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4)
2023(5377)
2022(4466)
2021(4453)
2020(3982)
2019(8752)
2018(8549)
2017(16557)
2016(9466)
2015(10863)
2014(11099)
2013(11108)
2012(10553)
2011(9300)
2010(9732)
2009(9536)
2008(10376)
2007(9390)
2006(8344)
2005(7738)
作者
(27030)
(22272)
(22023)
(21444)
(14554)
(10788)
(10256)
(8594)
(8515)
(8398)
(7756)
(7600)
(7405)
(7284)
(7168)
(6824)
(6672)
(6616)
(6553)
(6348)
(5725)
(5596)
(5391)
(5288)
(5271)
(5172)
(5059)
(4888)
(4528)
(4386)
学科
(36166)
经济(36109)
管理(34316)
(33162)
(29031)
企业(29031)
(27805)
方法(19355)
数学(16612)
数学方法(16413)
(14783)
财务(14764)
财务管理(14713)
企业财务(14140)
(13596)
中国(12493)
财政(12404)
(10895)
保险(10804)
(10143)
银行(10137)
(9872)
(9403)
(8869)
(8715)
金融(8714)
理论(8568)
体制(7773)
(7725)
制度(7722)
机构
大学(141379)
学院(137432)
(54877)
经济(53563)
管理(49469)
研究(42798)
(42706)
中国(40684)
理学(40389)
理学院(39996)
管理学(39236)
管理学院(38997)
(29602)
财经(29034)
(26179)
科学(24095)
(22655)
(22256)
财经大学(21458)
中心(20474)
北京(19529)
研究所(19164)
(17941)
经济学(17919)
(17519)
(17500)
金融(17241)
(17114)
师范(16955)
经济学院(16057)
基金
项目(74201)
科学(57274)
基金(54692)
研究(54501)
(46043)
国家(45633)
科学基金(39354)
社会(34741)
社会科(32817)
社会科学(32805)
基金项目(27649)
(26597)
教育(25777)
资助(25051)
自然(24906)
自然科(24404)
自然科学(24396)
自然科学基金(23991)
(22656)
编号(21920)
成果(20777)
(17404)
重点(16287)
(16281)
教育部(15548)
大学(15061)
课题(15019)
人文(14694)
项目编号(14591)
科研(14322)
期刊
(64927)
经济(64927)
研究(52324)
(41650)
中国(30910)
(26020)
金融(26020)
学报(21954)
管理(19354)
科学(17600)
大学(17431)
财经(17319)
学学(16312)
(15582)
(14545)
教育(14221)
财会(10545)
会计(10529)
经济研究(10332)
技术(10096)
农业(9557)
理论(8272)
问题(8082)
(7803)
(7706)
财政(7706)
(7489)
实践(7380)
(7380)
业经(7098)
共检索到234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旭鹏  
2011年6月27日,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了《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定位的支持。作为一种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的引进,股指期货的引入提升了信托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效率,促进了信托理财产品风格的多样化。但是,在具体运用中,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并注意防范股指期货的引入可能引发的新的风险。本文以指引的发布为切入点,对股指期货在信托理财中的具体运用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以更好地发挥股指期货在信托理财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晗  李朋林  
本文在对股指期货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并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论述了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特殊风险,最后提出了风险的防范措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国  
股指期货的风险主要是由于价格波动、非理性投机、杠杆效应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为防范股指期货风险,可采取的措施有:建立严密的法规与监管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股指期货合约;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合作;壮大与完善股指期货的投资主体;加强股指期货宣传以加强风险意识与投资技巧的培养;对国际游资建立适时监控和防范预警制度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凤楚  
股指期货合同具有高度的虚拟性和杠杆性,它本质上是一种投机性很强的射幸合同,能够给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为此,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台了规制股指期货的期货交易法,设置了严格的股指期货市场准入制度,并建立不同类型的股指期货监管体制,进而构建了完善的股指期货风险防范法律机制。我国应当借鉴国外这些成功经验,尽快颁布我国的股指期货交易基本法和配套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股指期货合格投资者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中国证监会领导下的"一元三级"股指期货监管制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奇伟  童嘉琪  
在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跨市交易中,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价格发现功能以及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两市的联动关系等因素加剧了风险的传导,极易形成跨市系统性风险,传统的分市监管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应对跨市系统性风险,美国、欧盟等国纷纷引入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制。我国在跨市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的法律构建上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宏观审慎监管机构的缺失、跨市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跨市监管协作协议效力不强、国际协调法律机制不健全等方面。要防范跨市系统性风险,我国应当明确宏观审慎监管机构,完善跨市监管法律体系,强化跨市监管协作协议的效力,健全国际协调法律机制,以此推动我国跨市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小丽  
2015年6月15日至7月3日期间我国股市经历惨烈暴跌,究其缘由之一,在于从事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交易行为产生的风险。基于本轮股市暴跌分析,投资者进行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交易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跨市场恶意做空、跨市场联合操纵和跨市场过度投机。因此,需要加快《期货交易法》出台、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完善跨市场信息监管与交流机制以及建立健全跨市场熔断机制措施,以有效防范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交易的风险,强化资本市场的法治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甄红线  
股票指数期货是二十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产品。股指期货是专门为市场投资者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而设计的,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一种,其本身又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价格发现等功能使其具有规避股票市场风险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杠杆效应等特点,它又可以使市场风险以乘数放大而带来新的、更大的风险。因此,对股指期货带来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在我国即将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的初始发展阶段,更应该重视和研究如何管理股指期货风险,以便于我国股指期货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江涛  
一、什么是股指期货所谓股指期货,又称股票价格指数期货,是以某种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其交易对象是股指期货合约,即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标准化协议。股指期货的特点:一是跨期性。股指期货是交易双方通过对股票指数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一定条件进行交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运杰  
股票指数期货,属于金融衍生投资工具的一种,它是以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指数为买卖对象的期货,是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相结合的产物,既具有期货的特点,又包含有股票属性,是一种间接买卖股票的经济活动。具有规避风险能力强、投资成本低、盈利水平高以及手续比较简单等优点。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彭萍  
一、股指期货风险分析股指期货的推出是出于防范股票市场风险的需要,但股指期货在化解股票市场风险的同时其自身又孕育着新的风险,而风险对于企业的运营和财务状况可能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需要对股指期货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股脂期货风险包括:(1)股指期货交易风险。指由于股指期货市场运作的不确定性,给市场宏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远平  
在分析参与股指期货投资的投资者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风险损失案例,提出了投资者、期货经纪公司和政府相关主体应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来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煜  付晓建  
股指期货既具有金融衍生产品的一般性风险,又具有自身的特殊风险。这决定了股指期货交易中的不同主体,必须在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的基础上,制订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风险管理策略以达到风险可控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向辉  
此次金融海啸引发了极端市场行情。危机条件下,谁在使用股指期货?怎么使用的?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什么机制实现这些作用的?本文试图利用此次危机中尤其是波动最为剧烈的2008年9、10月份的数据来尝试解答上述基本问题。总的来看,危机中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和市场稳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对股指期货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