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5)
2023(9115)
2022(7595)
2021(7335)
2020(6227)
2019(14534)
2018(14923)
2017(29033)
2016(15972)
2015(17945)
2014(18132)
2013(17503)
2012(15793)
2011(14231)
2010(15075)
2009(14512)
2008(14854)
2007(13369)
2006(12264)
2005(11692)
作者
(43959)
(36349)
(36324)
(35104)
(23418)
(17390)
(16414)
(13894)
(13824)
(13389)
(12561)
(12488)
(11963)
(11827)
(11591)
(11353)
(10826)
(10699)
(10580)
(10306)
(9396)
(8928)
(8880)
(8565)
(8323)
(8304)
(8047)
(8046)
(7354)
(7166)
学科
(63260)
经济(63147)
管理(54117)
(48792)
(44098)
企业(44098)
方法(28326)
数学(24567)
数学方法(23932)
(22650)
(21060)
中国(17136)
(16214)
业经(15191)
(14875)
(14363)
财务(14300)
财务管理(14264)
企业财务(13602)
理论(13084)
体制(12668)
(12494)
银行(12488)
(11878)
(11761)
金融(11757)
(11569)
(9992)
贸易(9984)
农业(9731)
机构
大学(230130)
学院(228782)
(92998)
经济(90880)
管理(86940)
研究(73440)
理学(73068)
理学院(72341)
管理学(70842)
管理学院(70413)
中国(59214)
(52249)
(48599)
科学(41063)
财经(39170)
(36906)
(36580)
(35197)
中心(33489)
研究所(32094)
北京(31626)
(30468)
师范(30260)
(29520)
(29381)
财经大学(28878)
经济学(28524)
业大(27586)
(25925)
经济学院(25239)
基金
项目(136453)
科学(108399)
研究(104403)
基金(98810)
(83796)
国家(83097)
科学基金(72524)
社会(66202)
社会科(62739)
社会科学(62719)
(53074)
教育(50719)
基金项目(50498)
自然(45391)
(44432)
自然科(44385)
自然科学(44376)
自然科学基金(43575)
编号(43355)
资助(41996)
成果(38225)
课题(31172)
(31150)
(30917)
重点(30824)
(28477)
教育部(27744)
(27643)
(27626)
项目编号(27025)
期刊
(111792)
经济(111792)
研究(77089)
中国(50507)
(45236)
管理(36398)
教育(33291)
学报(30224)
科学(28518)
(28183)
(27254)
金融(27254)
大学(24820)
学学(22793)
技术(21909)
财经(21705)
(18546)
农业(17879)
业经(17191)
经济研究(16964)
问题(14512)
统计(12103)
理论(11669)
财会(11501)
技术经济(11186)
(11149)
会计(10792)
(10772)
(10387)
实践(10220)
共检索到366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焰辉  
企业的国家所有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而股份制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有效途径,这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目前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目标模式的选择问题上,理论界却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争论颇多,从近年来所发表有关这方面的各种文章看,我们大致地可以把它们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是“完善论”:认为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只能是完善而不是削弱国家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股份制改造重塑国有企业制度。其二是“补充论”:认为股份制企业可以成力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不能成为主导形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志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关于"个人所有制"概念本身存在着诸多争议。个人所有制的实质是公有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长期以来,理论界过分强调了个人所有制的公有制性质,但个人所有制与传统的国有制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由于对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理解得偏差,并因此在实践中造成了一些错误。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无论是维护传统的公有制经济还是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私有化,都不符合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含义。为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应该探索维护公有制的前提条件下,实现个人所有权的形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汪建军  
加入WTO对国有保险公司来说 ,挑战大于机遇 ,而要正确地应对挑战 ,抓住机遇 ,在竞争中实现发展、“双赢” ,就必须适时改革国有独资公司一元产权的固有弊端。通过股份制改革 ,实现资本结构重组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国有公司实现股份制改造的途径是清产核资 ,制定章程 ,设计方案。制定时间表。国有公司在进行自身股份制改造的同时 ,国家应适时鼓励其以参股和控股方式投资商业银行、证券机构、投资基金以及国际保险公司 ,从而改善其资本结构 ,建立与负债相匹配的资产管理模式 ,形成国有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其模式选择分为三类 :一是与大中型企业交叉持股 ;二是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相结合 ;三是向公众募股并上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光华  段文斌  
我国企业改革的进程在时间上表现为利益调整、机制转换和产权变革三个阶段,而搞活企业的逻辑顺序应该是通过产权关系的变革,达到经营机制转换的目标,进而实现利益关系的调整,所以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是互逆的。股份制企业筹集资金可以通过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两种渠道,但应以间接筹资为主,对通过发行股票集资应该有新的认识。以国家股为主的股份制存在着诸多障碍,塑造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股权结构则应作为股份制的改革取向。近一段时间出现的“泡沫经济”现象与股份制的盲目发展不无关系,对此只能通过深化改革逐步解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仁寿  
股份制企业,是否要象国有企业一样设置独立的为上级服务为主的统计机构?统计工作机何适应股份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使企业统计工作者成为企业经营决策者的得力参谋和助手呢?笔者认为重新构思企业统计体制目标模式,实现企业统计职能彻底转变是最佳选择。股份制企业统计体制目标模式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有别于国有企业。因此,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统计机构的设置,应从其本身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贺阳  
一、西方企业制度与股份制现代股份公司制度最鲜明的特征,是作为出资人组织的股份公司取得了独立于出资人的法人地位,它可以象自然人拥有对其私有财产的所有权一样,拥有处置公司财产的各种权力,而出资人——股东.则无权处置公司财产;股东对其入股资金的所有权演变为股权,即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学鑫   范群周   王葆秀  
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朱镕基同志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建立一个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也就是说,农业银行等专业银行的改革方向就是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那么,在与农业银行有着特殊隶属关系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在哪里呢?是维持目前现状,还是另起炉灶?理论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有一点已经明确,经济形势的发展决定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已是车到山前,势在必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小华  
文章对十多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反思,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应遵循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规律,重塑科学、现代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童舒  
2008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其产权制度、组织模式成功转变。然而,股份制改革给政策性银行的筹资成本及业务开展等众多方面带来了较大影响。中国政策性银行作为金融资源配置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股份制改革后其作为政策性银行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削弱,政府支持力度与竞争优势的减弱将对其筹资成本、业务开展乃至自身可持续发展造成深远影响。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政策性银行股份制改革,应渐进式过渡,向低政策多元业务模式发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政府目标与市场业绩的统一,体现政府意志、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兼顾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实行分账经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强涛  
中旅股份制改革之我见强涛《华声报》社中国最早的旅行社是建国前成立的华侨服务社,1949年11月,随着共和国的建立,中国旅行社和中国华侨旅行社也在华侨服务社的基础上诞生了。鉴于当时的国情和侨务工作的特点,中国旅行社一直以接待、服务于海外华侨等四种人为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利群  
股份制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大热点,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股份制试点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企业实行股份制,是企业的组织创新,实质上是企业产权制度的一种根本性变革,因为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不过是相应产权制度的结构安排。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纪琬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我国会计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会计在国际会计中的地位正在日益提高。然而,在欣慰之余,我们又不得不认识到我国会计改革的艰巨性,蹒跚的步履每迈一步都是何等的艰辛!今天的成就凝聚着这几代会计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胥和平  
目前,我国经济改革已跨越了简单放权让利的阶段,进入更深刻的体制改造和组织创新的新时期。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浅层的外围问题已基本解决或理顺,而实质性的障碍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传统体制的主要弊端在于产权制度的行政分配、产权边界不清和产权结构不合理及由此导致的政企不分、企业低效运行等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创新才能解决。所谓产权,一般指人们使用稀缺资源的权利,包括对财产的所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武献华  邵青  龙清  
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与完善●武献华邵青龙清党的十五大报告充分肯定了股份制,认为它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至此,中国的股份制问题,历经十几年的努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涛  
展望 2 1世纪 ,中国保险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也面临着历史性的严峻挑战。机遇在于经济全球化正在取得快速进展 ,知识经济正在形成 ,保险产业技术升级具备了更加便利的外部条件 ;挑战在于金融保险业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正在掀起 ,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的压力巨大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挑战十分严峻。在这种形势下 ,国有保险公司体制改革和保险业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战略性转折点 ,浅层次政策调整必须向深层次制度创新转变 ,这  种转变能否成功 ,将首先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把握决定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态势的中心环节 ,这个中心环节就是现有的三家国有保险公司必须适时改革国有独资制度 ,建立现代股份制度。本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