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2)
2023(7792)
2022(6670)
2021(6219)
2020(5124)
2019(11558)
2018(11407)
2017(22710)
2016(12482)
2015(13979)
2014(14224)
2013(13837)
2012(13020)
2011(12091)
2010(12512)
2009(12214)
2008(12218)
2007(11198)
2006(10202)
2005(9640)
作者
(34689)
(28889)
(28656)
(27689)
(18745)
(13727)
(13199)
(11010)
(10810)
(10788)
(9966)
(9587)
(9551)
(9471)
(9354)
(8933)
(8578)
(8561)
(8503)
(8244)
(7554)
(7001)
(6937)
(6685)
(6606)
(6547)
(6534)
(6482)
(5727)
(5630)
学科
(46973)
经济(46891)
管理(43377)
(38085)
(32927)
企业(32927)
(17421)
方法(17160)
(16356)
数学(14229)
数学方法(14014)
(14007)
中国(13430)
业经(11995)
(11053)
贸易(11047)
(10841)
(10722)
(10688)
(10567)
银行(10562)
(10130)
(9978)
财务(9946)
财务管理(9920)
(9919)
金融(9916)
企业财务(9406)
体制(9021)
(9007)
机构
大学(186234)
学院(184344)
(80323)
经济(78530)
管理(68460)
研究(63283)
理学(56922)
理学院(56339)
管理学(55602)
管理学院(55216)
中国(50472)
(44693)
(38594)
财经(33350)
科学(32958)
(31390)
(30227)
(30000)
中心(28587)
研究所(27344)
(25503)
经济学(25464)
师范(25368)
北京(24935)
财经大学(24429)
(23711)
(23351)
经济学院(22681)
(22252)
业大(20575)
基金
项目(108282)
科学(86542)
研究(86142)
基金(79045)
(66025)
国家(65417)
科学基金(56635)
社会(55970)
社会科(53096)
社会科学(53086)
(40763)
教育(40578)
基金项目(39885)
编号(35844)
(34698)
自然(33212)
资助(32980)
成果(32838)
自然科(32413)
自然科学(32404)
自然科学基金(31853)
(27160)
(25849)
课题(25812)
重点(24340)
(23952)
教育部(23114)
国家社会(22998)
(22859)
(22517)
期刊
(97465)
经济(97465)
研究(66554)
中国(39790)
(36337)
管理(28066)
(26395)
金融(26395)
教育(25372)
(22781)
学报(22309)
科学(21607)
大学(18611)
财经(18295)
学学(16943)
(15713)
技术(15283)
经济研究(15115)
农业(14641)
业经(14487)
问题(12607)
(12062)
国际(11134)
世界(9647)
理论(9526)
现代(8945)
(8747)
论坛(8747)
实践(8392)
(8392)
共检索到301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振勇  
美国经济在整个 90年代乃至进入 2 0 0 0年后步入低通胀率、低失业率和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并存的良性发展轨道。特别是在 1999年 ,GDP增长高达 4% ,通胀率 2 2 % ,失业率降到 30年来的最低点4 1%。美国经济的持续扩张 ,除得益于其联邦预算平衡、高科技信息产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外 ,主要归功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 ,剖析美国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 ,无疑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芳  
一、西方利率传导机制的经典理论模型(一)凯恩斯模式凯恩斯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界的经典理论。凯恩斯的逻辑思路是:实际产量的增加与否取决于有效需求即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由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灵活偏好三大心理因素所决定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在边际消费倾向因消费增长赶不上收入增长而递减从而消费需求不足时,投资需求必然成为弥补总供给与总需求缺口的关键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朝晖  
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组成细分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从分析公开市场操作目标的"宣布效应"、资产证券化、居民融资渠道的变化、金融合并等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讨论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变化,希望能给我国金融阶层以启迪。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芳  
成立于1913年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ederal Reserve System,Fed)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在其正式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并没有赋予它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美联储的两项基本职能,即为经济活动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和信用,以及实施银行监管。换言之,保证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健康是美联储的双重最终目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肃  李婷婷  
本文从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并没有发挥其应有效用的情况入手,指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是灵敏有效的。继而分析了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存在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诸种障碍。最后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次兰  
近年来我国由于货币政策传导出现阻滞,导致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佳。本文先简要介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然后通过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信用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占主导地位的结论。最后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霞珍  
货币政策传导不畅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途径以及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几个因素,并对中国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苑治亭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苑治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金融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货币化、信用化和市场化的进程。而这一切,必须有适合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和有效的传导、调控机制作保障,否则,...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铁梅  王金明  
目前 ,我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 ,只有少数的定量分析文章也多为静态分析。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建立了动态的季度变参数模型 ,对 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在不同时点的动态影响进行测算 ,从而描述了我国IS -LM曲线的动态特征 ,进而得出了近两年来通货紧缩时期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结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颖  
本文选取2002-2009年月度数据,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存在梗阻和时滞。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并存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卫国  徐家杰  邵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厦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而利率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最重要的传导机制;对利率的行政管制严重制约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破坏了利率机制内在的平衡机制,导致利率结构失衡,无法形成合理的利率体系;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改革利率行政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烨东  陈勇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行使中最为关键的工具之一,是否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能够有效地传导信息,实现宏观调控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率与投资和储蓄之间是否正相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率和投资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投资,但是加息与储蓄之间则几乎没有相关性。要想利用利息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进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国峰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导师尚福林教授研究生孙国峰本论文致力于探讨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中的传导过程和内在机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完善货币政策基本理论,也为中国现实情况的研究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导论。首先区分了两个层次的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畅会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直接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主要由运行基础、市场组织结构基础、政策配套基础等方面构成。畅通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传导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