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5)
- 2023(6374)
- 2022(4975)
- 2021(4987)
- 2020(3748)
- 2019(8489)
- 2018(8478)
- 2017(14276)
- 2016(9130)
- 2015(10096)
- 2014(10242)
- 2013(9501)
- 2012(8867)
- 2011(8503)
- 2010(9022)
- 2009(8160)
- 2008(8025)
- 2007(7785)
- 2006(7338)
- 2005(6696)
- 学科
- 农(47753)
- 济(32380)
- 经济(32350)
- 农业(31938)
- 业(27228)
- 教育(20187)
- 中国(15278)
- 业经(14858)
- 管理(12505)
- 农业经济(12243)
- 发(11542)
- 发展(10576)
- 展(10452)
- 村(9339)
- 农村(9321)
- 理论(8332)
- 学(8061)
- 地方(7938)
- 制(7851)
- 劳(7212)
- 劳动(7207)
- 建设(7146)
- 土地(7136)
- 策(7082)
- 企(6952)
- 企业(6952)
- 收入(6692)
- 方法(6594)
- 及其(6564)
- 教学(6456)
- 机构
- 学院(124912)
- 大学(124456)
- 研究(46832)
- 济(44790)
- 经济(43634)
- 农(41316)
- 管理(39314)
- 理学(33411)
- 理学院(32946)
- 管理学(32324)
- 管理学院(32047)
- 中国(30787)
- 农业(30691)
- 教育(30201)
- 范(29746)
- 师范(29676)
- 京(27672)
- 科学(26740)
- 师范大学(23745)
- 业大(23605)
- 所(23546)
- 江(22441)
- 中心(21348)
- 研究所(21043)
- 财(19030)
- 农业大学(18734)
- 北京(17986)
- 州(17315)
- 职业(15989)
- 技术(15511)
共检索到210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军
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出一些经验和看法。
关键词:
农村学校 美术教育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钟朝芳
本文以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为例,提出农村职业美术教育肩负着培养初中级美术技工人才、民间艺术职业人才和区域特色产业人才的重任,是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阻碍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中的一些不利因素,本文认为,必须提升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战略地位,找准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调整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健全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与培训体系,才能为农民提供新的致富本领,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寻找出路,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启鹏
农村学校教育的"离农"及"向农"导向是困扰其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实际上两者是可以结合的。在新农村建设、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文化建设方面,"离农"或者"向农"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当前的农村学校教育应摆脱非此即彼的争论,重新审视农村学校教育的定位和发展。
关键词:
农村学校教育 离农 向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毛树庆
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近几年由于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强调和对美育的重视,使得中国的学校美术教育目前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给未来的发展以良好的开端。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的中学美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毛树庆
学校美术学科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除了传授美术基础知识技能外,还要在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审美境界,开发学生潜能,陶冶情操,完善学生的意志、品格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更明确指出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联系我国国情,审视我们的教育现状,我们发现美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的薄弱环节:思想上的不重视、师资缺乏、经费不足等,都严重制约了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如何加快农村美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不仅是农村更是中国美术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娇
开展社区美术教育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审美能力和生活品质,护和发展社区民俗文化。开展社区美术教育要坚持课堂性与开放性相结合,根据社区居民美术认知程度设置课程内容,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更多注重兴趣培养,注重动手活动。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社区美术教育资源,努力营造社区美术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建立社区教育实体为主、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美术教育运行机制,按照居民的不同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活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何世恩
1引言孟万金教授在接受《中国教育报》"办一所幸福的学校"专访中指出"幸福人生是幸福中国的基石。只有人人幸福,才能实现国家幸福。""创建幸福中国,基础在幸福人生,关键靠教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幸福教育"亦已成为实现鄞州区"高位提升,惠及全民"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苏静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降低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但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办学质量是否高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教育能否为经济服务,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办学不仅要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要着力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这对充分而合理地使用教育领域的每一份人力、物力和财力,节约教育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发挥最大的效益,用以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农村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趋势,建设新农村是农村发展的终极目标。但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地区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低的地区的农村学校布局,就地城镇化的农村与迁移城镇化的农村的学校布局应该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径。新农村建设的学校布局必须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程度相协调,使高效益和高质量与教育公平相结合,通过提高乡村教师质量、收入和教学水平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先佐
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如何使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对中西部6省(自治区)38个县市177个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调查,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并就如何保证偏远地区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李颖
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与县城、地市、省会城市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调查比较发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农村小学部分年级的教学质量未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城乡初中教学质量的差距较为严重,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合格率等都明显地低于城市和县城学校。造成城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师资队伍之间的差异,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够,素质不高,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较少、专业支持不够等。应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农村学校 义务教育 教学质量 教师素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清扬
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并提高其利用效率。而布局调整能否达到这一目的、重点放在哪些方面、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本文结合对6省(自治区)调研所获得的大量一手资料,就此话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教育资源 合理配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玉友 曾文婧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村小学和初中先后达到学校数量的峰值,但到2012年,小学减少了85%,初中减少了90%。过度的农村中小学撤并导致大量农村学校急剧消失,引发农村社会的多层面社会问题。从社区层面看,农村社区与学校疏离感增加,社区居民交流频率降低,文化正向引导功能减弱;从家庭层面看,现实的家庭完整性受到影响,晚辈主导文化的反哺影响式微,家长关爱需要难以得到满足;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家庭认知不良,参与学校社会活动的机会减少,新学校适应融入困难。分析农村学校撤并后这些层面所承受的社会代价,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撤并带来的负面影响,扩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
学校撤并 乡村社会 社会代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春桃
在"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突出的问题以及美术教育改革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本文结合农村实际,论述了美术教育如何服务"三农",并初步提出具有农村特色、符合农村实际的中国农村美术教育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服务“三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樊涛 曲铁华
清末民国时期,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但未能实现以农村学校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目的,反而在继承了以往农村学校教育"去农化"传统的同时,在农村社会环境和现代学制的共同影响下,加剧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失。"去农化"效应是农村教育传统、农村学校布局、现代学制下教学集中化与学校层级化要求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和弱化"去农化"效应及其形成机制,有助于农村学校真正价值的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