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1)
2023(3530)
2022(2768)
2021(2779)
2020(2157)
2019(5027)
2018(5022)
2017(7761)
2016(5640)
2015(6523)
2014(6655)
2013(5676)
2012(5270)
2011(5114)
2010(5395)
2009(4767)
2008(4783)
2007(4564)
2006(4126)
2005(3973)
作者
(12820)
(10444)
(10289)
(10042)
(6697)
(5004)
(4913)
(4376)
(4036)
(3975)
(3651)
(3554)
(3498)
(3370)
(3311)
(3306)
(3294)
(3207)
(3066)
(3039)
(2974)
(2641)
(2552)
(2532)
(2469)
(2432)
(2413)
(2270)
(2158)
(2145)
学科
教育(19794)
(11310)
经济(11300)
管理(11165)
中国(10761)
(9348)
理论(8784)
(8654)
企业(8654)
教学(6621)
(6131)
(4366)
(4139)
思想(3922)
方法(3916)
发展(3834)
政治(3739)
(3711)
高等(3530)
思想政治(3502)
政治教育(3502)
治教(3502)
研究(3477)
德育(3468)
(3463)
技术(3431)
学校(3420)
学法(3335)
教学法(3335)
业经(3267)
机构
大学(76282)
学院(72218)
教育(28585)
研究(26311)
(22831)
师范(22798)
师范大学(18824)
(18333)
管理(18250)
(18048)
经济(17598)
理学(15060)
职业(15014)
理学院(14736)
科学(14450)
管理学(14333)
管理学院(14142)
(13258)
技术(13181)
(12999)
中国(12613)
北京(12525)
研究所(11610)
教育学(11131)
(11099)
(10423)
职业技术(10290)
中心(9934)
(9095)
技术学院(8815)
基金
研究(38964)
项目(38475)
科学(31885)
教育(28215)
基金(23217)
社会(21328)
编号(19821)
社会科(19721)
社会科学(19716)
成果(19525)
(18402)
国家(18001)
课题(17889)
(16881)
(16532)
(15913)
科学基金(14723)
规划(12899)
项目编号(11691)
(11527)
(11217)
基金项目(10952)
(10744)
研究成果(10600)
重点(10518)
教育部(10279)
(10240)
(10196)
阶段(10174)
年度(10119)
期刊
教育(50599)
研究(34577)
中国(25426)
(23518)
经济(23518)
职业(13946)
技术(12073)
(10369)
技术教育(9345)
职业技术(9345)
职业技术教育(9345)
学报(9019)
大学(8302)
科学(7367)
(6601)
论坛(6601)
管理(6543)
财经(5868)
学学(5801)
高等(5596)
成人(5473)
成人教育(5473)
(5120)
图书(4988)
高等教育(4912)
(4781)
(4777)
职教(4725)
书馆(4004)
图书馆(4004)
共检索到123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宏伟  
哈贝马斯的"兴趣"框架包含技术兴趣、实践兴趣、解放兴趣三部分,反映了"类主体"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为厘定职业教育内在价值提供了分析工具。依据"兴趣"框架,职业教育内在价值表现为技术价值、实践价值、解放价值三方面,其中技术价值是基础,实践价值是技术价值的进一步深化,解放价值是对前两个价值的反思与超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志刚  米靖  
职业教育价值论解决的是职业教育如何满足个体与社会需求的问题,通过考察人们对职业教育价值认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职业教育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教育公平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并就当代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取向进行了阐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玲  刁哲军  王春丽  
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关系具有互指性,职业教育满足了人类繁衍生息对技术传承的诉求,不同的技术哲学对职业教育模式的选择不同;技术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教育对象获取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主要依凭和途径,是职业教育最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之一,也是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核心指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玉凤   潘海生  
职业教育智能治理是一种对智能技术引介与应用的技术治理形态,是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职业教育智能治理基于大数据、通过算法、借助算力,形塑主体协同、资源共享、治理行为智慧化的职业教育治理生态,有利于重构“精准”的治理模式、重塑“动态”的治理范式、形成“主动”的治理过程,实现多元主体“分权”治理。然而,职业教育治理对智能技术的高度依赖可能会陷入“技术中心”、生成“数据洞穴”、造成“价值失衡”。职业教育智能治理要厘清角色定位、建构价值取向、塑造行动空间,保证治理主体自主性、治理理念人文性、治理秩序稳定性的有效嵌入,推动技术与技术、教育与技术、人与技术的相互建构与互相适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小勇  
本文在对生存论进行哲学探讨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的生存价值进行了简要阐述,认为,生存价值是职业教育价值的重要方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柳桢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在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大致经历了传承技术,注重从做中学;富国强兵,发展军事力量;解危济困,维护社会稳定;安国富民,发展经济实力;培训技能,促进青年就业;面向人人,关注个人发展等价值观的嬗变历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川  
任何学校教育的改革,无论是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都是最本质、最核心的深层次问题。课程改革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上究竟应该给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从知识论角度讲,人类积累的知识可以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坚持以实践知识为本位而非书本知识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本位而非课程考试为本位、以实践教学为本位而非课堂讲授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军明   刘萍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跨界属性决定了其利益场域的多元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因而,职业教育政策就调整的范围和对象而言,也完全突破了一般意义上教育政策“纯粹”的、“基于教育”的特点。通过对生态本体的认识以及职业教育政策本质的梳理,发现生态性是职业教育政策的固有属性之一。职业教育政策过程中利益冲突的存在,导致职业教育政策的决策空间会受到利益和价值判断的挤压与影响,客观上要求职业教育政策主体具备系统化思维,职业教育政策过程应该坚持和彰显共同体内涵的生态性价值取向。职业教育政策生态性价值取向意味着职业教育政策的运行应秉承动态平衡、多元共治、自我创新以及以人为本等原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延平  
职业教育公平是指所有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基本平等与对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尊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应具有同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同等的待遇和社会认可,并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守教育公平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凸显普遍性与正义性的公平内涵。职业教育公平是对职业教育本体价值和普遍性的肯定,彰显着职业教育对社会处境不利群体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万一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办学地位经历了举办方、合作方和重要办学主体方等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演变是政府、市场和职业教育自身三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花鸥  李星云  
职业教育进行类型化改革,对职业教育课程这一实践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增强其职业适应性,究其根本是对原有课程秩序进行解构与重塑。职业教育课程秩序属于课程存在属性和状态的范畴,对职业教育课程起到稳定、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在深刻认识秩序内涵本质和生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实然状态与高质量职业教育应然要求的分析后,可从凝聚职业教育课程共识、序化职业教育知识结构、统一职业教育国家行动、协调职业教育动态适应等方面重塑职业教育课程秩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广陆  
关于教育价值,一直以来是教育理论界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在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一般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教育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可以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本文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社会价值、个体价值分析基础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本文从职业特征入手分析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并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只有以职业性原则为根基,才能使课程开发、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估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办学的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永泽  王晓东  
教育都是要为受教育者从事职业(工作)服务的。把教育分为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标准和依据是教育与职业的关联度(或称相关性),职业教育是直接为从业服务的教育,非职业教育是间接为从业服务的教育。从本质内涵上看,与职业教育对应的非职业教育应该称之为学科知识教育;从两类教育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角度,可将职业教育称之为应用(技术)教育,非职业教育称之为基础(知识)教育;将与职业教育对应的非职业教育称为普通教育不尽科学,离弃了区分这两类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