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0)
2023(2712)
2022(2110)
2021(2077)
2020(1677)
2019(3763)
2018(3593)
2017(6782)
2016(3719)
2015(4152)
2014(4123)
2013(4041)
2012(3820)
2011(3653)
2010(3849)
2009(3900)
2008(4019)
2007(3866)
2006(3581)
2005(3321)
作者
(11020)
(9298)
(9110)
(8824)
(5993)
(4375)
(4277)
(3563)
(3414)
(3251)
(3174)
(3144)
(3074)
(2977)
(2867)
(2840)
(2686)
(2619)
(2607)
(2411)
(2405)
(2295)
(2245)
(2159)
(2142)
(2100)
(2051)
(1917)
(1819)
(1790)
学科
(15664)
经济(15645)
管理(11070)
(10725)
(9783)
企业(9783)
方法(5706)
(5221)
中国(5194)
理论(4695)
(4474)
数学(4146)
数学方法(4082)
(4003)
(3987)
金融(3986)
业经(3981)
(3955)
教育(3694)
(3585)
财务(3577)
财务管理(3569)
企业财务(3471)
(3327)
银行(3326)
(3178)
(3041)
(2792)
农业(2747)
(2613)
机构
大学(65907)
学院(61447)
(24769)
经济(24259)
研究(21867)
管理(19912)
中国(16687)
理学(16117)
理学院(15885)
管理学(15679)
管理学院(15534)
(14145)
(14023)
科学(11948)
(11569)
师范(11511)
(11194)
财经(10815)
研究所(9934)
(9716)
师范大学(9638)
(9508)
北京(9454)
中心(8997)
经济学(8666)
教育(8394)
财经大学(8000)
(7946)
经济学院(7566)
(7138)
基金
项目(33778)
研究(27465)
科学(26735)
基金(24611)
(20611)
国家(20395)
社会(18359)
社会科(17115)
社会科学(17108)
科学基金(17028)
教育(13769)
基金项目(12104)
(11709)
成果(11550)
编号(11240)
(10828)
资助(9700)
自然(8998)
自然科(8764)
自然科学(8763)
自然科学基金(8630)
课题(8233)
(8232)
(7831)
重点(7821)
国家社会(7699)
教育部(7560)
项目编号(7248)
大学(7139)
人文(6999)
期刊
(31437)
经济(31437)
研究(24725)
教育(12457)
(12370)
中国(12088)
学报(10322)
科学(8701)
大学(8579)
管理(8165)
财经(7512)
学学(7498)
(7497)
金融(7497)
(7015)
(6483)
经济研究(4876)
技术(4731)
农业(4554)
问题(4352)
图书(4350)
世界(3933)
(3831)
国际(3751)
(3629)
业经(3562)
书馆(3532)
图书馆(3532)
(3356)
论坛(3356)
共检索到101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世飞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进入了虚拟资本主义阶段。所谓虚拟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义的经济主体从生产物质产品的工业转移到了游离于物质产品生产之外的金融业。美国虚拟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生存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亚洲外汇储备能够稳定地流向美国;二是美国的金融资本能够很畅通地流向储备了大量美元外汇的国家。欧元推出后,亚洲外汇储备开始大规模地流向欧洲,从而动摇了美国虚拟资本主义生存的第一个条件;中国储备了大量美元外汇,但金融市场却没有完全开放,致使美国金融资本不能很畅通地流入中国,从而动摇了美国虚拟资本主义生存的第二个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赵豪杰  陈胜辉  
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剩余价值。资本追求增殖必须以使用价值为载体,在使用价值生产过程中,资本要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排他性地独占,这就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共生走向对立和分离。资本的无限增殖必然带来对自然的剥夺、滥用和破坏,并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逻辑下的生产自身具有反生态性,并由此造成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唯有限制、引导和变革这种生产方式,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正青  徐辉  
学术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导向的知识生产与转化方式,是一种基于专业化理念的大学组织与管理模式,是一个影响大学及其成员身份定位的文化系统。政治上的新自由主义浪潮,经济上的资源依附压力,社会文化中的绩效至上、自由竞争理念,大学自身在全球化时代的组织转型等因素共同促成了学术资本主义的生成。学术资本主义隐含有一系列价值冲突,表现在大学自身的属性定位、学术科研导向及大学治理变革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艺  苏百义  
奥康纳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是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他以总体性目光对生态危机进行了全景式的检省,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理论特质和本质特征。他以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话语体系为逻辑起点,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话语体系的重构;以资本主义生态批判为逻辑主线,开启了对资本主义与生态相抵牾的探究;以生态学社会主义为逻辑旨归,探寻了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路径的构建。他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感受性缺失的指认中、理论和实践的耦合中、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审视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构筑了其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厘清奥康纳的资本主义批判逻辑,探析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理论对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庞德良  李匡哲  
岸田文雄的“新资本主义”政策是在对日本长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进行系统性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其内在的理论渊源、政策框架和运行逻辑。岸田内阁希望通过“新资本主义”政策解决日本经济长期存在的增长停滞和阶级分化等问题。通过对新自由主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正,强化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寻求分配公平基础上的增长,力图通过强化高科技投资增强日本国际竞争力,为日本经济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但是,“新资本主义”政策实际上是新自由主义主体向凯恩斯主义妥协的产物,无法解决日本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不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甚至可能使日本陷入新一轮危机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艺  苏百义  
奥康纳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是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他以总体性目光对生态危机进行了全景式的检省,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理论特质和本质特征。他以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话语体系为逻辑起点,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话语体系的重构;以资本主义生态批判为逻辑主线,开启了对资本主义与生态相抵牾的探究;以生态学社会主义为逻辑旨归,探寻了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路径的构建。他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感受性缺失的指认中、理论和实践的耦合中、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审视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构筑了其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厘清奥康纳的资本主义批判逻辑,探析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理论对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唐宇聪  张应强  
"学术资本主义"概念表明了美国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从政治性协调到市场化协调转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利益偏好。美国学术资本主义的形成,并非是政府削减公共开支导致的被动性适应,而是美国高校在政府干预不断强化的情况下,为寻求自治而主动做出的发展性选择。美国学术资本主义的产生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一是要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将高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二是要加快建设创业型大学,着力活化学术资本,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竹  
决定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仍然是以先进技术为核心的综合经济实力,而非虚拟资本霸权;美国的虚拟资本霸权地位是建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所保持的强大综合经济实力基础上的;正像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削弱,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下降。应正确理解邓小平提出的金融核心论,明确金融不是目的,而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手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石书奇  
虚拟学习是学生主体为了完成特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活动的对象、工具、环境及过程的规定性,选择和利用虚拟技术,将部分学习过程进行虚拟实现的一类学习活动。它的结构是在学生主体活动三体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变体结构,变化突出表现在内外活动双向转化过程的中介环节上。结构中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受技术实现与教学实践两个向度的运行逻辑的影响。虚拟学习在技术实现上遵循"复制现实→增强现实→增强虚拟→虚拟现实"这一逐步虚拟的运行逻辑并衍生出技术替代学习的学习观;在教学实践中则需遵循"简化现实→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这一逐步增强的运行逻辑并衍生出技术增强学习的学习观。有效开展虚拟学习,达成深度学习,需要正确处理技术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双重逻辑的融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江   黄旭  
当代资本主义陷入了系统性危机,表现为由内在关联的、超越一定范围的多领域对抗性矛盾相互交织影响的整体危机。《资本论》中阐述的基本原理对当代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具有显著的逻辑批判张力。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系统性危机的实质是资本逐利本性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终结。资本积累理论阐明了从国内扩张转向国际扩张下系统性危机从可能转向必然的具体机制。资本循环理论刻画了系统性危机在经济领域内部、非经济领域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生成演化路径。在危机中,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的新社会因素不断生成。资产阶级执政党的改良主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平缓了系统性危机的消极冲击,但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被取代的历史规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学军  朱华桂  
通过对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考察发现,从诞生之日起资本主义制度就因其获利本性而不断向自然界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对自然进行各种形式的直接与间接掠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展开,这种掠夺对自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侵害,并使生态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深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姬旭辉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非生产劳动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趋势,其直接原因包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体系的长期衰退,生产部门利润率的下降,以及在新自由主义主导下金融化的蓬勃发展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资本积累过程中价值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非生产劳动的发展成为价值生产与实现矛盾的一种暂时性解决办法,但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脆弱性,为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埋下了伏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敏  李优树  
数字经济虽是客观中性的概念,但只要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就会推动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发生变化。从价值运动视角来看,数字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体现为价值生产领域不稳定性的提升、价值实现领域隐匿性的削弱与价值分配领域不平等性的加剧。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思想表明,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异化为主导的价值运动构成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演变的本质,内在规定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始终表现为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不平等的矛盾对立。伴随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资本主义劳资矛盾将持续转移深化并加剧资本主义阶级冲突。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拥有超越资本逻辑的绝对优势,有助于推动形成和谐的劳资关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光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