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1)
- 2023(9407)
- 2022(7782)
- 2021(7604)
- 2020(6544)
- 2019(15331)
- 2018(15684)
- 2017(31149)
- 2016(16566)
- 2015(18764)
- 2014(18899)
- 2013(18579)
- 2012(17043)
- 2011(15536)
- 2010(16606)
- 2009(16277)
- 2008(15367)
- 2007(13610)
- 2006(12726)
- 2005(11889)
- 学科
- 济(64914)
- 经济(64829)
- 管理(45656)
- 业(44400)
- 企(37667)
- 企业(37667)
- 方法(29224)
- 融(29149)
- 金融(29147)
- 银(27820)
- 银行(27810)
- 中国(27306)
- 行(26974)
- 数学(26099)
- 数学方法(25541)
- 制(21631)
- 财(20415)
- 农(17206)
- 业经(15279)
- 体(13865)
- 理论(13080)
- 贸(12849)
- 贸易(12833)
- 易(12575)
- 务(12054)
- 财务(11995)
- 财务管理(11959)
- 地方(11826)
- 体制(11803)
- 中国金融(11453)
- 机构
- 大学(236316)
- 学院(233811)
- 济(98363)
- 经济(96118)
- 管理(86187)
- 研究(77951)
- 理学(71869)
- 理学院(71114)
- 中国(69778)
- 管理学(69763)
- 管理学院(69308)
- 财(53657)
- 京(50667)
- 科学(42272)
- 财经(40694)
- 所(39353)
- 中心(37075)
- 经(36708)
- 江(35935)
- 研究所(34715)
- 北京(33591)
- 范(32319)
- 师范(32096)
- 经济学(31063)
- 农(30903)
- 财经大学(30183)
- 州(29835)
- 经济学院(27852)
- 业大(27669)
- 院(27386)
- 基金
- 项目(136004)
- 科学(106220)
- 研究(105632)
- 基金(96911)
- 家(81963)
- 国家(81226)
- 科学基金(69054)
- 社会(65877)
- 社会科(62548)
- 社会科学(62527)
- 省(52063)
- 教育(50844)
- 基金项目(49430)
- 编号(44918)
- 划(44344)
- 资助(41747)
- 自然(41649)
- 自然科(40676)
- 自然科学(40667)
- 自然科学基金(39928)
- 成果(39851)
- 课题(31671)
- 部(31557)
- 重点(30768)
- 发(29085)
- 创(28300)
- 项目编号(28166)
- 性(28124)
- 教育部(27852)
- 国家社会(26649)
- 期刊
- 济(113299)
- 经济(113299)
- 研究(82129)
- 中国(50350)
- 融(43448)
- 金融(43448)
- 财(41811)
- 管理(34603)
- 教育(33877)
- 学报(30112)
- 农(29013)
- 科学(27701)
- 大学(24715)
- 学学(22404)
- 财经(21737)
- 技术(21165)
- 农业(18666)
- 经(18601)
- 经济研究(18573)
- 业经(17240)
- 问题(15069)
- 理论(13757)
- 贸(13396)
- 国际(12875)
- 统计(12625)
- 实践(12357)
- 践(12357)
- 图书(11666)
- 技术经济(11153)
- 策(10968)
共检索到381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绵茂 欧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前行,尤其是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金融监管举足轻重。本文通过对2007年由美国引起的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导致美国通过立法对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机制的变革,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变革对我国金融业发展及其监管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
金融监管模式 目标导向 金融风险 启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仁杰
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也让各国重新审视自身的金融监管制度,强化金融监管成为了各国的普遍共识。中国金融业虽然未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但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对中国目前的分业监管和监管联席会议的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存在功能性监管缺失、监管联席会议不具备决策职能和执行决策的能力、割裂金融监管与金融调控关系等问题。故本文提出:明确法律法规的授权,组建一个有明确法律权限、有实体组织的协调机构,以完善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制度。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监管 监管联席会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传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的运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2007年3月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动荡,诱发了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环境趋于恶劣,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银行业能否抵抗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需要更深层次的慎思和积极应对。因此,我国需要从中吸取教训,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弥补监管"缝隙",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
美国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监管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光
2008年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表现之一是金融监管体制呈现出由独立机构向政府参与的变革趋势。独立机构监管模式源于行政机构独立的理念,有利于在专业判断基础上做出监管决策、保证金融政策连续性以实现长期监管目标。金融危机反映出金融监管机构"集体失败"、市场"自我调节"失灵、"监管俘虏"现象和"公众关注"等问题。世界主要国家注重政府参与机制表现为深化政府参与程度、拓宽政府参与范围、监管权力多样化及机构整合。该机制面对的风险包括择机决策、公众反对意见及游说影响等,但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增进社会福祉,提高决策效率,因此应予提倡。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独立机构 政府参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以"次贷危机"引发的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促使美国政府推出了一个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新法案对美国原来"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监管重叠、监管真空、监管低效、监管疏漏并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缺陷进行了反思。同时,对金融监管的理念、目标、模式和规则等进行了新的设计。想借此对美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本文以最近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对美国的这次金融监管法案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启示 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王元
一、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与创新健全的金融体系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迄今为止的金融体系,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和以资本市场为主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忠福 李自如
拉美经济三巨头之一的阿根廷金融局势一直动荡不已,股市持续低迷,外资纷纷抽逃,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和债务困境,政治危机此起彼伏。阿根廷这次金融动荡与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的情况不同。在前几次危机中,国际金融炒家兴风作浪,大量游资外流引发金融市场强烈恐慌,“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使一些国家原本脆弱的金融体系几乎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而阿根廷经济从4年前开始出现衰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光宇
本文通过分析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逻辑和理念特征,揭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认为我国应从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继续坚持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体制改革,优化金融创新活动监管,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纳入金融监管范畴等方面入手,进行金融监管改革,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刘圣
宏观审慎监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金融系统整体性风险的监管;二是利用监管政策或其他非利率政策工具应对由资产价格行为造成的问题2007~2009年的危机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各发达经济体均经历了经济上、政治上的严峻考验。所幸的是,政策制定者成功吸取了经济大萧条中的部分经验教训,实际表现明显优于市场预期。通过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巴塞尔委员会扩容,各国央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监管者制定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将从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宏观审慎监管以及"大而不倒"问题(TBTF)三个方面,介绍金融监管改革的进展情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波
金融监管体制应当以市场为基准不断变革与完善。以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为标志的美国金融市场改革极大地推进了机构和产品的双重市场转型,但相应建立的功能性监管体制却产生了自觉性和自生性的监管滞后。次贷危机促使美国检讨现行监管体制,于2008年3月底出台《现代化金融监管架构蓝皮书》,计划通过三个阶段的变革最终建立基于目标的最优化监管架构。我国正处于综合化市场转型期,在当前主要是明确市场稳定性监管主体,并强化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燕
本文认为"次贷危机"的发生,同美国疏于金融监管有直接的关系。"次贷危机"的发生由房贷银行放贷、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包装加工、信用评级公司评级、对冲基金"炒作"四步构成,在这四个环节中都暴露出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监管真空、监管部门疏忽、监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我国要积极汲取美国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改善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并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以期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田中景 牟晓伟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中国金融监管带来了若干启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其直接原因是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以及金融衍生品的滥用,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金融有效监管的缺失。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金融监管模式滞后于金融业发展、监管缺乏整体性、"多头"监管造成监管重叠和盲区、监管机构过多难以协调和配合等诸多问题。从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中可以透视出当前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仍然存在许多不够完善之处,为此必须加快建立切实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调整监管制度,鼓励金融创新;建立健全金融法律体系;全力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监管人才;丰富金融监管方式,朝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改进,这样才能达到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启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霞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去已6年有余,然而各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仍在进行中。通过比较分析各国在危机后进行的监管体制改革发现:金融监管职能不断强化,进入全面监管、系统监管、国际协作监管阶段;金融监管目标的针对性增强,强调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金融监管原则更加丰富全面,强化依法监管以及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统一的原则;金融监管模式与金融结构相匹配是金融监管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也为我国未来金融监管改革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监管职能 监管目标 监管模式 比较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党宇峰
金融监管的缺失是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全球反思金融监管的后危机时代,欧美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了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和措施。文章在分析本轮监管改革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英国、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探求未来全球金融监管的改革趋势,这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达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带来国际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同时,也催生了相关机构对现行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理念的深刻反思。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继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最新动向,对深化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现行监管体系的缺陷1.存在明显的监管真空和盲区。1999年《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