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6)
2023(3434)
2022(2964)
2021(2792)
2020(2573)
2019(5662)
2018(5777)
2017(10744)
2016(6169)
2015(6749)
2014(6753)
2013(6582)
2012(6173)
2011(5515)
2010(5862)
2009(5465)
2008(5546)
2007(5425)
2006(4846)
2005(4433)
作者
(16898)
(13968)
(13765)
(13158)
(8764)
(6591)
(6362)
(5334)
(5323)
(5171)
(4765)
(4658)
(4552)
(4464)
(4408)
(4272)
(4123)
(4029)
(4022)
(3948)
(3513)
(3436)
(3435)
(3230)
(3198)
(3165)
(3133)
(3113)
(2862)
(2709)
学科
管理(20930)
(19287)
(18065)
企业(18065)
(17516)
经济(17486)
(10231)
(8083)
(7617)
财务(7606)
财务管理(7585)
企业财务(7302)
(7254)
银行(7244)
(6949)
(6736)
金融(6734)
中国(6117)
方法(6049)
(5346)
业经(5156)
理论(5016)
体制(4683)
(4567)
(4545)
数学(4273)
数学方法(4195)
(3912)
贸易(3910)
教育(3906)
机构
大学(84830)
学院(83026)
(30427)
经济(29565)
管理(28497)
研究(28200)
中国(24015)
理学(22655)
理学院(22388)
管理学(22085)
管理学院(21915)
(19347)
(18260)
科学(15895)
(14832)
财经(14292)
(14061)
中心(13457)
研究所(13002)
(12847)
(12824)
师范(12765)
北京(12059)
(11793)
(11589)
财经大学(10502)
师范大学(10287)
业大(9932)
(9723)
(9513)
基金
项目(47485)
研究(37905)
科学(36359)
基金(32639)
(27927)
国家(27641)
科学基金(22882)
社会(22687)
社会科(21452)
社会科学(21442)
(18533)
教育(18269)
基金项目(16757)
编号(16695)
(16292)
成果(16044)
自然(13402)
资助(13193)
自然科(13076)
自然科学(13068)
自然科学基金(12829)
课题(12082)
重点(11065)
项目编号(11046)
(10886)
(10880)
(9974)
(9802)
(9792)
(9520)
期刊
(38162)
经济(38162)
研究(29898)
中国(19677)
(18050)
教育(15017)
(13819)
金融(13819)
学报(13289)
(11158)
管理(11052)
科学(10285)
大学(10229)
学学(9160)
财经(8284)
农业(7282)
(7095)
技术(6642)
图书(5739)
经济研究(5309)
财会(5135)
业经(5008)
国际(4975)
问题(4952)
(4776)
会计(4658)
(4514)
理论(4451)
书馆(4373)
图书馆(4373)
共检索到141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燕  陈陌阡  
相对于场内融资融券,参与主体众多、交易分散且模式多元的场外配资给监管提出了特殊的挑战。如何在金融分业监管的格局下有效控制场外配资的系统性风险,美国既往80余年的美联储-SEC合作模式可资借鉴。以U规则为核心的场外配资监管规则体系从"场外出借人"、"贷款行为"、"以购买或持有保证金股票为借款目的"、"以保证金股票作为直接或间接担保"四个维度框定监管边界,采取行为监管而非准入监管的策略,针对各类场外配资交易施加统一且适度的杠杆率限制以及信息披露要求,并以"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理念挫败各类规避行为。区别于监管措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燕  陈陌阡  
相对于场内融资融券,参与主体众多、交易分散且模式多元的场外配资给监管提出了特殊的挑战。如何在金融分业监管的格局下有效控制场外配资的系统性风险,美国既往80余年的美联储-SEC合作模式可资借鉴。以U规则为核心的场外配资监管规则体系从"场外出借人"、"贷款行为"、"以购买或持有保证金股票为借款目的"、"以保证金股票作为直接或间接担保"四个维度框定监管边界,采取行为监管而非准入监管的策略,针对各类场外配资交易施加统一且适度的杠杆率限制以及信息披露要求,并以"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理念挫败各类规避行为。区别于监管措施的相对柔性,美国对于违法场外配资的主体课以严厉的法律责任。这一套完整的规则建构堪为我国当前修改《证券法》、将场外配资纳入正式法律框架的一个参考模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金喜  
2015年下半年以来,场外配资借助相关技术系统与互联网形成在线股票配资这一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并推动了股票市场短时期内的暴涨暴跌。最终,为防范股票市场风险扩散到金融体系以及实体经济,监管层对场外配资进行了强力清理。但是随着2016年下半年股票市场复苏而卷土重来的场外配资则再次警醒监管层与市场,风险并未远离。本文试图从场外配资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网络系统、技术系统的联系等角度探讨场外配资的风险,然后提出场外配资的规范与监管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金喜  
2015年下半年以来,场外配资借助相关技术系统与互联网形成在线股票配资这一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并推动了股票市场短时期内的暴涨暴跌。最终,为防范股票市场风险扩散到金融体系以及实体经济,监管层对场外配资进行了强力清理。但是随着2016年下半年股票市场复苏而卷土重来的场外配资则再次警醒监管层与市场,风险并未远离。本文试图从场外配资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网络系统、技术系统的联系等角度探讨场外配资的风险,然后提出场外配资的规范与监管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岳  
一国如何在国内层面实施国际金融软法一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难题。为缓和乃至消除场外衍生品市场中的交易对手违约风险,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主张引入中央对手清算机制,并通过"新国际金融架构"在全球推行。面对国际方案,中国采取了相对温和的"域内适用"实施模式,而美国则采取了更具攻击性的"域外适用"实施模式。然而,两种实施模式均存在导致监管制度趋于僵化的可能性。不仅如此,这两种实施模式具有将金融风险向中央对手聚集的效应,如果监管不当,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考虑到当前新国际金融架构下的监管国际化、标准化和形式趋同,远非构建全球金融治理的理想方式,为防止监管僵化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各国监管者在实施国际...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友刚  王永超  
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审计署和保监会先后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标志着立足我国实际、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然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取决于监管部门对企业监管的有效性以及企业内部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小川  
次贷危机后,欧盟高度重视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规则重建:一方面积极落实国际承诺并推动制定相关国际标准,另一方面及时完善自身规则,如制定《欧洲市场基础设施条例》和修改《金融工具市场指令》。这两部法规主要涉及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中央对手方、交易数据库、风险管理以及交易平台等内容。在落实和执行国际和经济体自身规则方面,欧盟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这既有欧盟自身市场发展的问题,也与国际标准更新快、跨境监管问题复杂等因素有关。本文介绍分析了欧盟场外衍生品监管规则的法律渊源、制度发展和落实情况,指出其未来亟待完善的内容;同时也指出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可以借鉴的内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敏  
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监管优劣势各异,但现代金融监管趋势是原则导向监管。原则导向监管的核心在于构建对话关系,顺利实施该监管的优势明显。美国在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制度设计上已经凸显原则导向的优势,可资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文革  林婧  
我国实施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有其广泛的现实需求,然而由于国际软法实施有别于国际硬法,具有实施与否的自决性、实施路径与程度的可选性以及对非政府实施主体依赖性的特点,故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根据其特点并结合国情。如今我国立法者开始意识到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实施的必要性,初步探索了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转化的路径与程度,逐步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转化的范围与重点。即便如此,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在我国的实施仍存在诸多困境,例如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实施的重视仍不充分,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实施的行政分工与程序不明,非政府主体未充分发挥对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实施的促进作用。这需要将实施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厘清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转化的行政分工与程序,鼓励非政府主体深度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实施,并积极争取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对于软法实施的援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银伟  
关键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勉坚  郭旭红  
审视中国保险业的市场运行特点、监管工作实际和发展趋势,实施"有效监管"是做好当前保险监管工作的必然选择。有效监管的科学内涵包括以科学发展为目的的依法监管、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创新监管、突出重点的高效率监管等方面。监管创新是实施"有效监管"的前提和保证。要依靠"四个结合"引领发展,提高监管主动性;突出"四个重点"防范风险,提高监管实效性;积极探索非现场监管,提高监管前瞻性。实施"有效监管"需要内外部条件的相互支持与配合,必须进一步完善监管手段、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思新  
金融机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后,如何有效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是银行监管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承袭传统的大一统监管方式还是实行科学分类专业化监管方式,笔者经过近二年基层监管工作实践,提出科学分类、差别监管、动态跟踪、绩效考核、有效监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兆侠  靳建国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端管制不断放松,前端管制的放松为证券市场注入了活力,从而带来了证券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文章以2006年为临界点,从投资者收益、上市公司绩效、投资效率等方面入手,实证分析了股权再融资的监管效果,并由此提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监管的改进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颖  王磊  
银行的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实施质量能否满足监管要求,计提的市场风险监管资本能否充分覆盖市场不利变化导致的损失成为银行、监管机构以及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以信贷业务为主要经营模式,信用风险是风险管理的重点,加之国内金融市场处于发展阶段,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缓慢,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滞后。2000年以后,伴随着国内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提高,市场风险也逐渐受到关注。2005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按照指引要求,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