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360)
2022(1261)
2021(1182)
2020(1052)
2019(2240)
2018(2127)
2017(4057)
2016(2425)
2015(2502)
2014(2568)
2013(2577)
2012(2395)
2011(2386)
2010(2581)
2009(2671)
2008(2720)
2007(2689)
2006(2565)
2005(2311)
2004(2169)
作者
(8054)
(6903)
(6588)
(6318)
(4370)
(3440)
(2897)
(2517)
(2517)
(2510)
(2492)
(2470)
(2320)
(2271)
(2257)
(2002)
(1993)
(1980)
(1974)
(1889)
(1763)
(1732)
(1638)
(1631)
(1628)
(1562)
(1544)
(1512)
(1454)
(1391)
学科
(10351)
经济(10344)
管理(5844)
(4768)
理论(4289)
方法(4006)
(3886)
企业(3886)
(3248)
业经(3063)
(2968)
农业(2444)
经济理论(2440)
教育(2277)
地方(2208)
中国(2143)
(1799)
(1787)
(1747)
(1745)
旅游(1723)
(1610)
数学(1598)
数学方法(1568)
(1555)
贸易(1554)
(1480)
(1440)
(1415)
农业经济(1401)
机构
学院(43685)
大学(42852)
研究(14184)
管理(13143)
(12389)
经济(12026)
理学(10435)
科学(10304)
理学院(10241)
(10058)
师范(9989)
管理学(9983)
管理学院(9881)
中国(9729)
(9388)
(9360)
(9301)
旅游(9255)
师范大学(8098)
(7653)
(7647)
(7591)
研究所(6897)
(6579)
(6301)
(6258)
北京(6093)
财经(6067)
中心(5744)
(5273)
基金
项目(23046)
科学(17505)
研究(16918)
基金(15725)
(13876)
国家(13714)
科学基金(11111)
社会(10791)
社会科(10187)
社会科学(10181)
(10052)
基金项目(8700)
(8045)
教育(7798)
资助(7085)
自然(6779)
编号(6604)
自然科(6553)
自然科学(6552)
自然科学基金(6444)
成果(6013)
(5779)
重点(5222)
课题(5219)
(4712)
(4552)
(4507)
旅游(4443)
发展(4380)
规划(4340)
期刊
(19947)
经济(19947)
研究(13295)
学报(8617)
科学(7522)
中国(6471)
(6397)
(6256)
旅游(6256)
(6256)
大学(6162)
(6058)
教育(6043)
学学(5695)
(5678)
学刊(5032)
旅游学(5027)
游学(5027)
农业(4436)
管理(4152)
财经(4090)
业经(3631)
(3585)
问题(3081)
(2905)
图书(2756)
技术(2329)
(2300)
金融(2300)
书馆(2241)
共检索到66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纯  
导游是旅游业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旅行社组团的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活动主要是通过导游的沟通来实现的,导游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社会主义旅游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导游的工作。 由于导游工作的特殊性,使他们经常处于复杂而活跃的环境之中。他们不仅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旅游情境,还要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打交道。日本人称导游为“无名大使”,英国人称导游是“祖国的一面镜子”,由此可以看出各国对导游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翻译导游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敬安  
本文针对北京英文导游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翻译课程的价值,提出应该按照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决定教学方法。文章还强调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作者所采取的方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祖利军  
翻译教学主要是一种实践活动,该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要旨。长期以来,中国的翻译教学围绕着技法传授这一核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翻译教学给我们带来的硕果,如各个学科最前沿理论的译介、世界名著的翻译或重译以及各门类外国书籍的译本。这一切不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源泉,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迪雯  
为对外传播中华民族特色文化,近年来,我国旅游业逐渐向文化旅游方向发展,因此,对于旅游文本的翻译必须贴合实际,且满足外国游客对中华文化的了解需求。文章通过访谈、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南岳特色旅游文本的翻译现状作出调查,对南岳特色旅游文本翻译的现存问题作出分析,然后提出了目的论视角下,遵循目的论三大原则对文本进行翻译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南岳旅游文本翻译的质量,促进南岳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雪琳  熊雪英  管华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将会接待大量来自西方各国的游客,会极大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旅游景点解说词、公共标语的翻译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中西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部文化冲突,因此给生态旅游翻译带来障碍和困难。在生态旅游翻译中运用跨文化意识,使宣传推广向高层次发展,有助于营造旅游业良好的语言环境,开发有巨大市场影响和市场效益的生态旅游品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略昌  周永模  
电影融科技和艺术为一体,电影片名翻译介于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之间。翻译时需要首先认清电影片名的这一杂合性,进而在准确传递影片内容的基础上,使译名满足标题应有的各项功能。从词义来看,2008年法国多维尔电影节获奖影片The Visitor译为"不速之客",侧重意想不到的出现或不请自来,是个瞬间性的动作,而"过客"则强调短暂出现继而迅速消失,指的是一过程,侧重的是结果。"不速之客"和"过客"不同的译名体现了译者在创造性叛逆中不同的翻译选择。"不速之客"琅琅上口,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不过比较而言,"过客"的译名更能传达The Visitor的主题思想,且简洁含蓄,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更好地起到了广告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晋  
翻译作为一门学科,其作用和意义已不言而喻。翻译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关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翻译本身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文化因素、宗教因素、政治因素等等,译者自身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也至关重大。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译者自身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琳  
在旅游产业国际化的进程中,能够决定旅游生产潜力、形成旅游差异化优势的关键点就是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资源翻译能够使中国旅游文化为外国游客所领悟,诱发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文化、人文或自然景观等产生强烈兴趣,激发其旅游消费的欲望。本文认为在旅游资源的翻译过程中,应坚持"易接受性"和"内容优于形式"两个原则。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阮红波  
商标是商品的标志,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判断,甚至最终左右他们的购买行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商标也随之全球化和国际化,可以说,商标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情况。本文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玉琼  
本文认为,旅游具有强大的社会教育功能,是一种户外教育方式。导游是旅游产品和游客的联系纽带,其教育智慧有着十分重要的旅游价值,缺乏教育智慧便会给旅游业带来诸多问题。同时,培养导游的教育智慧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宝明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占喜  
文学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进行语言选择来阐释源发语文化的过程,这种选择发生在目的语语言任何一个层面上,它包括语言形式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之所以能够对目的语语言作出恰当的选择,是因为目的语与源发语同样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点。翻译中的语境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使用目的语语言阐释源语文化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境会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在顺应的过程中,译者必须使自己的翻译行为及思维运作顺应于源发语与目的语双方的认知环境,只有这样,他的译文选择才能确保不同文化之间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玉  
德国功能派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文章以目的论为依据,探讨了国际广告口号翻译的原则与策略,提出广告口号的翻译应遵循目的性原则,即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以促进销售为根本目的。在翻译中译者应顺应目的语读者心理需求,尊重目的语文化及语言规范,采用省译、变通、套译等多种翻译方法,锤炼经典口号,使译文不仅音美、形美、而且与原文神似;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创造性翻译手段,对目的语读者投其所好,使广告效应最大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立新  
严复认为,“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是翻译之前提和基础,“达”是翻译之目的,“雅”是翻译之语体选择。在这一百多年时间里,对“信、达、雅”的阐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其评判也是毁誉参半,莫衷一是。同时,在翻译实践中严复并没有严格遵守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这主要源于其西学救亡的翻译动机和当时官僚士大夫对西学的排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小植  
周作人曾翻译介绍过许多日本诗歌,他调动了现代口语丰富的表现功能,有力地传达出了日本小诗的神韵。周作人翻译日本诗歌的用意是希望中国的诗歌能借鉴日本诗歌的精华,希望中国的新诗坛能够摆脱创作的困境。遗憾的是,这种含蓄而意境悠远的诗歌却始终没能在中国诗坛上出现。日本诗歌给予中国诗坛的影响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