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0)
- 2023(4764)
- 2022(4168)
- 2021(3946)
- 2020(3403)
- 2019(7679)
- 2018(7635)
- 2017(13072)
- 2016(8660)
- 2015(10221)
- 2014(10289)
- 2013(9308)
- 2012(8832)
- 2011(8183)
- 2010(8498)
- 2009(7303)
- 2008(7537)
- 2007(7032)
- 2006(6255)
- 2005(5780)
- 学科
- 济(24952)
- 经济(24922)
- 管理(19028)
- 业(16190)
- 企(13204)
- 企业(13204)
- 中国(11498)
- 方法(11429)
- 理论(10635)
- 教育(9808)
- 数学(9249)
- 数学方法(9017)
- 教学(8981)
- 学(7913)
- 农(7658)
- 学法(5821)
- 教学法(5821)
- 业经(5656)
- 财(5434)
- 技术(5308)
- 制(5208)
- 学理(4947)
- 学理论(4947)
- 农业(4835)
- 贸(4552)
- 贸易(4547)
- 易(4387)
- 学校(4384)
- 和(4022)
- 地方(3971)
- 机构
- 学院(120267)
- 大学(116931)
- 研究(40587)
- 济(36338)
- 经济(35177)
- 管理(35012)
- 理学(29398)
- 理学院(28919)
- 管理学(27955)
- 管理学院(27738)
- 科学(26801)
- 中国(26333)
- 京(25874)
- 范(23655)
- 师范(23457)
- 技术(21997)
- 所(21849)
- 农(21700)
- 教育(21580)
- 江(20983)
- 职业(20731)
- 研究所(19784)
- 业大(18397)
- 师范大学(18371)
- 财(17909)
- 中心(17667)
- 农业(17097)
- 北京(16530)
- 州(16476)
- 职业技术(14516)
- 基金
- 项目(72295)
- 研究(58517)
- 科学(56048)
- 基金(46455)
- 家(40304)
- 国家(39797)
- 教育(35204)
- 科学基金(32705)
- 省(31986)
- 社会(31730)
- 社会科(29761)
- 社会科学(29750)
- 划(27783)
- 编号(27495)
- 基金项目(24103)
- 成果(23883)
- 课题(22592)
- 自然(20327)
- 自然科(19869)
- 自然科学(19863)
- 年(19617)
- 自然科学基金(19510)
- 资助(19393)
- 重点(18008)
- 部(16682)
- 规划(16435)
- 发(16067)
- 项目编号(15699)
- 性(15021)
- 创(14882)
共检索到188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晓娟 王屹
教师数字素养是技术变革引领下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必然要求。基于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教师角色转变、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现实使命,要求技术赋能于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具体包括赋能教师数字工匠的培养、赋能教师开展多模态教学、赋能教师课堂数字化管理与评价、赋能教师数字资源应用与开发。针对职业院校教师主体意识失能、培训资源失实、制度保障失范的问题,提出主体先行、优化资源、健全制度等有效路径。
关键词:
技术赋能 职业院校 数字素养 教育信息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职业院校实践课教师普遍缺乏基本的教学素养,这不仅制约了实践课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拖累了职业技术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实践课教师个体角度而言,提升教学素养水平的基本策略包括:正确认识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独特性,正确认知学生和学习,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学会学习和反思,强化教师专业角色意识。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实践课教师 教学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海容 汤琰 李浩君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其核心素养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政策引领,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需求导向,形成职业院校教师研修共同体;环境交互,搭建高效的线上教育服务平台。
关键词:
“互联网+” 职业教育 教师核心素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曣辛 邢清华 米靖
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职业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新形势对职业院校的校长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现为校长在创新理念、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科研管理、学校经营和内部管理等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都有了新的内涵。校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是确保做好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校长 素养 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瑞丽 朱维巍
21世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手段与网络技术平台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引领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并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育信息化视域下,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现有的技术水平如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如何提升其信息化职业素养水平?文章基于对教师现状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师 教学改革 应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向华 孙淑华
教师素养是指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所有素养,体现的是对教师理想形象的追求,突出"全面性"、"理想性"。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既应该包括普通社会人的基本素养,又必须具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独特的专业发展素养,这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角色所决定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郝思惠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以下问题: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缺乏系统化和针对性。据此,提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策略:重新定位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把握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要点;充分利用校园活动,做好职业核心素养的渗透;以能力为导向优化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考查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情况。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学生职业核心素养 以能力为导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兰明 陈蕊花
当前,职业院校存在对职业素养培养重视程度不足、素养培养体系碎片化的问题,学生职业素养水平堪忧,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走向。以往对职业院校学生素养的研究缺乏体系化的深入探讨,因此,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构建了一个5维度、3层次的复杂模型,创新性地提出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研究的理论框架,并成功应用于实践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职业素养 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鸿炜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对职业院校的和谐院校文化建设以及本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探讨了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作用,然后对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目标与内容进行定位和分析,最后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和谐师生关系 目标 构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杨
阐述了研究生师生团队知识传递的模式和障碍,探讨了研究生师生团队的沟通管理模式以及沟通管理在克服知识传递障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团队化的研究生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
沟通管理 知识传递 研究生师生团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绪军 王屹
职业院校教师素养从“信息素养”到“数字素养”的转变,预示着数字化时代对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以及教学能力有了新要求。职业院校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数字化革命发展的应然选择、教育教学新生态的实然选择、教师核心素养嬗变的必然选择。基于数字认知、成熟程度、知识边界、资源供给维度发现,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从“驱动”到“交互”、从“抵制”到“颠覆”、从“清晰”到“模糊”、从“旧基建”到“新基建”等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现实挑战,影响到教师数字素养的生成。基于此,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路径应包括:重塑教师数字素养新理念,实现“道—术”相融相生;描绘教师数字素养新画像,实现“质—量”同向同行;重构教师数字素养新内容,实现“人—技”共生共长;筑牢教师数字素养新基建,实现“软—硬”统筹发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数字化 职业院校教师 数字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永钊 程扬 李丽军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注意力素养、数字参与力素养、数字链接力素养、数字协作力素养。文章在分析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数智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实践进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以及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构建全覆盖、多形式、分层次的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建设;完善教师数字素养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雄伟 彭桂良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着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文章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认为创新创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忽视思政元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钩、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创业心理教育等问题是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不高的重要原因。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着力于:思政引领,夯实创业根基;专创结合,增强创业动力;理实融通,提升创业能力;心理助力,保障创业实践。
关键词:
创新创业素养 职业院校学生 提升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