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44)
- 2023(5018)
- 2022(4168)
- 2021(3923)
- 2020(3402)
- 2019(7672)
- 2018(7399)
- 2017(14142)
- 2016(8026)
- 2015(8847)
- 2014(8711)
- 2013(8700)
- 2012(8560)
- 2011(7667)
- 2010(7791)
- 2009(7427)
- 2008(7903)
- 2007(7305)
- 2006(6659)
- 2005(6293)
- 学科
- 济(33748)
- 经济(33701)
- 管理(28225)
- 业(25989)
- 企(23642)
- 企业(23642)
- 方法(14212)
- 财(13694)
- 数学(11865)
- 数学方法(11714)
- 务(10439)
- 财务(10427)
- 财务管理(10406)
- 企业财务(10077)
- 学(9612)
- 制(8886)
- 中国(7886)
- 农(7533)
- 业经(6996)
- 地方(6308)
- 体(6303)
- 理论(6023)
- 融(5730)
- 金融(5728)
- 银(5608)
- 银行(5584)
- 行(5247)
- 体制(5189)
- 农业(4973)
- 划(4869)
- 机构
- 大学(123693)
- 学院(119888)
- 济(45280)
- 研究(44459)
- 经济(44238)
- 管理(41132)
- 中国(34831)
- 理学(34306)
- 理学院(33823)
- 管理学(33050)
- 管理学院(32849)
- 京(28723)
- 科学(28450)
- 财(25379)
- 所(24146)
- 农(23134)
- 研究所(21485)
- 中心(20095)
- 江(19734)
- 财经(19466)
- 业大(18766)
- 北京(18691)
- 农业(18441)
- 经(17711)
- 范(16505)
- 师范(16250)
- 州(16121)
- 院(15760)
- 省(15288)
- 财经大学(14627)
- 基金
- 项目(74199)
- 科学(57686)
- 基金(54594)
- 研究(50059)
- 家(49528)
- 国家(49088)
- 科学基金(41080)
- 社会(31101)
- 社会科(29300)
- 社会科学(29286)
- 自然(29029)
- 基金项目(28509)
- 自然科(28376)
- 自然科学(28363)
- 自然科学基金(27883)
- 省(27244)
- 划(25107)
- 资助(23555)
- 教育(23511)
- 编号(18817)
- 重点(17335)
- 部(16861)
- 成果(16662)
- 发(14902)
- 计划(14742)
- 科研(14652)
- 创(14645)
- 课题(14218)
- 教育部(14087)
- 创新(13740)
共检索到195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超
股市的不完全理性使股市的宏观调控成为必要。股市的宏观调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针对股市的过度繁荣或者过度低迷实施的调控,二是针对股市突然的大幅下滑或者重大事件对股市产生负面冲击实施的调控。股市的平均静态市盈率可以作为第一类调控的中介目标,当这一指标低于既定的合理范围的上下限时,实施提升或降低股市税率的调控;临时性的货币政策措施用于实施第二种类型的调控。股市税率的调整应采取小幅多次微调的方式进行,以避免调控力度不当对市场造成伤害。管理当局应该预先向市场明确调控的规则,以便市场形成明确的调控预期,保证股市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旭友 张龙 郭蓓
文章对股市宏观调控研究作了简要回顾,运用VAR模型对货币政策调控股市的有效性进行了最新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效果不显著;同时,现有的财政政策调控属于漏损型调控,不利于股市的长期发展。因此,必须创新股市宏观调控机制。
关键词:
股市 宏观调控机制 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小平
是否需要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以及如何调控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尤其在我国具有"新兴+转轨"双重特征的一个特殊股市中,人们对这一问题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为近年来我国股市大辩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对近年来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综合评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1)稳定币值(包括国内物价与对国外的汇率);(2)正常速度的经济增长;(3)较高的就业率。西方中央银行只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对总量调控作出决策。但它对经济结构是无能为力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家为了更多地榨取剩余价值,尽量压低工人的收入,而榨取的剩余价值除了满足资产阶级本身挥霍无度的生活之外,还是把越来越多的积聚的财富投入到生产中去。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越多,由于工人收入的相对低下,缺乏有效需求,这就发生市场商品滞销。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海发
农业宏观调控目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对农业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一个关系到农业发展成败的重大问题。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宏观目标、宏观调控手段和宏观调控政策,其中宏观调控目标是最为重要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瑞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几个不同的特点:既有总量目标,也有结构目标;确立了经济和社会两类调控目标;在数量上绝不止4个,且优先顺序相机选定;目标选择灵活,并不拘泥于调控时间以及所谓政治周期。"十二五"规划充实了许多宏观调控指标,也带来了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应当继续坚持以GDP指标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目标,科学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万元产值能源综合消耗目标应当采用更加先进的计量标准。当前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无法实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隐忧。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宏观调控 “十二五”规划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世银
宏观调控中普遍存在消费预期。这种预期对宏观调控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预期作用于宏观调控的效率,就是要正确地引导消费者的预期,树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就是要使城乡居民不仅要有钱花,而且要有钱敢花。扩大消费需求需要正确地引导人们的消费预期。
关键词:
消费预期 消费者信心 消费需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田江海
略论投资宏观调控田江海加强和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是加强和改善整个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应从理论认识、指导思想、总体框架、实施方案等多角度探索。但我认为,理清思路还是首要的。本文就此...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遂洪 吴建清
自1996年底实现“软着陆”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迹象:价格水平持续回落,低幅、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产成品大量积压,各类企业普遍感到销售困难,盈利降低,拖欠严重;城镇职工中下岗待业急剧增加,失业问题比较严重;原来长期供给不足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熊必琳 陈蕊 杨善林
面对当前我国日益凸显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要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同时,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一步拓宽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职能。只有协调好宏观调控、体制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调控措施的有效性,保证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叔俊
论宏观调控手段系统周叔俊《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而这一宏观调控体系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手段系统,它是由经济手段、行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承先
1984年冬以来“失控”的银行信贷,正是小平同志所说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重大功臣之一.1993年5、6月间,国务院决定:“整顿金融秩序,严肃金融纪律,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宏观调控”.笔者认为,前两句话绝对必要,后两句话100%正确.1993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认为,这是一份堪与1848年《共产党宣言》媲美的韦大的历史文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长青
论宏观调控时间○刘长青宏观调控时间是宏观调控目标能否“及时”、“适度”实现的关键要素,是宏观调控方向、时间、力度这三维调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其包含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何时开始实施调控?二是调控时间应持续多长,即应于何时结束调控?前一个问题是调控时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