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3)
2023(11883)
2022(9936)
2021(9021)
2020(7537)
2019(17147)
2018(16752)
2017(32361)
2016(17018)
2015(19302)
2014(19102)
2013(18868)
2012(17840)
2011(16255)
2010(16369)
2009(15769)
2008(15312)
2007(13720)
2006(12516)
2005(11606)
作者
(47827)
(40241)
(40058)
(38110)
(25947)
(19106)
(18262)
(15441)
(15348)
(14315)
(13873)
(13543)
(13293)
(12841)
(12494)
(12230)
(11693)
(11662)
(11610)
(11311)
(10215)
(9634)
(9533)
(9395)
(9010)
(8954)
(8875)
(8550)
(7969)
(7702)
学科
(89031)
经济(88909)
管理(59814)
(53986)
(47650)
企业(47650)
方法(29754)
数学(25317)
数学方法(25116)
(24480)
地方(21383)
中国(20185)
(19630)
业经(18849)
(18283)
(16010)
(15938)
财务(15907)
财务管理(15881)
企业财务(15206)
(14916)
地方经济(13502)
(13061)
金融(13056)
环境(12892)
(12388)
银行(12381)
农业(12252)
(11842)
理论(11806)
机构
大学(255339)
学院(253963)
(114413)
经济(112195)
管理(95616)
研究(85252)
理学(81189)
理学院(80259)
管理学(79242)
管理学院(78713)
中国(66514)
(57854)
(52717)
科学(46591)
财经(44937)
(41324)
(40488)
(39482)
中心(38765)
经济学(36806)
研究所(36307)
(33782)
师范(33585)
北京(33328)
财经大学(33154)
经济学院(32674)
(31741)
(31179)
(30630)
业大(30156)
基金
项目(158224)
科学(126430)
研究(120821)
基金(116814)
(98962)
国家(98108)
科学基金(85747)
社会(80850)
社会科(76695)
社会科学(76675)
基金项目(61673)
(60513)
教育(55024)
自然(51922)
自然科(50596)
自然科学(50583)
(50159)
自然科学基金(49699)
编号(48054)
资助(46402)
成果(40650)
(36100)
(35442)
重点(35322)
(34363)
国家社会(33980)
课题(33558)
(32868)
教育部(32243)
人文(31873)
期刊
(140170)
经济(140170)
研究(86252)
中国(51088)
(49121)
管理(38123)
学报(33218)
科学(32222)
(29416)
(27505)
金融(27505)
大学(26780)
教育(25655)
财经(25016)
学学(25011)
经济研究(22388)
(21590)
技术(21437)
业经(20112)
农业(18865)
问题(18275)
技术经济(13713)
(13558)
现代(12210)
世界(12187)
财会(12072)
国际(11553)
理论(11470)
会计(11406)
经济问题(11194)
共检索到400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海燕  莫敏  
公司股东会决议对股东权利和公司利益具有重要影响,为保证其内容和程序均合法、合理、正当,我国公司法构建了公司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然而,该制度只是一个框架,在诉权主体、诉权期间、诉讼担保等各方面都还未得到细化。文章以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为视角,探讨股东会决议瑕疵制度中存在的若干缺陷并提出完善的建议,希望能在维护股东会决议效力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欧阳珍妮  
我国在《公司法》中对股东会1决议瑕疵之效力采取无效与可撤销的"二分法",但是目前"三分法"成为各国判例或学说承认的立法趋势,各国学说及判例均认为"三分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三分法"并不是简单地在"二分法"基础上加入决议不成立,而是以民法上对法律行为效力的理解对股东会决议效力进行重新构建。但是,商事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快速、高效等特性,因此应当以维护交易安全和社会秩序为出发点,对民法上的法律行为不成立与决议不成立予以区分。本文通过对决议不成立的探讨,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将"三分法"纳入我国现有《公司法》体系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跃进  
设立独立董事 ,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绝不要过于依赖 ,第一 ,独立董事是经济人 ,在效用最大化行为原则和许多现实条件的约束下 ,独立董事难于与中小股东激励相容 ,独立董事积极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动力有限 ;第二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 ,由于董事会的决策机制限制 ,独立董事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能力也十分有限。本文提出 ,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要在如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 ,健全公司股东利益保护的法制 ,特别是有关重大经营信息披露的时限与责任规定 ;第二 ,降低大股东持股的首位度 ,形成股东制约股东的机制 ;第三 ,加大对重大的股东侵权案件的查处力度 ,既追究侵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郝英慧  姜小鹏  
公司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现行《公司法》确立了对中小股东的民事赔偿制度和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有效监督制度,并在实体上和程序上加以规范。但在保护中小股东的相关制度、权利救济等方面仍有不足,需进一步完善,真正形成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庆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利用合成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效果较弱。要提高独立董事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必须在产权改革和股权改革的基础上,加强独立董事市场的建设,并提高独立董事行权的能力和意愿。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郝自贤  
本文旨在针对我国2005年10月新《公司法》中关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制度规定,思考这一制度设计必须考量的因素并提出完善设计的建议,以为我国公司法的继续完善建言献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泰安  
经济发展需要公司分立,公司分立是一种先进的制度安排,公司分立不仅是公司自身的事情,而且关系到进行分立的公司股东、公司职工及债权人等的权益。从股东选择权的角度来审视公司分立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需着重对股东选择权的权利性质,选择权行使的主体范围,选择权行使的方式和期间进行详细界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春玲  
类别股东表决制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新举措。本文分析了我国推出类别股东表决机制的背景 ,阐述了这种表决机制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剖析了该制度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局限性 ,最后指出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兰英  
上市公司收购 ,实际上是收购者为一方 ,以目标公司经营管理者为另一方 ,围绕着目标公司控制权展开的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在这场争夺战中 ,各方当事人的利益相互交叉 ,错综复杂。而在这错综复杂的交易背后 ,往往存在着诸多的不公平 ,牺牲的是目标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因而 ,在上市公司收购中 ,如何在坚持“股东民主”缺席的前提下 ,寻求各方当事人间权力和利益的平衡点 ,以达到保护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 ,是立法者与执法者“重中之重”的任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凌峰  
广大中小股东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但现行制度安排上忽略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其根源在于上市公司尚未建立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实证分析表明,上市公司现行治理结构效率低下,最直接后果就是关联交易盛行和大股东占用资金现象严重。采取加快改变股权结构中大股东的主体角色、合理降低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进而变革董事会构成以及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等措施,将有助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建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静  
退市制度是上市公司发展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完善的退市制度可以从外部加强对公司的监管,完善公司治理,直接或间接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而国有公司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导致管理层存在谋取控制权私利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本文通过对南纺股份的分析发现,新退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但同时对于公司治理效应存在弱化现象,证券交易所在处理上市公司退市时拥有较小自主权的现状并没有改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申尊焕  
公司治理理论表明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 ,但已有理论缺乏对其侵害原因的分析。依据公共选择理论 ,大股东提供的监督服务是一种俱乐部产品 ;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博弈分析表明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是为补偿其监督成本 ,且大股东数量越多 ,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越小。为防止大股东侵害行为的发生 ,并提高大股东的监督水平和公司长远利益 ,就应对大股东的监督进行补偿 ,并给予激励。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昌锐  谭鑫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是影响资本市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中小股东不积极参与甚至放弃参与公司治理,大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采用侵占公司资金、非公允关联交易以及担保转移风险等形式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对当前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进行剖析,分析了中小股东放弃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因及其对自身权益造成的侵害,最后提出了改善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保护其自身权益的策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晨蓓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由分散转为集中,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步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矛盾。终极控制股东作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会利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以最小的现金流权去获得最大的控制权,他们也会因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去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抑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获取私有收益,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万 勇  
成熟资本市场的核心在于对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保护,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建立为中小股东合法利益提供了一道法律屏障。股东代表诉讼与一般诉讼不同,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设计时,应该着重处理好中小股东合法利益保护与防止滥诉之间的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