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5)
2023(6387)
2022(5199)
2021(5094)
2020(4149)
2019(9490)
2018(9369)
2017(16191)
2016(10345)
2015(11596)
2014(11726)
2013(10720)
2012(10162)
2011(9599)
2010(9701)
2009(8567)
2008(8566)
2007(8004)
2006(7154)
2005(6767)
作者
(29613)
(24429)
(24363)
(23296)
(15802)
(12087)
(11137)
(9778)
(9426)
(9124)
(8495)
(8459)
(8225)
(8095)
(8079)
(7807)
(7621)
(7413)
(7279)
(7103)
(6406)
(6390)
(6067)
(5867)
(5824)
(5628)
(5533)
(5418)
(5100)
(5089)
学科
(28452)
经济(28408)
管理(21457)
教育(20332)
(20153)
(16543)
企业(16543)
中国(15243)
方法(12656)
(12454)
理论(10931)
数学(10346)
数学方法(10143)
(8793)
(7567)
教学(7538)
(6851)
技术(6468)
业经(5934)
(5524)
(5493)
金融(5492)
(5452)
银行(5425)
(5217)
(5121)
财务(5109)
财务管理(5092)
企业财务(4939)
农业(4898)
机构
大学(145145)
学院(138925)
研究(56203)
(44197)
经济(42895)
管理(39427)
科学(36272)
中国(34465)
(33461)
理学(33275)
理学院(32664)
教育(32630)
管理学(31706)
管理学院(31420)
(30467)
(30202)
师范(29905)
研究所(27865)
(26625)
师范大学(24580)
(23794)
(23180)
中心(22960)
北京(21999)
农业(21337)
业大(21311)
技术(21261)
(19951)
(18610)
财经(18149)
基金
项目(87896)
科学(69450)
研究(67109)
基金(59985)
(54408)
国家(53788)
科学基金(43285)
教育(40665)
社会(38487)
社会科(36049)
社会科学(36035)
(35725)
(33749)
基金项目(29961)
编号(28523)
自然(28326)
自然科(27693)
自然科学(27678)
自然科学基金(27214)
成果(26767)
资助(25203)
课题(25024)
重点(22498)
(21443)
(20456)
(19921)
(19811)
教育部(18515)
规划(18389)
(18105)
期刊
教育(54033)
研究(52961)
(49699)
经济(49699)
中国(40173)
学报(29250)
科学(23419)
(23404)
大学(22166)
学学(19289)
(18848)
技术(16009)
农业(15841)
管理(15186)
职业(14506)
财经(10804)
(10638)
金融(10638)
技术教育(9768)
职业技术(9768)
职业技术教育(9768)
(9398)
(8744)
(8492)
论坛(8492)
经济研究(7923)
(7726)
业大(7303)
图书(7067)
(6749)
共检索到224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朔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严重滑坡的现象,导致人们在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和功能方面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或疑虑。针对此问题,本文从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两个方面深入分析职业教育的内在本质和社会功能,阐述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并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实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策权  
职业教育须具备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还须具备自身的个性化特征。职业性和教育性是定位职业教育本质的应然视角,教育性的核心表现在教育的伦理性和策略性,职业性表现为专业设置的社会性、培养目标的实用性、培养过程的开放性。教育性、职业性诠释了职业教育质的规定性,职业教育是教育性和职业性的耦合,既体现工具理性、价值理性融通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也彰显职业教育"道""艺"合一的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毅颖  
本文在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内涵阐释的基础上,将"高等性"和"职业性"作为两个重要维度,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等质量评价要素进行分析,探究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并对我国2004年(首轮)和2008年(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进行了案例剖析和比较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晶晶  
技能和学术并重是新时期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以综合学术性和职业性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策略包括课程综合、跨课程综合、项目综合和学校范围的综合等,而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师资建设和教育合作等是课程综合得以成功实施的必要保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莹  马庆发  
如何"以一种正确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去研究国外教育制度"?从系统角度出发分析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首先,"职业性"指的是需要专门资质化的个人和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其基本内涵是职业导向。其次,"职业性"作为诠释性概念,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再次,"职业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平利  
如果"职业教育"与"企业训练"在理念上无本质区别,职业教育就成为企业训练在学校的延伸,这是一种与职业教育根本属性相悖的"训练性职业教育"现象。本文从职业教育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出发,分析"训练性职业教育"和"教育性职业教育"的本质区别,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应当理性寻找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哲学基础,将陶冶教养、启迪灵性和发展个性贯穿于"教育性职业教育"的始终,将培养达到"自由境界"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韵   徐国庆  
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加快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当前,职业教育还未能摆脱“技能教育”“低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差生教育”的社会认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关键在于认识其教育属性。基于对杜威思想的分析,职业应是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教育通过职业活动来建立与工作世界的联系,激发个体的职业兴趣来获得自我成长。当社会生产活动深化了职业内容,技能人才需要的职业教育内涵亦随之深化。其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要转向更为完善的人格培养,教学内容要转向“知其所以然”,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反思能力。基于此,职业教育要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生涯指导,强化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加强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经验体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在传统的职业性模式基础上吸收模块化方案的长处,使专业富于个性化与动态性,并致力于构建专业间及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间的有机衔接,开拓不同教育途径及教育评估体系间的相互结合,促进专业的及时更新与实时化,进而实现职业性与模块化的融合,是德国职教专业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趋势。在与产品相关的服务领域、与媒体相关的工业领域、与个人相关的服务领域、与环境相关的工业领域以及与主题相关的服务领域所出现的新兴专业,在组织架构和内容架构上集中体现了这一融合具有的跨职业或跨专业方向的特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莉花  
职业教育的职业特点对职教教师教育的"职业性"提出了要求。相比普教教师,职教教师的"职业性"更多的是面向技术工人职业世界的职业要求,"职业性"是职教教师职业和职教教师教育的根本特性。而在当前的职教教师教育中,"职业性"则体现得太少。它应当体现在职教教师教育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职教教师教育中的"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应当一体化地被促进,三性融合的教师教育才能真正促进职教教师的专业化能力。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健生   张芳铫  
职业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学位的本质属性,是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根本定位。从学位类别上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流程应以高水平职业能力为核心,强化教育博士培养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联系;从学位层次上看,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以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为支撑的高层次职业教育;从人才培养活动上看,在学术知识和实践活动两方面各有侧重,不同于以认识教育为目的的教育学博士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发挥着改造教育的重要作用。厘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定位,需批判地借鉴他国经验,明确职业性是教育博士培养的第一要义,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性特征,完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必新  李仲阳  唐林伟  
通过直观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本身,基于工作体系的三维分析视角,构建了多维分析框架,并提出职业维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依据为职业性,具体体现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目标指向的设定;工作维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依据为开放性,具体体现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组织的设计;技术维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依据为实践性,具体体现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知识内容的选择。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依据的分析,旨在深化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整体认识及其构建依据的探讨,以期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和质量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辉  
学术性和职业性是高等教育的两种价值取向,二者的融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追求。教师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论争历史与融合现实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师教育改革进程中,教育体制的开放性与层次结构的多样化,专业目标的全面性与培养模式的多元化,职前规格的超前性与培育体系的一体化,以及教学科研的互动性与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等理念与策略,为教师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和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谢莉花  
近年来,在德国经济社会、劳动世界和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需借由普职关系的重新定位来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化升级。“扩展的现代职业性”为两者关系架构的调整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实践方向,作为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主导理念,它超越传统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相互分隔的对立视角,赋予“职业性”更宽广的内涵,并彰显教育独特的个体与社会价值。该理念以全面的职业教育发展观为引领,旨在构建横向上职业宽基础、纵向上专业深发展的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同时,确立职业学习质量标准、结合经验和科学导向形成新学习模式、塑造职业—学术型教育新类型,推动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优势互补与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柴勤芳  
"高等性"与"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高职教育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坚持层次和类型的和谐统一,在"职"字上办出特色,不断彰显其职业性以体现其核心价值和优势所在;在"高"字上凸显水平,不断彰显其高等性以提高其整体品质和核心竞争力。这既是高职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教育面向未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培育大学文化和精神等三个方面对实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和谐统一进行系统思考,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志群  
职业教育是独特的教育类型,开展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教学论是研究"如何教授一个职业"的科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职教教师培养的基础性学科。从职业教育教学论的概念和特点出发,考察普通教育教学原理对职业教育的适切性。职业教育要为学习者创造更多自主学习机会,同时保持学习作为实践共同体集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应实现工作场所学习与院校学习的融合,通过综合性学习任务,确保学习者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社会发展塑造了职业教育新的学习范式,为职业学习赋予了丰富的社会意义,如何兼顾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