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0)
2023(6023)
2022(5217)
2021(4841)
2020(4203)
2019(9528)
2018(9272)
2017(19046)
2016(10446)
2015(11988)
2014(12057)
2013(12137)
2012(11643)
2011(10634)
2010(10858)
2009(10527)
2008(11069)
2007(10434)
2006(9168)
2005(8363)
作者
(31234)
(26280)
(25709)
(24570)
(17159)
(12750)
(11834)
(9963)
(9928)
(9615)
(9252)
(8876)
(8405)
(8360)
(8328)
(8155)
(7794)
(7691)
(7667)
(7337)
(6754)
(6531)
(6322)
(6122)
(5993)
(5843)
(5831)
(5638)
(5422)
(5030)
学科
(55688)
经济(55611)
管理(36663)
(36480)
(32050)
企业(32050)
方法(31741)
数学(28499)
数学方法(28278)
(16982)
(12334)
财务(12314)
财务管理(12288)
中国(12190)
企业财务(11940)
(11475)
(10944)
(9682)
金融(9681)
(9577)
(9511)
贸易(9503)
业经(9486)
(9178)
(8851)
银行(8843)
(8363)
理论(8088)
(7932)
地方(7033)
机构
大学(170817)
学院(165910)
(74315)
经济(72948)
管理(64782)
理学(55094)
理学院(54598)
管理学(53816)
管理学院(53492)
研究(51442)
中国(42959)
(38975)
(35240)
财经(31285)
(28462)
科学(27357)
(25791)
(25271)
经济学(24891)
中心(24169)
财经大学(23481)
(22875)
经济学院(22586)
北京(22444)
研究所(22409)
业大(20478)
(20181)
(19985)
师范(19800)
商学(19084)
基金
项目(98853)
科学(78850)
基金(75291)
研究(72061)
(63956)
国家(63427)
科学基金(55627)
社会(48550)
社会科(46229)
社会科学(46214)
基金项目(38523)
(35679)
自然(35252)
自然科(34536)
自然科学(34529)
教育(34317)
自然科学基金(33979)
资助(33486)
(30260)
编号(27585)
(24190)
成果(23806)
教育部(21745)
重点(21624)
人文(20673)
国家社会(20615)
大学(19977)
(19772)
(19229)
科研(18873)
期刊
(82194)
经济(82194)
研究(54339)
(33898)
中国(30356)
学报(25229)
管理(25122)
(22434)
金融(22434)
科学(22111)
大学(20140)
(19315)
财经(19101)
学学(18901)
(16236)
教育(15273)
技术(13677)
经济研究(13219)
农业(12199)
问题(11250)
业经(10969)
(10524)
统计(10165)
技术经济(9931)
理论(9232)
国际(8612)
(8584)
决策(8057)
实践(8047)
(8047)
共检索到257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游  
一、股息收益率指标对股市实践的重大意义股市投资收益分配机制是指投资者通过投资股市获取收益的过程和方式。投资股票市场其收益来源有两种,一是通过股票市场交易价格的升值获取资本利得;二是通过股票分红获取股息收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游  
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上市公司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存在现金分红普遍偏低的问题,运用股息收益率指标分析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策略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还不是很广泛,这使市场的投机行为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本文分析了股息收益率指标的优点,提出建立股息收益率为核心的股价评估体系,从而树立理性价值投资理念的可行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铭  
股息收益率指标,作为一个衡量投资者投资回报水平的常用指标,在中国股市的实践中运用并不广泛。本文运用该指标全面分析中国股市成立以来上市公司现金股息分配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对如何运用该指标指导中国股市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涂艳辉  
本文在西方传统的股息贴现股息估价模型的基础上,引进净资产收益率这个变量,作为决定每股收益的一个替代变量,建立起一个依托于期初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和股息发放率等三个变量的新型股票估价模型,并区分几种情况分别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文  王强  
现金股息再投资不仅影响到股票投资总收益,还影响到前后复权价的计算,文章利用项目评价的内部收益率(IRR)和外部收益率(ERR)对股票再投资收益进行计算具有合理性,也能得出股票相对真实的前后复权价。文章对股票除息复权价进行分析计算后,以A股市场部分公司2014-2016年数据为样本,基于文中的内部收益率与股息率的相关性进行论证,发现只有当股息率超过某个"阀值"时,股票收益率才与股息率正相关,这说明低股息率的股票投资收益受更多复杂因素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封建强  
The author studied the symmetry of yield distribution of Shanghai Stock Market with some non-parametric techniques and captured some conclusions with practical value.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学峰  符琳杰  刘喆  
本文结合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在CAPM模型中加入流动性因素,并以此对深市2001年至2006年A、B股月数据进行实证性比较研究后发现,一方面中国股市的收益率与股市流动性是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在A、B股之间存在差异。论文对上述发现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和揭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剑锋  蒋瑞波  
论文采用方差比方法考察中国证券市场的弱有效性。结果显示,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的短期收益率的方差比统计量支持中国证券市场是弱有效市场,但是中长期收益率的方差比统计量不支持中国证券市场是弱有效市场。同时子样本区间的结果显示,近十年的证券市场改革,从市场有效性的角度来看是不成功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腊生  翟淑萍  关敏芳  
当投资者预期不一致时,现金流贴现模型用以作为资产价值判断标准的统一性就遭到了破坏,预期相对悲观与乐观的投资者形成了市场交易的两大阵营,由这两大阵营决定的卖力与买力的相对能量决定着证券投资收益率的分布特征,无论现实市场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动,市场交易的实现都会使证券资产向预期乐观的投资者集中,这种证券资产的集中过程对应着资产收益率分布的时变性,本文不仅从理论上探讨了收益率分布时变性的微观经济基础,而且还以我国上证指数的一个完整的牛熊市周期的实际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证实了股票收益率分布时变性的存在性以及不同阶段收益率的分布特征,并运用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考察了收益率分布的动态变化过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卢新生  方胜  
本文从极端负收益率的角度运用cloglog模型研究世界其他股票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传染性,并探讨证券投资组合账户中资本流动对传染性的作用。我们发现,世界市场对中国的传染性较弱,而亚洲地区和非G8集团对中国的传染性较大,他们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对中国的传染性显著升高。总资本流动是世界股票市场传染到中国的渠道之一,净资本流入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和欧债危机时期提高了对中国市场的传染性。我们的实证结果对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政府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宪  朱全景  
个股收益和证券组合收益有着不同的反应,一般来说个股收益略呈现负自相关现象,然而组合收益尤其是等权组合收益常常表现出显著的正自相关现象。这一反常现象源于证券组合中不同证券之间的正交叉相关现象。在对上海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个股收益存在微弱的自相关关系,而等权组合则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发现为短期内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可获利的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国志  王燕  
在建立投资组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单指数模型因其简便易行性而成为主要的建模方法,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其他因素对证券收益率的影响并没有系统性解释。文章利用最近数据,从β系数和财务因素的角度,分析对于证券收益率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通过比较二者的影响程度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得出在目前股票市场中还有其他的重要因素影响证券收益率的结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栋  郭玉清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非公开信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使得市场不能满足强有效市场假设。针对指令驱动型市场不存在做市商和非公开信息无法直接观测这两个特点,本文构造了测度中国证券市场非公开信息的专用指标——Pin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对Pin值进行了定量研究,计量结果显示非公开信息对中国证券收益率存在显著影响,主要影响渠道是非正常收益。在信息公开程度上,中国证券市场Pin值偏高,距离成熟市场还有较大差距。因此继续规范信息披露机制、增强信息透明度对提高中国证券市场运行效率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