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9)
- 2023(8529)
- 2022(7083)
- 2021(6727)
- 2020(5370)
- 2019(11738)
- 2018(11649)
- 2017(19996)
- 2016(12178)
- 2015(13666)
- 2014(13410)
- 2013(11970)
- 2012(10916)
- 2011(10170)
- 2010(10574)
- 2009(9637)
- 2008(9237)
- 2007(8406)
- 2006(7438)
- 2005(6876)
- 学科
- 济(38199)
- 经济(38171)
- 管理(27971)
- 教育(22867)
- 业(22410)
- 企(18777)
- 企业(18777)
- 中国(17380)
- 理论(13548)
- 方法(12217)
- 学(12053)
- 地方(11166)
- 教学(10702)
- 农(10196)
- 数学(9588)
- 数学方法(9418)
- 财(8834)
- 业经(8585)
- 发(7263)
- 地方经济(7216)
- 农业(6808)
- 和(6504)
- 制(6449)
- 技术(6389)
- 研究(6285)
- 环境(6277)
- 学法(6126)
- 教学法(6126)
- 发展(6001)
- 贸(5912)
- 机构
- 大学(158789)
- 学院(158433)
- 研究(56432)
- 济(50668)
- 经济(49182)
- 管理(48001)
- 理学(40617)
- 理学院(39948)
- 管理学(38965)
- 管理学院(38627)
- 京(35283)
- 范(35033)
- 中国(34875)
- 师范(34827)
- 科学(34656)
- 教育(34220)
- 所(28331)
- 师范大学(28128)
- 江(26389)
- 研究所(25713)
- 财(25031)
- 技术(24072)
- 中心(23731)
- 职业(23185)
- 北京(22882)
- 州(21373)
- 农(20878)
- 院(20585)
- 业大(19705)
- 财经(19691)
- 基金
- 项目(100203)
- 研究(83794)
- 科学(79850)
- 基金(66201)
- 家(56673)
- 国家(55982)
- 社会(49086)
- 教育(48384)
- 科学基金(47075)
- 社会科(46105)
- 社会科学(46097)
- 省(43093)
- 编号(38483)
- 划(37880)
- 基金项目(33681)
- 成果(33628)
- 课题(31074)
- 自然(27463)
- 年(27118)
- 自然科(26781)
- 自然科学(26774)
- 自然科学基金(26224)
- 资助(26050)
- 重点(25053)
- 发(23953)
- 规划(23601)
- 部(23020)
- 项目编号(22605)
- 性(21790)
- 创(21420)
共检索到249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淑云
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价值观教育,不可忽视对友善精神的培育。友善精神的培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基本要求,是塑造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客观需要,是决定人们成长、成才、成功的关键因素。职业价值观教育视域下友善精神培育的途径有:传播正能量,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正确的舆论宣传与引导;以思政课为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多渠道开展以友善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进行自我养成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小波 陈婷
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培育起着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高职学生正确价值观培育视域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有:优化物质文化环境,营造正确价值观形成的现实空间;优化精神文化环境,营造正确价值观形成的精神空间;优化制度文化环境,增强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正确价值观培育 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晓虹 李轶璇 孙大永
正确认识、理解友善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和逻辑发展,使其在当代社会发挥应有的独特价值。友善价值观包括与人为善、谦虚礼让、和睦相处的态度;推己及人、助人为乐、济人于难的品格;宽而不纵、见义勇为、立己达人的责任。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对善行义举的保护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蓉蓉 蒋家胜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既带来了新机遇,又带来了新挑战。为此,教育者一方面要树立新媒体阵地意识,抢占新媒体舆论高地,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势,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引导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主渠道认知平台和主阵地实践平台的建设,创新网下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秀芳
网络环境下,社会思潮的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对高职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应构建社会、学校和媒体"三位一体"模式培育核心价值观:社会加大网络法规管理力度,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递核心价值观理念;媒体搭建网络媒体新平台,抢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领地。这样才能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网络媒体的力量发扬光大,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路才 李怀珍 张金耀
借鉴受众理论的研究成果,文章提出应把握高职生群体的特点,创新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与方法;关注高职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开展培育活动;发挥社团精神正确导向作用,规避非主流意识的影响;创建网络互动平台,突出高职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参与程度;正视高职生利益诉求,满足其精神发展合理需要,推进培育工作,提高培育实效性。
关键词:
受众理论 高职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海锋
法治思想几经嬗变而成为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国家治理法治化已是世界共识,世界法治化也成为潮流。此时的中国,既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又着力培育法治价值观。培育法治价值观的意义已超越内政而惠及外交,有助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概言之,培育法治价值观能讲好中国维护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乐于合作共赢的故事。
关键词:
世界法治化 法治 价值观 中国故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金莹
在21世纪的世界文化争辉里,中国文化鹤立鸡群。大国文化悲壮了曾经的中国人,也树立了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是无条件的,任何中国人都有资格在文明的国度里高举文化自信旗帜。教育承载着树立高度文化自信的统一任务。不论在何种教育阶段都需要将文化自信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在中职教育中,文化自信对思政教育来说尤为重要。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关键时期,内心十分脆弱敏感,加上学业成绩不理想,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中职思政教育具有心理健康指导作用,其中,增强中职学生文化自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内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晓玲
就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教育模式而言上,尽管学界与业界已基本达成"素质本位"的共识,但在如何提升学生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问题上,高职院校尚存理论和方法上的争议与困惑。职业素质包含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后者作为职业素质的关键,其根源在价值观。高职职业素质教育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方能找准方向。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只有融入学生职业素质培育中,才能找到其在高职教育中的落脚点,实现其人本主义的关怀。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彦超
近年来由于学生受教育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接受学习教育的途径越来越多,学生的学历也在大幅度提升,培养了更多的高职学生,然而学生的升学率得到提高的同时,就业率却未能呈正比例增长,依旧有很多高职学生存在着就业难的现象,其实这与高职学生是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息息相关,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在思政教育的背景下,学生能否树立长远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对国家而言,也影响着国家经济的有效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淑云
教育价值观彰显人的价值理想追求,对引领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在充分认知"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丰富内涵的基础上,从职业教育的现代性、教育意义和人性论层面对职业教育价值观进行问题反思,进而阐明当前职业价值观中"人文—科学"、"精英—大众"、"伦理—经济"三种论域的嬗变历程。据此,高职院校应从打造网络实践平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拓展教育微载体三个方面积极构建职业教育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工匠精神作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应有之意,其价值主张包括建设技能型社会、推动技术创新、塑造新劳动观、促进全面发展。基于当前传统教育模式限制了工匠精神养成理念、技术创新变革分割了工匠精神养成场景、现代生产发展打破了工匠精神养成路径等现实矛盾,文章围绕改革培养模式、优化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价值嵌入、完善制度建设来构建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行动框架。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学 蔡卫星
在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受到利益至上等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导致精神状态不佳,缺乏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甚至心态失衡,人生价值观扭曲等。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引入教育生态学理论,探索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其关键环节包括充分发挥教学生态系统的各个元素与环节的育人功能,丰富教育载体,建立多元化的育人格局,并完善相关考核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玉红
价值观的形成,与许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要素对培育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提出了遵循心理规律,增强价值观教育实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心理学 职业院校 价值观 培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秀兰
本研究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探讨了人们的教育价值观、选择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的意愿,以及教育价值观对选择教育类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人们普遍重视教育的价值,并且重视教育的内在价值胜过其外在工具价值;人们更愿意选择普通教育而非职业教育;人们越重视教育,就越倾向于选择普通教育,而且受教育水平在教育价值需求与教育类型选择意愿间起调节作用,受教育水平越高,两者的关系越强。职业教育实现从等级分层到等位分类的跨越,既要提升教育质量,也要彰显功能特色与价值,还要加大宣传以引导人们基于教育价值需求的理性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