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1)
- 2023(2544)
- 2022(1989)
- 2021(2139)
- 2020(1652)
- 2019(3987)
- 2018(4178)
- 2017(5982)
- 2016(4676)
- 2015(5386)
- 2014(5661)
- 2013(4806)
- 2012(4549)
- 2011(4480)
- 2010(4834)
- 2009(4371)
- 2008(4348)
- 2007(4088)
- 2006(3846)
- 2005(3704)
- 学科
- 教育(18883)
- 中国(9603)
- 济(7627)
- 经济(7613)
- 理论(7152)
- 管理(6069)
- 教学(5799)
- 学(5280)
- 业(4326)
- 企(3681)
- 企业(3681)
- 发(3671)
- 发展(3477)
- 思想(3378)
- 革(3369)
- 展(3353)
- 研究(3318)
- 高等(3225)
- 改革(3190)
- 政治(3178)
- 思想政治(2975)
- 政治教育(2975)
- 治教(2975)
- 德育(2953)
- 教育改革(2789)
- 学校(2784)
- 学法(2643)
- 教学法(2643)
- 技术(2560)
- 生(2520)
- 机构
- 大学(66373)
- 学院(58962)
- 教育(27821)
- 研究(25511)
- 范(21473)
- 师范(21445)
- 师范大学(17979)
- 京(16412)
- 济(14700)
- 经济(14075)
- 科学(13798)
- 所(13110)
- 管理(12561)
- 中国(12043)
- 北京(11788)
- 研究所(11737)
- 江(11168)
- 职业(11164)
- 教育学(10882)
- 技术(10153)
- 理学(9720)
- 理学院(9440)
- 中心(9352)
- 管理学(9123)
- 财(9073)
- 管理学院(8956)
- 州(8873)
- 院(8571)
- 教育学院(8053)
- 职业技术(7606)
共检索到109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富兴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美国复兴的品格教育,其基本特征为"社群化",即以社会达至的道德共识作为教育内容,在学校构建道德社群,以作训练学生品格的教育环境,其目的在于解决美国当代青少年存在的极端个人主义等道德问题。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化"具有共识价值的统摄性、整合控制性和人为性等特征。"道德教育社群化"可以理解为传统道德教育的特征,这对于分析我国整体主义道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关键词:
美国 品格教育 道德教育 社群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范伟伟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兴起两种道德教育的新革命:关怀教育与新品格教育运动。这两种道德教育分别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视角和社群主义美德伦理的基础出发,对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内容、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重新诠释了道德教育的内涵,对我国新时期的道德教育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关怀 美德 关怀教育 新品格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禾
品格教育是当代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它的兴起建立在对形式道德教育批判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对"品格"解释的含混、哲学假设论证的不足、人性假设的保守以及灌输与教导方法的粗糙陈旧,导致品格教育在理论上存在诸多局限。
关键词:
美国 品格教育理论 局限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燕 刘艳 林丹华
品格的理论和应用实践研究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品格包括了习惯、特质和美德三种相互依赖又彼此交叠的概念。作为一个多维度的动力发展系统,在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下,积极品格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塑造。积极品格不仅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减少问题行为,提升幸福感,对学业成绩的提升亦有助益。但是对于品格的结构模型及其衍生出的具体测量模型,不同学者仍存在一定的争议。西方国家基于研究基础开展了一系列的品格教育项目,试图通过营造学校环境氛围、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实现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目标。在未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应重视中国文化下儿童青少年品格的内涵、结构的建构,并在完善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开展品格发展轨迹、影响因素及其功能的追踪研究。在实践中则需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品格教育教学体系,尤其要重视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开展的品格教育。
关键词:
品格教育 中国文化 儿童青少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洁
当代品格教育作为美国道德教育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延续至今。此价值教育形式因忽视外在社会因素,未涉及价值冲突与真实情境,错把价值概念作为教育关键,忽视对于价值原则的思考,异化学生行为目的及未关注学生发展性差异等缺陷而受到批判。"发展性品格教育"作为新形态的美国价值教育,对当代品格教育进行完善,重新吸收不同理论精髓,用发展、全面、动态的视角重新建构品格教育,弥补了当代品格教育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新的实践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举 范国睿
理性化是世界性教育改革潮流终极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追求。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理性化品格尚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对"教育改革"的属性和内涵认知不足,对教育改革目的、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的关系认识不当;参与教育改革的主体结构不尽合理;有关教育改革政策文本的诠释存在缺陷;缺乏健全的教育改革监测、评估和终结机制。教育改革理性化品格的培育需要根植于中国社会的生态与时空逻辑;回归于人的培育和发展,合理调节利益诉求,扩大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构建动态、民主、开放的教育改革共同体;形成规范的、生活实践气息浓厚的教育改革政策文本;完善教育改革的评价标准,监测、反馈和终结机制,创生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教育改革范式。
关键词:
教育改革 理性化 品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继宏
教师承担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较高的素质能力,还要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融真善美于一体的教学风格、严谨的治学精神、高超的教育智慧等职业品格。惟其如此,教师才能引领社会潮流,传播和创新优秀文化,担负起培养学生的重任。
关键词:
教师 品格 教学风格 教育智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辛继湘
教学的审美品格表现出追求自由、超越功利、体现和谐、凸显个性、富于创造、充盈情感等特征,是教学的科学品格和伦理品格的升华。在教学中应通过呈现教学的生命之美,让教学过程灵动起来,建立审美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的审美品格得以彰显。
关键词:
教学 审美品格 科学品格 伦理品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道宇
评价品格是教师评价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求真、求善、求美三重向度的内涵:求真层面指向的是将教学评价之事“做好”以有效达成评价目的的科学化品格,主要包括直面成效的求实精神、评价自主的批判精神、包容他见的融通精神、质量至上的工匠精神;求善层面指向的是将教学评价之事“做对”以规范地展开评价活动的伦理化品格,主要包括以评促长的仁爱心、公平待生的公正心、守职担责的责任心和合作协调的共进心;求美层面指向的是将教学评价之事做好做对的意义化品格,主要包括愿景驱动的评价信念、生命内化的评价使命与个性彰显的评价风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耶鲁大学是世界著名大学,其发展道路独具特色:在保守中创新,在稳定中发展。耶鲁大学在培养目标上,坚持高起点,高定位,培养领袖人才;在教育上,坚持自由教育,坚持教学优先,本科学院第一;在管理上,坚持教授治校,大学内部分权,校友参与;在制度建设上,坚持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在发展战略上,坚持优质第一,规模控制,累进变革。耶鲁大学文化品格的核心是保守。有了大学的保守,才使得大学创新型人才辈出,创新成果不穷。认识大学的保守文化,才会按规律办学,才会对大学的变革抱以合理的期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航
西方品格教育的各种理论或主张之间存在明显分歧。在目标定位、模式选择、策略运用等方面,不同的非广义品格教育论者的主张不同。对于私德与公德、习惯与理性、直接教学与间接教育等范畴,非广义品格教育论者与广义品格教育论者也各有侧重。从“好生活”出发,基于实践理性、教育实效等视角进行的整合尝试,有利于品格教育付诸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俊三
教育研究是一种成人的研究,一种事理的研究,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对伦理、事理和道理的追问,促进了教育学崇高学术品格的形成。教育研究具有深厚的学科底蕴,明确的理论导向,自觉的学术追求,它的理想境界主要体现在固本归元、兼容并包、出神入化的学术追求之中。教育研究要勇敢迎接新的挑战,抓住新的机遇,介入新的场域, 既建设学科,又化解学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学术生命。只有这样,教育研究才会发展,教育学才会得到新生和永恒。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教育学 学术品格 学术精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艳侠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高等教育应当针对个体"综合运用"阶段的特征和即将直面社会的现实,给予个体相契的教育,彰显其独特的在智识和德性上的"成人"品格:"成人"于原理性知识的学习之中,"成人"于同他人共在的世界之中;以此为基,生长出人之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
“成人” 智识 德性 原理性知识 他向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力力
"教育的目的在于品格的形成",是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的一句名言。它穿越了一个多世纪的风尘,无论对何种教育而言,其真理的光辉都显得更加灿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坤 谢笑天 吕杰杰
科学化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精神价值和终结追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科学化品格不明显,主要体现在对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内涵和本质认识不足,对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目的及关系认识不当,参与的主体结构不合理,缺乏健全的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评估机制。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科学化品格的生成,需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诉求,扩大改革参与主体的范围,构建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质量评估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混合所有制 科学品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