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8)
2023(4815)
2022(3656)
2021(3654)
2020(2822)
2019(6407)
2018(6474)
2017(10475)
2016(7083)
2015(8352)
2014(8563)
2013(7592)
2012(7190)
2011(6793)
2010(7151)
2009(6129)
2008(6121)
2007(5891)
2006(5309)
2005(4953)
作者
(17056)
(14088)
(13918)
(13586)
(8931)
(6656)
(6548)
(5731)
(5372)
(5327)
(4786)
(4755)
(4649)
(4518)
(4503)
(4399)
(4285)
(4176)
(4171)
(3992)
(3980)
(3551)
(3420)
(3360)
(3323)
(3286)
(3208)
(3030)
(2823)
(2821)
学科
(23803)
经济(23787)
教育(19798)
中国(13800)
(13006)
管理(12326)
(10160)
企业(10160)
理论(9746)
产业(7944)
(7747)
业经(7549)
(7112)
教学(7071)
方法(6799)
地方(6732)
技术(6428)
(5780)
农业(5223)
结构(5154)
发展(5125)
(5002)
数学(4791)
数学方法(4681)
地方经济(4256)
(4158)
学校(4099)
(3777)
高等(3776)
思想(3773)
机构
大学(97568)
学院(96353)
研究(35499)
(32201)
经济(31310)
教育(29443)
管理(27190)
(25684)
师范(25632)
(22672)
理学(22521)
理学院(22129)
管理学(21624)
管理学院(21392)
师范大学(20889)
科学(19722)
中国(18710)
(17429)
(17259)
职业(16852)
技术(15872)
研究所(15633)
北京(15487)
(15090)
中心(13773)
(13532)
(12320)
财经(11753)
职业技术(11603)
教育学(11385)
基金
项目(53742)
研究(51469)
科学(44267)
基金(33124)
教育(32916)
社会(29812)
社会科(28010)
社会科学(28005)
(26338)
国家(25891)
编号(24740)
(24379)
成果(22949)
(21796)
课题(21772)
科学基金(21671)
(18746)
基金项目(16314)
规划(16112)
(14833)
项目编号(14351)
(14016)
重点(13967)
(13629)
(13366)
发展(13146)
(12871)
教育部(12711)
资助(12633)
(12168)
期刊
教育(52181)
研究(42599)
(41372)
经济(41372)
中国(30561)
技术(15203)
职业(14676)
(11716)
学报(10939)
管理(10772)
科学(10223)
大学(9997)
技术教育(9914)
职业技术(9914)
职业技术教育(9914)
(9728)
(8096)
论坛(8096)
财经(7367)
学学(7359)
业经(7267)
农业(7036)
(6687)
高等(5959)
经济研究(5862)
问题(5724)
(5689)
成人(5641)
成人教育(5641)
图书(5531)
共检索到161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龚添妙  陈勇  
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是继校中厂、订单培养、职教集团、现代学徒制等之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组织形态,对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意义深远。产业属性是产业学院的特有属性,影响着教育属性的方向、技术属性的层次、服务属性的范畴、职业属性的选择。产业属性外在表现为服务对象的专属特征、专业设置的链条特征、参与主体的引领特征、合作载体的实体特征。在实践探索中,产业学院建设应坚持纵向发展方向,实施精准培养,探索独立法人身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本文从职业特征入手分析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并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只有以职业性原则为根基,才能使课程开发、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估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办学的特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永华  张旭翔  
职业教育具有跨界属性,主要表现为院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着物理边界、社会边界和心理边界。职业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完善法律制度、加强顶层机构设计、发挥职教集团跨界组织的资源整合优势,以及院校和企业对边界障碍的主动突破,实现对职业教育的共同参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林才  王建林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产业学院已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然而,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其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存在的现实困境,建议在定位上突出适应性、在内容上凸显教育性、在机制中强调融合性、在治理中突破限制性,从而破解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翌鸣  张园园  
我国力图在2020年基本建成"世界水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开放性、跨界性是其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其特色目标的基本路径。开放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跨界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二者均是职业教育横向维度即宽度的扩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将二者相关联,在开放、跨界视域下研究职业教育在目标、服务、办学模式、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现实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良  梁卿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许多哲学家都曾对"本质"概念进行界定。这些观点彼此存在很大分歧,但一致同意,本质就是决定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原因。马克思不仅对此表示赞同,而且将事物的本质分为现实本质和理想本质。分析表明,现代职业教育的现实本质就是培养掌握特定技艺的职业人,而其理想本质则是通过传统职业技能培训和学术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融合,培养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职业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晶  
职业教育"善"的本真蕴涵于促进工业化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善"和提升学习者职业生存境界的个体"善"。工具理性挤压现代职业教育的向善性,职业教育呈现出技术理性取代人文精神、技术培训统驭人格发展的现状。突破工具理性的桎梏,现代职业教育应着眼于使人幸福的职业准备,在情感浸润中融合职业认同与职业定向,基于行动逻辑整合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以回应职业教育向善的诉求,促进职业教育善的回归。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云川  许霞  陈良兵  
建立起适应并促进产业发展的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如何与产业发展对接。本文运用系统工程学的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职业教育——产业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建立解释模型,全面揭示了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之间的互动关系,探明了两个体系实现对接的三个接口,即就业结构、产业规模和技术结构,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路径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蓝洁  
产业竞争力的来源与本质决定了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方式包括产业形态、组织和结构的创新。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及职业性的核心属性,使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竞争力互动的联结点。但技能人才合理扩散的困境和技术服务嵌入的障碍使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竞争力陷入反向互动的尴尬,应通过专业结构合理设置及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来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竞争力的良性互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岳爱臣  李怀伦  唐洪森  
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布局而生,为产业良序发展培养与持续输送应用型人才。产业发展则需要大批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力资源,保障产业布局区域形成强势聚集力,形成产业区域结构竞争力,直至打造国际商品品牌。泉州信息工程学院锁定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等闽南地区优势产业布局,努力构建与区域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紧密结合的学科专业体系,深度融合地方产业与行业的客观需求,期以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布局发展合理契合度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建国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作为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式的产业学院,不仅是职业院校转型发展的破局点,也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着力点。然而,高职构建现代产业学院面临功能定位不准、内部运行混乱、缺乏监督评价机制等问题。面对时代变革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机遇期,高职应加快构建以制度化、实体化为目标,以网式合作、主动供给为途径,以竞争性、激励性为手段的现代产业学院,实现产教双向适应。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慰慈  杨文祥  王秀亮  
本文以现代产业观为主线,探讨了图书馆的产业属性、图书馆事业组织结构优化、图书馆改革等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作者认为 ,教育具有“产业”属性 ,但教育不是“产业”,应按教育规律办教育。笼统地提“教育是产业”不科学 ,极易使人产生误解 ,有害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