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4)
2023(6222)
2022(5098)
2021(5194)
2020(3992)
2019(9268)
2018(9456)
2017(14981)
2016(9981)
2015(11360)
2014(11577)
2013(10443)
2012(9994)
2011(9552)
2010(10146)
2009(9062)
2008(9275)
2007(8477)
2006(7812)
2005(7342)
作者
(27570)
(22935)
(22827)
(22015)
(15000)
(11179)
(10568)
(9201)
(8829)
(8691)
(8059)
(8029)
(7828)
(7641)
(7592)
(7233)
(6981)
(6974)
(6913)
(6739)
(6293)
(5820)
(5635)
(5568)
(5532)
(5329)
(5305)
(5071)
(4785)
(4780)
学科
(25355)
经济(25308)
教育(21644)
管理(16776)
中国(14937)
(13604)
(12458)
理论(11859)
(10898)
企业(10898)
教学(9536)
方法(8338)
(7893)
数学(6069)
业经(6006)
地方(5974)
(5948)
(5920)
(5837)
数学方法(5809)
(5284)
研究(5237)
农业(5203)
学法(5107)
教学法(5107)
思想(5074)
发展(5069)
政治(4965)
(4944)
(4725)
机构
大学(142370)
学院(134216)
研究(56309)
(39022)
经济(37681)
教育(36166)
科学(35782)
管理(34794)
中国(34487)
(34423)
师范(34206)
(33882)
(30343)
师范大学(28383)
理学(28318)
研究所(27706)
理学院(27660)
管理学(26649)
管理学院(26342)
(25239)
北京(22792)
中心(22476)
(22321)
(20997)
技术(20833)
(19929)
(19672)
职业(18201)
业大(18191)
农业(17313)
基金
项目(79530)
研究(66436)
科学(61583)
基金(50705)
(44655)
国家(44076)
教育(41195)
社会(36204)
科学基金(34363)
社会科(33565)
社会科学(33555)
(32553)
(30850)
成果(30745)
编号(30332)
课题(26660)
基金项目(24805)
(22721)
重点(20780)
资助(20636)
自然(20005)
自然科(19506)
自然科学(19495)
(19270)
自然科学基金(19130)
规划(18744)
(18347)
(18216)
项目编号(17766)
教育部(16863)
期刊
教育(62218)
研究(55877)
(50152)
经济(50152)
中国(42215)
学报(25667)
科学(21241)
(20502)
大学(20298)
学学(16831)
(16618)
技术(16323)
职业(15560)
农业(13932)
管理(13817)
技术教育(10208)
职业技术(10208)
职业技术教育(10208)
图书(10017)
(9912)
金融(9912)
(9591)
论坛(9591)
财经(9433)
(8278)
(7921)
(7917)
(7812)
书馆(7802)
图书馆(7802)
共检索到230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叶菊艳  
本文以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对"人文主义"内涵的认识为理论基础,建构出美国教师教育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师教育的三种取向。它们分别是"博雅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和"社会重建取向"。文章分别介绍了这三种取向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历史渊源、其背后所持的教师观及具体教师教育主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施晓光  
本文通过考察20世纪美国人文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归纳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帮助人们加深对世界高等教育思想的认识,并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学术取向、专业取向、社会(公正)取向共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三大价值取向。专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教育学科为中心,相信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知识基础的作用,在教育研究和专业评判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立专业教师队伍。学术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通识教育、任教科目为中心,通过教师掌握其知识结构,并把其注入教师教育课程中,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判断力。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是在美国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把教师当做转化型知识分子,赋权增能,以社会重建、改造为中心,实现教育和社会公平。三大价值取向的思想体现出了融合与多元模式的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构成了当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澜  刘艳  林静  
我们所广泛使用的“大学”的概念是从西方引入的,而人文教育理念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历史中则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介绍与分析了人文教育的理念、传统及其目前在美国大学的实践。在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全面改革之时,了解这种以培养全面素养为手段,以帮助学生进行作为个体以及公民的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教育哲学,可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想与经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庆  
文章通过考察西方“人文主义”一词的演变,揭示出“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哲学价值观与教育的密切关系,并从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存在的事实出发,探讨了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民祥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文化观,对其中国弟子影响至深,颇为适合他们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与重建中国文化、启蒙国民性的需要。面对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反传统倾向,以吴宓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坚持走人文主义启蒙之路,将新人文主义思想运用于高等教育实践,对东南学风、清华国学研究院与外文系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展立新  
本文试图通过对 2 0世纪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历史的反思 ,来探索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实现统一的现实可能性及其对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本文的基本思路是 :(1)尽管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存在着对立和冲突 ,但是它们又拥有某些共同的发展因素 ,因此存在着相互统一的现实可能性 ;(2 )在高等教育理论领域 ,独断式的科学主义或人文主义思想交替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3)在实践层面上 ,只有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统一思想的指导下 ,高等教育事业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这一历史经验对于新世纪人类思想发展而言 ,具有积极的宣示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亮  
当代教师伦理研究主要呈现出三种取向:规范取向旨在追求学校道德目的的达成,以教师为道德主体,重在规约教师的教育行为;专业取向旨在遵循专业主义的要求,以教师为专业主体,重在改善教师的专业品质;实践取向旨在寻求对技术主义的超越,以教师为实践主体,重在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这三种研究取向互有短长,相互交错,为建立一种整合的教师伦理研究范式提供了可能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丽红  卢红  
实践取向作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深刻领会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内涵是建设与实施好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前提。结合当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转向,审视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其全新价值与意义在于,转换视角理解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内涵,以具身心理模拟促进理论知识理解,以复杂情境参与发展实践智慧,以具身情知交融培育职业情感,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思颖  马永全  
文章基于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对教师教育领域关注外在标准与关注教师内在主体性之争进行讨论。本届峰会关注教师作为"人"的存在,在内容上通过关注教师作为主体性存在与教师作为社会建构存在两个方面呈现,在研究方法上更多采用质性研究,体现出教师教育研究人文主义取向。人文主义取向教师教育研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在于:教师教育需要首先关注并理解教师作为"人"的存在;教师教育研究应基于一定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脉络,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实现教师教育研究的全球视角与本土情境的融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夏剑  
现代自由教育的实践探索是18世纪以来西方教育史的主要构成,其理论与实践的展开以对自由的不同理解为前提。以自由与社会习俗、自由与理性以及自由与权利三对相关范畴为基点而形成的三种对个人自由及其实现的理解路径,成为现代自由哲学的基本主张。建基于其上的现代自由教育发展史清晰地表现出三种实践思路,即改良或废除学校、发展个人的理性能力以及自由权利观念的培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军  
美国专业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取向、四种流派:基于古典专业主义的教师智识教育思想;基于管理专业主义的行为绩效取向胜任力本位教师教育思想:基于管理主义的人文绩效取向的胜任力本位教师教育思想;基于混合专业主义的反映行动教师教育思想。不同取向和不同流派的专业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对于美国教师职业的知识性、自主性、伦理性、智识性和资格性分别具有不同的影响。虽然专业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对美国教师的专业化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但其积极影响远远不够,甚至也还经常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柏华  
本文采取质的研究方法,从教材目标观、内容观以及教学观三个维度对某小学的六位教师进行了连续四个月的跟踪研究。基于对每个维度的分析与比较,本文将教师的教材观概括为三个类型:相对封闭型,即把教材看作教学的近乎唯一依据,强调教材是应付考试、获得确定知识的基础;中间型,即把教材看作"宗",课外拓展看作"影",认为教材兼具考试与为生活服务等功能;相对开放型,即把教材看作教学的"范例"、"引子",在教学中重视内容的拓展性与生成性以及方法的多样性。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郎琴芳  张哲璐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作为各自民族的文学瑰宝,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在中西方文化研究、历史探索和人文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文章认为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大多是拥有高超神力的神族,其特点显著,性格张扬,追求个性自由;中国神话人物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则以个性的完美和"尚德"为标准。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两个独特且富有魅力的梦幻世界,编织着两种不同却相通的美丽梦幻,表现了丰富永恒、内涵意义略显差异的人文主义思想。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祝刚  徐国兴  林琦  史可媛  
国际教师专业学习受“过程—结果”线性论、理论应用型等“树状思维”的宰制,集中表现为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困境。德勒兹后批判人文主义理论提出的聚集、块茎思维与线喻理论为重构教师专业学习思维与实践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利于打破教师专业学习的二元对立、静止、割裂的思维模式,寻求思维活动的连续性、多元化、异质性。教师专业学习因此面临三方面的视角转变:在本体论层面,教师专业学习被视为一种涉及多种要素的、高度中介的“人类共存主义”活动;教师专业学习活动不仅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生成,具有政治性和情境性特征;规避克分子线的束缚,运用分子线和逃逸线进行教学活动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