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82)
- 2023(4013)
- 2022(3356)
- 2021(3585)
- 2020(2875)
- 2019(6572)
- 2018(6595)
- 2017(10213)
- 2016(7542)
- 2015(9111)
- 2014(9692)
- 2013(8284)
- 2012(8029)
- 2011(7486)
- 2010(8066)
- 2009(6859)
- 2008(6990)
- 2007(6792)
- 2006(6233)
- 2005(5869)
- 学科
- 教育(20826)
- 济(15833)
- 经济(15806)
- 管理(14722)
- 中国(13151)
- 理论(11405)
- 业(10824)
- 教学(9700)
- 企(9648)
- 企业(9648)
- 学(8207)
- 方法(5837)
- 学法(5475)
- 教学法(5475)
- 学校(5428)
- 财(4975)
- 技术(4788)
- 学理(4739)
- 学理论(4739)
- 农(4725)
- 发(4543)
- 高等(4529)
- 思想(4486)
- 制(4370)
- 政治(4297)
- 发展(4113)
- 思想政治(4012)
- 政治教育(4012)
- 治教(4012)
- 展(3989)
- 机构
- 学院(100969)
- 大学(99802)
- 研究(36217)
- 教育(31763)
- 范(26707)
- 师范(26592)
- 职业(24442)
- 济(24270)
- 京(24170)
- 管理(23857)
- 经济(23147)
- 技术(22772)
- 科学(22126)
- 师范大学(21626)
- 中国(20668)
- 江(19258)
- 所(19231)
- 理学(18972)
- 理学院(18566)
- 管理学(17796)
- 管理学院(17585)
- 职业技术(17297)
- 研究所(17074)
- 北京(16448)
- 技术学院(16165)
- 州(15501)
- 中心(14891)
- 财(14714)
- 院(12411)
- 农(12167)
- 基金
- 项目(52247)
- 研究(49668)
- 科学(41411)
- 教育(35443)
- 基金(30418)
- 编号(26246)
- 成果(24979)
- 家(24935)
- 社会(24812)
- 国家(24433)
- 省(24097)
- 课题(23380)
- 社会科(22851)
- 社会科学(22841)
- 划(22253)
- 年(21004)
- 科学基金(19402)
- 规划(15921)
- 项目编号(14838)
- 度(14790)
- 基金项目(14456)
- 性(14223)
- 重点(14115)
- 研究成果(13702)
- 部(13371)
- 资助(13044)
- 年度(12933)
- 阶(12841)
- 段(12809)
- 阶段(12770)
共检索到173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红玲 刘晶晶
职业伦理是人们在社会职业劳动中所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是人作为职业人所应具备的精神修为。职业伦理从外在而言体现为一种职业道德规范,从内在而言体现为一种职业情操。职业伦理文化缘起于学徒制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三大源流,其文化精髓集中体现为一种职业信仰观、职业价值观、职业意义观和职业道德观。职业伦理是职业领域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质素。高职教育中渗透职业伦理的意义在于:有助于为未来培养合格职业人;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实践中,职业伦理在高职
关键词:
职业伦理 高职教育 灵性教育 渗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向阳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过于强调纯技术特色和唯职业的教育观念,使得学生缺乏对技术进行多元性的思考。作者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对技术伦理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论述实施技术伦理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必要性,并对高职院校如何实施技术伦理教育提出若干思考。
关键词:
技术伦理 技术伦理教育 高职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赵苏皖
高职院校教师面临学生质量良莠不齐、社会对其价值认识不到位与高职在教育中应扮演的角色不相吻合的状况,大量高职教师产生了职业声望、职业价值、职业定位的角色困境,本文在剖析高职教师职业伦理的过程中,致力于为解决高职教师职业伦理的角色困境而努力。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认为"职业伦理"是从事相同职业的人共同达成的观念、感情和利益上的共识,形成集体主义的道德情感。我国学者认为,教师职业伦理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它是教师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社会、学校、他人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关键词:
高职教师 职业伦理 师生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本陆
教育伦理特性即在教育历史发展历程中共同存在的体现教育本性的道义假设和伦理精神。考察教育的历史和现实 ,可以发现 ,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是人类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道德基石。文化共享和文化私有、文化独占相对立 ,强调把文化财富传递和传播给他人 ,让大家共同享有文化进步的成果。它的一般要求是 :努力丰富文化共享的资源 ,扩大文化共享的人群。育人成才体现着教育的基本宗旨 ,强调对人发展的关爱和对人成长的促进。在现代社会 ,它的基本要求是 :发展人的主体性 ,提升教育公平的水平 ,从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教育伦理 文化共享 全面发展 道德标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玲
根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的调查,毕业生职业韧性不足、职业忠诚度不高已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产生与高职职业伦理教育缺乏存在一定关联,加强职业伦理教育因此成为高职教育革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高校院校职业伦理教育的发展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国外、港台高校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职业伦理教育体系,大陆高职职业伦理教育尚处于摸索与论证阶段,要想能有效应对高职院校当前的现实焦虑,它必须在目标、方式、内容和高职特色上进行理性推敲。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伦理教育 研究 综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焦晨东 黄巨臣
从技术与教育两个向度进行审视可以发现,伦理风险关乎职业教育在数字时代下的生存与发展,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议题。风险社会视角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源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彰显于技术与人文的交汇与融合,最终经由人对教育和技术的理性反思而生成。具体而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存在以价值取向冲突为表征的伦理目标失衡、以人机界限模糊为表征的伦理主体失调、以道德责任推诿为表征的伦理规范失控和以技术工具主义宰制为表征的伦理行为失序等样态。立足于伦理风险的生成,基于共同利益整合不同目标、基于职能定位协调不同主体、基于诚信修养约束伦理规范、基于科学评价进行行为引导是规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伦理风险的现实选择,从而使数字化转型服务于职业教育,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风险社会 伦理风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亮 李煜
文章解读图书馆员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指出职业道德是职业伦理得以实施的主观前提,职业伦理是职业道德得以实现的保证,职业精神是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升华。分析图书馆员职业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伦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思想保障、读者自由获取信息权利的保障、图书馆法制建设的必要补充。提出加强馆员职业伦理建设要推进馆长职业化、馆员专业化和坚持图书馆工作的中立性。
关键词:
图书馆员 职业伦理 职业道德 职业精神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田佳
调节人与人关系的手段可依强弱程度被划分为: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各类组织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不仅承载着规范教育行为、维护教育秩序的作用,也在其实行过程中逐步改造着受教育者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教育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主要有:教育法律法规在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的内涵与普遍伦理、教育伦理及教育规律相一致的问题。解决上述冲突的基本思路是:在法律、伦理、教育之间寻求平衡点,即在保证法律权威性基础上尽可能遵循一般伦理原则和教育规律。
关键词:
教育法律法规 伦理 教育规律 冲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庆文 缪启军
实践教学是高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在高职实践教学中开展职业道德渗透教育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高职教师可充分利用校内综合实践与校外顶岗实习环节开展职业道德渗透教育实践并形成相应的实践范式。
关键词:
高职实践教学 职业道德教育 渗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糜海波
教育公正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包含了社会成员的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平等、差别平等以及教育补偿原则等方面的要求。实现教育公正,既是教育者行为的伦理准则,也是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国家和政府之伦理责任。
关键词:
教育伦理 教育公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工具理性职业教育目的带来伦理的困惑:工具化导致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意蕴丧失,理性化致使职业教育目的的人本价值虚无。现代教育目的不能放弃人的幸福之终极追求,追求职业幸福感是现代职业教育目的的应有之义。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诉求最终将体现于职业教育的课程,将职业的文化价值认同作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目的前提条件,对职业活动效能的理解和信念置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职业活动的环境体验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斌 姜朋 钱小军
职业伦理课程该如何教的问题可以细化为几个子问题: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该目标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采用何种教学工具?如何给学生定位?如何界定教师的角色?由于职业伦理教育关乎学生的精神养成和品格塑造,单纯的知识传授方法无法发挥作用,而案例教学在呵护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推动其熟悉了解行业、职业等背景信息,容纳开放性讨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职业伦理教育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职业伦理课程 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苏娜
责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责任教育的伦理基础看,当前责任教育主要以信念伦理为主导,导致了责任行动的普遍欠缺。欲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扩展责任教育的伦理基础,以责任伦理弥补信念伦理不足,使得青少年行为既出于责任又符合责任。加强责任伦理教育是未来青少年责任教育改进的重要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育者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责任水平,从而使其产生履行责任的内驱力;指导学生在持续练习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增进承担责任的行为;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日常社会生活情境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蒲蕊
教育行政是一种追求伦理价值的活动,伦理精神必然贯穿于教育行政管理活动的始终。教育行政中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追求公平公正、坚持民主原则以及重视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即以维护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以追求公平公正为价值取向,以民主原则作为价值判断。教育行政是一个权力与责任对等的领域,教育行政伦理精神体现为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能的同时应具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追求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需要重视制度的重要作用,重视教育行政人员的道德意识的培养与个人修养的提升。
关键词:
教育行政 伦理精神 公共利益 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