018(11889)
2017(24194)
2016(13380)
2015(15428)
2014(15579)
2013(15724)
2012(14825)
2011(13510)
2010(13834)
2009(13269)
2008(13781)
2007(12951)
2006(11150)
2005(10188)
作者
(39630)
(33584)
(33150)
(31640)
(21361)
(16180)
(15425)
(12949)
(12436)
(11924)
(11246)
(11196)
(10609)
(10531)
(10521)
(10331)
(10306)
(9839)
(9771)
(9747)
(8313)
(8285)
(8184)
(7645)
(7610)
(7553)
(7435)
(7434)
(6647)
(6610)
学科
(59854)
经济(59776)
(46600)
管理(44762)
(41343)
企业(41343)
方法(32011)
数学(28020)
数学方法(27829)
(22528)
(17019)
财务(16995)
财务管理(16962)
企业财务(16344)
(14305)
(13589)
中国(12588)
(12221)
业经(11637)
(11090)
贸易(11087)
(10777)
(9688)
地方(9546)
理论(9367)
(9333)
农业(9302)
(8598)
(8594)
金融(8591)
机构
大学(208655)
学院(205180)
(84715)
经济(82959)
管理(79929)
理学(68396)
理学院(67696)
管理学(66707)
管理学院(66304)
研究(63615)
中国(49899)
(43579)
(42906)
科学(37865)
财经(34696)
(33187)
(32480)
(31372)
(31171)
中心(29602)
研究所(29559)
业大(28538)
北京(27201)
(26159)
经济学(26068)
师范(25944)
财经大学(25785)
农业(25526)
(24883)
经济学院(23636)
基金
项目(125001)
科学(97842)
基金(91462)
研究(91277)
(78473)
国家(77806)
科学基金(66689)
社会(57646)
社会科(54674)
社会科学(54651)
基金项目(48640)
(47865)
自然(43297)
教育(42873)
自然科(42257)
自然科学(42243)
自然科学基金(41551)
(40570)
资助(38529)
编号(37824)
成果(32225)
(29164)
重点(27726)
教育部(25353)
(25260)
(25217)
课题(25012)
人文(24619)
科研(24500)
(24241)
期刊
(94333)
经济(94333)
研究(60970)
(39350)
中国(35383)
学报(32178)
(28842)
科学(28155)
管理(27989)
大学(24201)
学学(22713)
(20654)
金融(20654)
财经(19441)
教育(18812)
农业(18568)
(16500)
技术(16469)
业经(14757)
经济研究(14480)
问题(13366)
财会(11750)
技术经济(11196)
(11126)
理论(10647)
(10476)
(10362)
会计(10145)
图书(10037)
统计(9737)
共检索到304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昭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春丽  
本文从股权和控制权分离的视角对跨国公司股权进入模式进行了动态的博弈分析。跨国公司的股权进入模式,尤其是对控制权的配置,是在满足东道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双方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的条件下,由双方共同决定的一种相机性配置机制,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少当地企业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同时又能适时地给予当地合作者以足够的激励,以尽可能地利用当地资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邱立成  王自锋  
本文建立了一个有关实际汇率影响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股权结构的全面分析框架,并采用1993—2004年的跨国公司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当母公司相对于东道国参股企业,拥有技术和管理优势时,独资方式成为股权投资的主导模式。本文认为,保持人民币适当升值,一定程度上能够阻碍外方独资或控股国内重点产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学军  
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股权安排选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增独资企业已成为首选投资方式。跨国公司股权安排选择是跨国公司综合评估公司内部因素和东道国环境约束作出的战略决策。在回顾前人对股权安排影响因素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世界500强在粤子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企业内部因子”、“产业因子”“、中方合伙人因子”“、东道国环境因子”和“市场定位因子”这五个因子的共同作用影响着跨国公司在华的股权安排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边小东  
本文运用比较成熟的"事件研究法",在样本选择较为严谨,尽量规避时间序列数据非平稳性的前提下对目标公司并购后的绩效情况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前并购会给目标公司的股东收益带来正面的影响。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对于进一步研究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制度因素对市场效率的影响起到一定的比较借鉴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洪锡熙  沈艺峰  
现代西方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主流学派认为 ,在由公司各种内外部控制机制构成的控制权市场上 ,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没有发挥其主要作用 ,只有作为外部控制机制的收购才是最为有效的控制机制 ,因为公司间的收购能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利益。本文以这种理论为背景 ,对申华实业被收购案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的主要结果表明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下 ,二级市场收购并不能给目标公司带来收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宇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博弈是现代公司制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在股权集中与股权分散两种情况下,得出委托代理双方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和"博弈总得益",强调了博弈对于制度环境的依赖,而构建和完善基础制度是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的当务之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学军  
跨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建立多数股权的合资企业或者是独资企业,并将合资初期的少数股权或对等股权逐渐转变为多数股权或者全额股权。跨国公司增资扩股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本文认为环境诱发、母公司资源与战略调整、组织效率寻求以及知识保护是其主要动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学军  
本文在回顾前人对跨国公司股权安排选择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对世界 5 0 0强在粤股权安排选择与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说明跨国公司独资化倾向并非为了改进绩效 ,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增资扩股的动因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时平  
跨国公司的股权策略立信会计出版社孙时平跨国公司以它对国外进行直接投资而区别于一般的涉外公司,而股权参与则是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核心内容。股权参与有四种类型:(1)全部控股:拥有95%以上的股权;(2侈数控股拥有51%-90%的股权;(3)对等控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学军  
本文在回顾前人对跨国公司股权安排选择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对日本跨国公司在华股权安排选择与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化倾向并非为了改进绩效。这个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其在华独资化的动因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学军  
交易成本理论、谈判力量理论、折衷理论、组织能力理论以及制度因素影响论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跨国公司股权安排选择的影响因素。在对这些理论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国公司股权安排选择的战略观,认为股权安排选择是跨国公司综合评估公司内部因素和东道国环境约束作出的战略决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华民  
在世界经济活动趋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资本移动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国际资本移动通常采取两种形式:其一为间接融资,它包括国际间的贷款与证券投资;其二为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虽然它在国际资本转移中所占的比重要小于间接融资,但它的重要性却远远超过它在国际资本转移中所占的比率。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活动日益溶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不仅大规模参与了世界贸易,而且也正在参与国际投资。因此。如何运用跨国公司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对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冼国明  崔新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晖  
跨国公司的进入改变了原有产业间竞争的格局,而这种变化将会给地区间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差异。所以,地方政府都希望借助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优势增强本地区经济竞争力,从而获取比较高的地方财政收入。但跨国公司不同的股权进入方式取决于不同的技术垄断优势。基于此,地方政府同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共同展开合作博弈,结果证明跨国公司的控股现象是我国区域间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不能以保护民族工业而排斥外资为出发点,而应借助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外资共同发展,并不断加强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培育,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严重依赖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