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8)
2023(3471)
2022(2744)
2021(2901)
2020(2152)
2019(5402)
2018(5360)
2017(7950)
2016(5896)
2015(6842)
2014(7149)
2013(6039)
2012(5727)
2011(5554)
2010(5819)
2009(5057)
2008(4930)
2007(4650)
2006(4373)
2005(4197)
作者
(13653)
(11259)
(10941)
(10791)
(7185)
(5423)
(5177)
(4675)
(4315)
(4297)
(3937)
(3795)
(3767)
(3667)
(3589)
(3565)
(3515)
(3459)
(3350)
(3222)
(3172)
(2890)
(2756)
(2713)
(2648)
(2634)
(2567)
(2462)
(2332)
(2320)
学科
教育(20238)
(11708)
经济(11697)
中国(11596)
管理(10151)
理论(8749)
(8510)
(7460)
企业(7460)
教学(6999)
(6310)
研究(4033)
(3958)
(3902)
方法(3809)
思想(3774)
技术(3714)
发展(3677)
政治(3588)
学法(3575)
教学法(3575)
学校(3563)
(3552)
高等(3550)
(3488)
(3478)
思想政治(3322)
政治教育(3322)
治教(3322)
德育(3299)
机构
大学(78715)
学院(73657)
教育(29107)
研究(28861)
(23251)
师范(23192)
师范大学(19166)
(18961)
(18700)
经济(18193)
管理(18003)
科学(16090)
职业(15209)
中国(14517)
理学(14510)
(14473)
理学院(14188)
(13837)
技术(13818)
管理学(13729)
管理学院(13545)
北京(13134)
研究所(12934)
(11455)
教育学(11254)
中心(11045)
(10808)
职业技术(10440)
(9967)
技术学院(9054)
基金
项目(39162)
研究(38943)
科学(32219)
教育(28557)
基金(23417)
社会(20685)
编号(19819)
成果(19699)
社会科(19136)
社会科学(19131)
(18888)
国家(18504)
课题(18261)
(17338)
(17079)
(15899)
科学基金(14911)
规划(12928)
项目编号(11502)
(11440)
(11213)
基金项目(11049)
(10920)
重点(10788)
研究成果(10659)
教育部(10304)
(10150)
(10111)
阶段(10087)
年度(10037)
期刊
教育(51932)
研究(36553)
中国(27775)
(24813)
经济(24813)
职业(14269)
技术(12701)
学报(10059)
(10016)
技术教育(9645)
职业技术(9645)
职业技术教育(9645)
大学(9009)
科学(8171)
(7056)
论坛(7056)
管理(6780)
学学(6323)
(5984)
财经(5834)
图书(5829)
高等(5679)
成人(5568)
成人教育(5568)
(5092)
(5058)
高等教育(4963)
职教(4786)
书馆(4706)
图书馆(4706)
共检索到131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红  张鹏  方金珍  
李同吉、周圆博士的文章《中职教育不需要教学生"为什么"吗?》是建立在对假设观点的质疑与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上存在想当然,逻辑上出现错误;机械地认为"如何做"就是操作性知识,"为什么"就是原理性知识,认为操作性知识是形象思维,而原理性知识就是抽象思维;其文章的实际意义在让我们思考"中等职业教育需要教学生什么",然而,这恰恰又是该文明显不足的地方。面对职业活动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应该联系"三个实际",尊重"三个规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关注中等职业教育,一是要关注质量,二是要关注保障,三是要关注产出,四是要关注趋势。日前,国家教育督导团发布《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行一周年之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伟平  徐国庆  
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取向,其内涵是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设职业教育教学式,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这一体现的建构需要从七个方面进行,同时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机制,并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琴  
台湾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渠道畅通,升学方式多元,升学比例逐年攀升,逐步进入升学导向阶段。这一取向是在经济需求、市场驱动、政策鼓励及传统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升学渠道的畅通为学生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但也引发一些问题。借鉴台湾职业教育升学导向的成败得失,大陆中等职业教育应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拓宽生源渠道,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增强对于公民的吸引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兴洲  庄曼丽  
就业导向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然而,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甚至表现出失真现象。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这种失真现象表现为:就业导向执行异化、就业导向执行表面化、就业导向执行扩大化、就业导向违背性执行等。对就业导向政策执行失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减少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办学方针政策执行失真的对策和建议,将有助于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政策更好地贯彻实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光  黄凤文  
"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取向,在指导实践教学过程中,已凸显其重要作用;但同时在个别地区、个别领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逯长春  
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对促进中国技能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正在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旨在培养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这种转向具有逻辑必然性。一方面,表现为深刻的社会背景,如生产方式转变、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内嵌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的学理逻辑中。中等职业教育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已具有坚实的政策依据和实践基础。同时,新的转向预示着人才培养逻辑的转变,要求重设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和重塑教学活动。此外,这一转向也要求围绕升学各环节进行系统性的制度改革与建构。例如,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职教高考”升学制度、学生职业指导服务制度和中职教育课程开发制度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建云  
长期以来,以就业为导向一直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主导理念。回溯历史,就业导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诞生有其独特的背景。在新时期,就业导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受到愈来愈多的质疑,主要原因在于,不少人并未真正把握其本质内涵,片面地将以就业为导向理解为以就业率为导向,认为追求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必然会忽视学生的个性生涯发展,认为升学热潮背景下没有必要再继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了厘清上述认识误区,必须开展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改革,包括完善顶层设计,探索开发中国特色国家资格框架;加强市场调研,建立区域层面岗位供求信息机制;落实教学标准,明确技术技能人才独特培养规格;拓宽学校功能,实现学校职业教育办学平台化;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和平  余敏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中职教育中的基础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加强中职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已迫在眉睫。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小健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中,保障公平已经成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体现了政府追求教育财政公平的内在诉求。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公平的完善,应明确各级政府对中职教育的财政责任,建立中职教育经费分担、保障、监督和审计制度,逐步把中等职业教育全面纳入到公共教育财政保障范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立辉  
当前吉林省机械行业中等职业学校围绕本区域支柱、优势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学校自身办学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生源数量逐年减少、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度不高、家长和社会认可度不高、产教融合机制不够健全、学校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支持缺乏等问题,需要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行业组织也应积极发挥桥梁引导作用,企业要转变观念并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应着力加强内涵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入选理由以政策演变为主线,以专题研究为载体,记述6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结构演变、改革创新、师资队伍等,全面系统梳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一系列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其中一项就是中央财政决定拿出100亿元,用于实施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四大计划",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四大计划"之一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包括三个具体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重点专业师资培养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开发项目,中等职业学校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其中中职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具体实施由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承担。本期模式我们介绍三个职教师资培训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季俊杰  
学费定价与教育产品的属性密切相关,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越强,则学费应越低。研究表明,在中职教育的繁荣期,中职教育具有显著的竞争性、受益排他性和外部性,是一种具有较强私人性的准公共产品,因而收取学费是合理的。而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的外部性有所增强,竞争性和个人收益有所弱化,表明其公共属性正在逐步上升。因此,中职教育走向免费也是合理的,它是中职教育产品属性演变的必然结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再次遭到了质疑,需要引起警惕。其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有些人认为:只有扩大普通教育规模,压缩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甚至不再举办中等职业教育,才能提升国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并实现教育公平。这些人本来就对职业教育持鄙视态度,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了解过职业教育,更没有真正懂得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他们认为过去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因为我国的教育尚不够发达,普通高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