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951)
2022(858)
2021(826)
2019(1521)
2018(1568)
2017(2726)
2016(1569)
2015(1800)
2014(1840)
2013(1789)
2012(1795)
2011(1817)
2010(1951)
2009(2038)
2008(2047)
2007(2097)
2006(1922)
2005(1849)
2004(1854)
2003(2019)
作者
(6011)
(5042)
(4867)
(4826)
(3222)
(2448)
(2230)
(1940)
(1903)
(1895)
(1748)
(1744)
(1732)
(1689)
(1568)
(1496)
(1474)
(1445)
(1381)
(1378)
(1318)
(1286)
(1280)
(1238)
(1168)
(1144)
(1127)
(1066)
(1065)
(1020)
学科
(6972)
经济(6965)
管理(4759)
(4243)
(4069)
企业(4069)
(3318)
理论(3062)
方法(2290)
教育(2266)
中国(2019)
业经(2006)
(1892)
(1825)
(1768)
(1720)
(1438)
金融(1436)
(1365)
(1339)
银行(1337)
(1327)
(1323)
(1286)
教学(1230)
数学(1178)
数学方法(1120)
图书(1103)
经济理论(1098)
农业(1088)
机构
大学(33096)
学院(30944)
研究(10588)
(9789)
经济(9529)
管理(8662)
中国(7763)
(7475)
科学(7349)
理学(6739)
理学院(6588)
(6373)
管理学(6348)
师范(6335)
管理学院(6280)
(6234)
(5924)
(5436)
研究所(5290)
师范大学(5155)
北京(4844)
财经(4754)
(4610)
(4598)
中心(4442)
(4277)
(4161)
教育(4141)
业大(3953)
农业(3555)
基金
项目(15809)
科学(12024)
研究(11788)
基金(11100)
(9864)
国家(9740)
科学基金(7814)
社会(6935)
社会科(6503)
社会科学(6499)
教育(5897)
(5862)
基金项目(5566)
(5407)
成果(5387)
编号(4909)
自然(4864)
自然科(4757)
自然科学(4757)
自然科学基金(4669)
资助(4466)
重点(3810)
课题(3717)
(3496)
(3171)
项目编号(3139)
(3116)
大学(3099)
(3027)
教育部(3017)
期刊
(14325)
经济(14325)
研究(11879)
学报(7718)
中国(6688)
教育(6306)
大学(5938)
(5895)
科学(5824)
学学(5409)
(4715)
管理(3979)
财经(3903)
(3384)
图书(3270)
农业(3012)
技术(2752)
书馆(2638)
图书馆(2638)
(2530)
(2408)
金融(2408)
问题(2174)
(1767)
经济研究(1748)
业大(1744)
社会(1719)
业经(1711)
(1696)
论坛(1696)
共检索到51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许结  
在先秦诸子中,老庄思想最为超脱,且以"大象无形""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的言说表现出非图像的特点。然观其论道摹像,以语言图像建构拟人化的形象系谱,却非其他文本所及。老庄不仅用"大象"喻示"道"由无象到实像,还通过诸如"赤子""兀者"等形象系谱来图绘道体,并以玄鉴与目击道存的方式将语言的"声学图像"转向视觉的"光学图像",从而使老庄的语言图像具有了极强的可观性与鉴赏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涛  谢志鹏  
当前,理论界对拟人化营销的关注正逐渐升温。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拟人化营销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拟人化和拟人化营销的概念、拟人化的构成维度、拟人化的营销效应,以及拟人化效应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侯勇军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桥箱公司差壳加工分部把新成立的曼差壳生产线看成一个人,按照对人的要求来打造一条健康的生产线。一个健康的生产线,跟一个健康的人一样,应该是心智健全、骨骼强健、四肢发达、有严格的行为准则并穿戴得体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峰  陈志婷  
在市场消费者选择日趋多样化的时代,企业必须不断创造新营销方式,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情感依恋。本文以"拟人化沟通"为切入点,通过两个实验分析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和产品类型对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影响,发现拟人化沟通与消费者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对品牌产生品牌依恋;产品类型对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无论是否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对于享乐型产品都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对于实用型产品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时,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国庆  陈凤超  连漪  
品牌拟人化通过对特定品牌注入人的特质、动机、主观意图、行为和情感,进一步延伸发展消费者与品牌的特殊关系。品牌拟人化作为一种品牌营销策略,对品牌建设与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梳理品牌拟人化概念内涵、内在机理及消费者行为影响结果相关文献发现,目前有关品牌拟人化内在机理的研究主要从认知动机和图示匹配两大视角展开,其中前者更充分地将品牌视作完整的人,后者侧重非人载体所呈现出的外显特征与消费者内在特定类别图示的一致性,但二者的实质均在于探讨人们为何以及何时倾向于对包括品牌在内的非人载体进行拟人。一旦消费者把品牌视作一个完整的人,必然会将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征引入人与品牌的互动过程,进而导致品牌拟人化结果高度依赖于人的特征、人与拟人化品牌关系的特征、情境特征三者间的交互,使品牌拟人化影响结果呈现出正反两面的"双刃"效应,使企业对品牌拟人实践持有更加审慎的态度。目前,品牌拟人化研究正处于从有限拟人向完整拟人,从关心结果到注重与消费者特质交互,从单一角色到多个角色并行过渡的阶段,未来可基于跨文化情境、角色差异、关系类型的不同侧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靖雅   王良燕  
拟人化策略在营销活动中已成为一种热门选择。然而,对于拟人化策略对品牌地位的消极影响,以往文献少有探究。聚焦拟人化策略对品牌地位的影响,通过4项实验室实验和1项田野实验,本研究发现品牌拟人化会降低消费者感知到的品牌地位,从而对品牌造成消极影响(实验1和5),该效应是由心理距离进行中介的(实验2)。此外,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可以调节该主效应。具体而言,这种效应发生在感知经济流动性较高(实验3)和对地位需求较高(实验4)的消费者中,对于感知经济流动性较低和地位需求较低的消费者,该效应消失。本研究创新性地探索了品牌拟人化如何消极影响品牌地位,为企业制定更加个性化的营销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翔  
本文基于意义迁移理论构建了代言人类型对说服效果的影响模型,并运用两个情景实验检验了拟人化广告代言人的营销效果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真人代言人(vs.拟人化代言人)的说服效果更高;类社会互动在代言人类型对说服效果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拟人化水平(高vs.低)在代言人类型对类社会互动影响中发挥显著调节作用。鉴于此,本文从提升拟人化代言人的应用水平、社会互动水平以及根据拟人化水平需求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国庆  陈凤超  连漪  
品牌拟人化通过对特定品牌注入人的特质、动机、主观意图、行为和情感,进一步延伸发展消费者与品牌的特殊关系。品牌拟人化作为一种品牌营销策略,对品牌建设与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梳理品牌拟人化概念内涵、内在机理及消费者行为影响结果相关文献发现,目前有关品牌拟人化内在机理的研究主要从认知动机和图示匹配两大视角展开,其中前者更充分地将品牌视作完整的人,后者侧重非人载体所呈现出的外显特征与消费者内在特定类别图示的一致性,但二者的实质均在于探讨人们为何以及何时倾向于对包括品牌在内的非人载体进行拟人。一旦消费者把品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尊礼  余明阳  
社会排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对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还较为有限。文章通过实验研究,探讨社会排斥对拟人化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社会排斥感的被试更倾向于购买或选择拟人化产品;而对产品的类社会特征感知在社会排斥与拟人化产品购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书俊  
在新零售背景下,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消费体验,品牌方也根据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发展自己的品牌传播策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品牌方可以采用拟人化策略来使产品具有人的特质,从而提高营销效果。本文基于新零售背景,研究拟人化策略对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影响作用,并探讨品牌认同的中介作用与温暖诉求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采用印象型拟人化策略与交互型拟人化策略均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企业采用拟人化策略能够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并进一步提升消费意愿;当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温暖诉求,拟人化策略对消费意愿的影响作用更显著。本文丰富了拟人化策略、品牌认同与温暖诉求的理论文献,为品牌营销策略制定提供有效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飞  沙振权  
基于心理距离和成人玩兴的视角研究了品牌拟人化与消费者温暖和能力认知的关系。通过对福建三所高校学生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1)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的温暖和能力认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距离分别在品牌拟人化与温暖和能力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成人玩兴在品牌拟人化对温暖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而在品牌拟人化对能力的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这些研究结论为企业品牌拟人化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研  王珊珊  刘建新  
拟人化营销是企业赋予品牌个性、增加消费者喜爱度和提高营销沟通效率的有效途径,而产品拟人化信息不仅会出现在企业的产品设计或营销沟通中,还会出现在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中。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口碑中产品拟人化出现的前因与后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相比于与他人谈论产品,人们在发帖时对产品进行拟人化的倾向更高;自我—他人关注度在口碑形式(谈论vs.发帖)与产品拟人化倾向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在发帖口碑中,自我提升动机会增加产品拟人化倾向,但该效应并不会在谈论口碑中出现。此外,当口碑分享者与受众的人际亲密度较低时,相比于包含推荐信息的口碑,包含拟人化描述的口碑对受众的影响更积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企业应当鼓励消费者在网络平台分享拟人化口碑,利用拟人化口碑在真实性感知方面的优势,产生积极的口碑说服效果,从而实现更好的销售业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飞  沙振权  
基于心理距离和成人玩兴的视角研究了品牌拟人化与消费者温暖和能力认知的关系。通过对福建三所高校学生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1)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的温暖和能力认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距离分别在品牌拟人化与温暖和能力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成人玩兴在品牌拟人化对温暖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而在品牌拟人化对能力的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这些研究结论为企业品牌拟人化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青  
随着互联网环境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线上拟人化沟通来进一步深化品牌的拟人化过程,让消费者把品牌当作同类—"人",而不是一个商业组织去看待。品牌拟人化作为新兴的营销课题,较少有学者从消费者感知风险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一个基本问题,不同的消费者类型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对于风险的感知?本文从自我控制视角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二手数据的搜集和一组实验,发现自我控制水平高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能降低其感知风险,而自我控制水平低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会提高其感知风险。不同自我控制水平的消费者对拟人化品牌的风险感知存在差异,希望给通过品牌拟人化提升品牌价值的企业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冯文琪  
SoLoMo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多种渠道精心设计其品牌和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拟人化的倾向,并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文章选取了M&M'S巧克力、飞人乔丹、海尔和肯德基四个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实证研究了品牌拟人化对品牌权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牌拟人化对品牌权益(IMC→BAW/BAS;INC→BAW/BAS/BPQ/BL)和社会临场感(IMC/INC→SP)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临场感对品牌权益四个维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临场感只在品牌拟人化的交互型线索对感知质量和品牌忠诚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品牌拟人化的两个维度对品牌权益各维度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等结论,对于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