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4)
- 2023(12500)
- 2022(10333)
- 2021(10154)
- 2020(8377)
- 2019(19358)
- 2018(18976)
- 2017(34921)
- 2016(19701)
- 2015(21848)
- 2014(21659)
- 2013(20194)
- 2012(18364)
- 2011(16544)
- 2010(16504)
- 2009(14290)
- 2008(13671)
- 2007(11807)
- 2006(9863)
- 2005(8842)
- 学科
- 济(67081)
- 经济(67006)
- 管理(47431)
- 业(44085)
- 企(37007)
- 企业(37007)
- 方法(32880)
- 数学(28706)
- 数学方法(28180)
- 中国(23078)
- 教育(22564)
- 学(19689)
- 财(18117)
- 理论(17946)
- 农(16565)
- 业经(13419)
- 教学(12710)
- 技术(12049)
- 制(11570)
- 务(11460)
- 财务(11413)
- 财务管理(11392)
- 企业财务(10893)
- 农业(10882)
- 贸(10876)
- 贸易(10869)
- 地方(10807)
- 易(10574)
- 和(10027)
- 融(9724)
- 机构
- 大学(260253)
- 学院(254302)
- 济(93362)
- 经济(91306)
- 管理(90411)
- 研究(85754)
- 理学(78337)
- 理学院(77363)
- 管理学(75620)
- 管理学院(75090)
- 中国(57154)
- 京(54941)
- 科学(52045)
- 财(44600)
- 范(44386)
- 师范(44023)
- 所(41714)
- 江(39218)
- 教育(39211)
- 中心(38690)
- 研究所(38202)
- 农(38058)
- 财经(36149)
- 业大(36114)
- 师范大学(36075)
- 北京(34523)
- 经(33113)
- 技术(32872)
- 院(31336)
- 州(30884)
- 基金
- 项目(174664)
- 科学(138827)
- 研究(133963)
- 基金(124118)
- 家(108121)
- 国家(107062)
- 科学基金(91646)
- 社会(82289)
- 社会科(77742)
- 社会科学(77722)
- 教育(72016)
- 省(69477)
- 基金项目(64533)
- 划(60597)
- 自然(58251)
- 自然科(56951)
- 自然科学(56932)
- 自然科学基金(55898)
- 编号(55894)
- 资助(50325)
- 成果(47373)
- 课题(42097)
- 重点(41311)
- 部(40900)
- 发(37412)
- 创(37008)
- 教育部(36190)
- 性(35167)
- 大学(34659)
- 年(34641)
- 期刊
- 济(94360)
- 经济(94360)
- 研究(81817)
- 教育(67143)
- 中国(57725)
- 学报(42133)
- 财(36749)
- 科学(36126)
- 大学(33826)
- 管理(33452)
- 农(32535)
- 学学(30031)
- 技术(29605)
- 农业(22250)
- 财经(19343)
- 职业(19029)
- 融(17965)
- 金融(17965)
- 经(16744)
- 经济研究(15287)
- 业经(13920)
- 图书(13913)
- 技术教育(13000)
- 职业技术(13000)
- 职业技术教育(13000)
- 版(12675)
- 问题(12413)
- 业(12387)
- 坛(12254)
- 论坛(12254)
共检索到377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文平 秦虹
实践属性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运用实践哲学的思想方法论来审视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从本体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是一种基于职业活动的职业经验体系。从价值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为了向善的实践智慧生成,在于引导学生实现如何合理性地存在、如何有效性地存在和如何有意义地存在。从方法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要采取基于行动的运作策略,在课程目标确定方面,发展职业行动能力;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基于行动的逻辑;在课程实施方面,走向行动的过程;在课程评价方面,关注行动的表现。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 实践性 实践哲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卫华
实践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中具有特定的涵义。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对它的实践性的理解应超越与理论相对的简单判断,从实践自身的内涵以及它与理论和生产的相互关系中,可以将教育的实践性理解为:教育应该以其自身为目的;教育不是生产,但离不开生产的技艺;教育不是理论,但理论是最高的教育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冰 卢晓中
受技术理性认识论的影响,当前职业教育过多地关注技能培养,忽视职业情境和学生主体。美国教育学者舍恩提出了"反思(反映)性实践"的概念,替代技术理性的实践认识论。这一概念也可作为以应用和实践为特征的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因为本体意义才是实践的根本属性,而反思作为学生主体建构经验的思维品格,最能使职业教育回归其人本关怀的旨趣。
关键词:
反思性实践 职业教育 认识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川
知识可以分为"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知识",或称为"显性知识"与"隐性(默会)知识";职业学校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的根本不同之一是传授的知识不同,前者以传授"实践知识"、"隐性知识"为主,后者以传授"科学知识"、"显性知识"为主,职业教育学是研究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的一门"实践"学科。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 实践哲学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白金香 史成明
教育理论对师生关系的观点经历了"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双主体说",这些观点都没有很好的诠释师生之间的关系,相反让研究者们陷入了混淆的境地。机体哲学视角下的"师生机体"突破了以上观点的缺陷,在指导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师生机体 哲学 实践教学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蒙成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和方向,然而,学界对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概念与质量观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误解。职业教育领域长期奉行的质量概念与质量观是从工商业领域直接移植过来的,信奉理性主义、客观主义、工具主义和测量主义。这样的质量观对质量提升活动的主体、动力、条件的设定不符合质量实践的真实图景,也会误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实践哲学认为,实践具有整体性,不仅包括活动的目标、任务、路径、策略,还涵盖了主体、目的、动力、条件等基本维度。普通人的日常实践主要不是由理性思维、理论知识规定的原则支配的,其行为更多是受利益、习惯、情感以及环境提供给他的意识形态或其他因素的驱动和支配。生产劳动是人类基本的社会实践,既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是价值的源泉。以此观照,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实践,职业教育质量观应当具有教育性、价值性、整体性、历史性,应当以师生的利益与发展诉求为出发点,并且将质量活动的场域与惯习作为重要的元素。只有超越习以为常的、基于外部标准的、依靠评价和监管的质量观,进而确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才能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有效路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安桂清
为应对学生素养培育的时代诉求,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强化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取向。课程综合性超越其原初价值和传统内涵,从知识统整迈向知识整合、问题解决、价值关切的三位一体。在形态上从水平统整到纵横联合、从内容组织方式跃迁至学习方式,从科目统整向学校课程方案和课堂教学层面的统整延伸,以期助力减负增效的改革目标,补齐跨学科课程整合这一短板,强化课程综合化的校本整体设计。课程实践性作为知识向素养转化的中介亦超越了其传统价值和内涵,迈向真实性的专业实践。它与当代具身认知理论和中国知行合一的传统认识论相契合,通过强化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工程与技术实践、设置独立的劳动课程和加强学科实践,旨在改变抑身扬心的课程倾向,提升学生直接经验的品质,强化学习方式的学科特征。课程综合性与实践性交融互渗,催生出具身性整合、跨学科实践等课程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卿
对职业教育哲学的已有解释不清晰,有重新解释的必要。对职业教育哲学的解释应从两方面展开,一是确定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即在职业教育中什么问题需要哲学回答;二是明确什么样的思考是哲学思考,即确定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方式。研究表明,哲学的对象是思想,因此,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广义的职业教育思想。哲学的研究方式是对作为前提的思想的思辨,具有逻辑性与超逻辑性的统一、经验性与超经验性的统一、指向的两面性、综合性和前提性等特点。职业教育哲学就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资源,对影响和支配职业教育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思想进行的不含实证环节的批判和重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必新 李仲阳 唐林伟
通过直观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本身,基于工作体系的三维分析视角,构建了多维分析框架,并提出职业维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依据为职业性,具体体现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目标指向的设定;工作维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依据为开放性,具体体现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组织的设计;技术维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依据为实践性,具体体现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知识内容的选择。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依据的分析,旨在深化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整体认识及其构建依据的探讨,以期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和质量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
本文借鉴释义学实践哲学关于“实践”及“实践智慧”的思想,阐述了教育哲学的知识地位与知识地形式,提出教育哲学是以“生活世界”为其可靠的合法的基础,是以“教育智慧”为有效的独特的“知识理想”。教育哲学作为对人类教育生活的价值性阐释,以哲学的方式对教育实践的目标,原则以及行动进行洞察,形成“教育智慧”,并以此参与到教育实践中去,建构独特的智慧与实践的关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龙雪津
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识,本文在解释了什么是技术哲学和区别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认为技术哲学应该是职业教育主要的哲学基础之一,并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进行辩证论述。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技术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的争论经历了从“数量”到“逻辑”两个阶段。尽管在学术领域实践话语占据了主导,在实践领域却是学科话语占据着主体。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从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项目课程或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阶段。职业教育课程从学科话语到实践话语的转换,实际上意味着思考课程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换。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打破从理论到实践的机械课程设计思路,转向让学生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来建构理论知识。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 学科话语 实践话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向明
教育是一种"实践",需要教育者具有"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育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和提炼后形成的,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做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然而,因其缄默性、动态性、情境性、个人性等特点,对这种知识进行研究有很大难度,因此也不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军红 周志刚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理想和实践的分野,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不断解构和建构,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把握价值取向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以追寻理想来加强价值取向的导向作用,以立足实践去区分价值取向的层次和发展阶段,不断实现理想价值取向与实践价值取向的统一。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价值取向 理想性 实践性 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