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4)
2023(6204)
2022(5003)
2021(4847)
2020(3739)
2019(8249)
2018(8174)
2017(14913)
2016(9031)
2015(10254)
2014(10109)
2013(9540)
2012(8793)
2011(8312)
2010(8582)
2009(7647)
2008(7496)
2007(7222)
2006(6577)
2005(5833)
作者
(23503)
(20323)
(19918)
(19039)
(12411)
(9767)
(8783)
(7841)
(7799)
(7206)
(6997)
(6682)
(6373)
(6329)
(6253)
(6144)
(5902)
(5901)
(5854)
(5619)
(5426)
(5189)
(5036)
(4844)
(4794)
(4692)
(4643)
(4358)
(4137)
(4073)
学科
(44586)
(32630)
经济(32601)
农业(29727)
(28668)
管理(14467)
业经(13670)
中国(13153)
农业经济(10183)
教育(9024)
(8919)
农村(8914)
(8684)
(8515)
企业(8515)
理论(8395)
(8335)
地方(7906)
发展(7608)
(7574)
(7199)
劳动(7195)
方法(7064)
土地(7010)
(6793)
教学(6665)
(6603)
收入(6500)
农业劳动(6315)
人口(6267)
机构
学院(126312)
大学(116408)
(47283)
经济(46138)
研究(43248)
(42826)
管理(41157)
理学(34932)
理学院(34572)
管理学(33912)
管理学院(33695)
农业(32156)
中国(31698)
科学(25923)
业大(25191)
(24170)
(22580)
(22090)
(21495)
师范(21391)
中心(20266)
研究所(20224)
(19724)
农业大学(19471)
职业(18676)
技术(18175)
(17064)
教育(16504)
(16142)
师范大学(15991)
基金
项目(77639)
研究(67316)
科学(60341)
基金(50320)
(42584)
国家(41939)
社会(39627)
社会科(36740)
社会科学(36728)
(35111)
科学基金(34614)
教育(33982)
编号(33280)
(28056)
成果(26770)
基金项目(26558)
(26333)
课题(23870)
(20773)
(19728)
资助(18645)
自然(18386)
(18308)
重点(18001)
自然科(17865)
自然科学(17863)
(17853)
规划(17607)
自然科学基金(17504)
(16991)
期刊
(65057)
经济(65057)
(50778)
研究(37023)
中国(35718)
农业(34330)
教育(31606)
学报(20447)
业经(18096)
科学(17832)
技术(16914)
大学(16744)
学学(15694)
(15197)
职业(13989)
(13652)
农业经济(13537)
(13413)
金融(13413)
农村(13202)
(13202)
管理(10100)
问题(10065)
技术教育(9912)
职业技术(9912)
职业技术教育(9912)
(9285)
农村经济(8779)
世界(8296)
经济问题(8056)
共检索到201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秀珍  朱启臻  
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新型的职业农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不仅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启动后继农民的培养工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农民的培养不仅是教育机构的责任,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制度和政策,包括农业经营的职业准入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农业补贴制度、农村养老制度、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等,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注农业和关注农民,才能形成职业农民培养的社会环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翟炎杰  
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分析职业农民的培养的困境和制约因素,立足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探索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分析得出我国职业农民关键环节是培养和教育,并提出促进我国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应完善涉农配套政策、强化科教兴农战略、培养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职业农民培养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进行探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卓炯  杜彦坤  
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实现农业转型、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国家、社会、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阐述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分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并指出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招生、培养与就业上存在的问题,从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与就业政策上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翟炎杰  
职业农民出现是农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接轨,职业农民的培养要立足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职业农民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和教育,通过采取完善涉农配套政策优化外部环境、构建农业职业化的氛围有序引导农民职业化、强化科教兴农战略加快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夯实职业农民基础和构建开放的职业农民教育体系等路径措施,实现职业农民培养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喜春  丛日杰  张炯  
高等职业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还应注重学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文章首先介绍了通用管理能力的有关概念,指出高职学生培养通用管理能力的意义,对高职学生通用管理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论证,强调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对高职学生成才和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佳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满足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需要。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存在较大问题。从现状出发总结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和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安洪斌  王琴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了解企业生产等全面情况,能以用人单位的思想来培养学生,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可以通过健全制度——将隐性职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基础课的育人功能,设立专门课程为隐性职业素养奠定基础;用企业机制建立职业体验中心,借鉴企业岗位标准,加强考评体系建设;引入企业文化培训,丰富隐性职业素养培训内涵等途径提高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建设  
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任务,以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对于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深入探索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婀娜  吴全全  
以"德国驻华企业用人需求和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为视角,采取个案研究方法,以就职于德国汽车行业的德语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两套问卷和部分访谈,调查其应聘和入职初期阶段的现状。同时,将企业和员工需求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探讨问题的症结所在,特别强调普通高校以及高等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必要性;并尝试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的理念及方法,采用附加方式和一体化方式等形式,通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课程模式、师资培养、校企合作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舒通  
本文阐述了对"工匠精神"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提出的几个重要背景形成一条连贯的发展线。从国家战略需要、经济发展需要、社会价值需要等3个方面总结得出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诉求。从双创人才的培养等5个方面详细描述"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应当关注3个方面内容,指明未来的研究重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杰林  陈笑缘  
职业核心能力是支撑所有能力的基础性能力,具有隐性和非技术性等特征,对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渗透进入显性课程的方式来实现。本文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验证核心能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与显性课程实现有机融合的方法,实现相互促进的良好教学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小荣  
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主渠道,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内容价值优势及立德树人的作用,创新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途径。具体途径是:完善思政课堂内容设计,以理论涵养学生职业精神;完善思政课实践环节,强力培塑学生职业精神;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多维多方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朔  吴霏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通过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来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其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教师需要设计包含完整职业行动这一能力载体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评价要突破传统以测验结果来衡量的做法,着重考察学生能否在一定情境下有目的地、系统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志良  刘燕  孙静华  
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性过程。行业与学校分别作为产品的"买方"与"卖方",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共同的利益需求。鉴于此,论文以行业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行业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扮演着"能力标准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人才培养过程的督导者、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检验者、深度校企合作的推动者、职业院校的相关服务者"等五大角色,并从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能力评价机制的建设四个方面探讨行业将怎样参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学生毕业走向职业岗位的零对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琴  
职业院校名师培养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师培养对于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辐射带动师资群体快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将从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出发,对职业院校名师及其标准、社会责任进行探索,并进而深入探讨职业院校名师的可行的培养途径,期望能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供一点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