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1)
2023(5052)
2022(4296)
2021(3849)
2020(3372)
2019(7412)
2018(7376)
2017(14459)
2016(7994)
2015(8933)
2014(9118)
2013(9130)
2012(8629)
2011(7969)
2010(8762)
2009(9201)
2008(8041)
2007(7420)
2006(6707)
2005(6522)
作者
(23132)
(19410)
(19326)
(18543)
(12389)
(9231)
(8763)
(7370)
(7201)
(7147)
(6809)
(6607)
(6499)
(6411)
(6313)
(5978)
(5702)
(5670)
(5653)
(5346)
(5162)
(4653)
(4625)
(4503)
(4465)
(4448)
(4320)
(4319)
(3874)
(3749)
学科
(31001)
经济(30934)
管理(30628)
(26478)
(23704)
企业(23704)
(12781)
(12748)
方法(11149)
(8823)
数学(8812)
数学方法(8714)
中国(8659)
(8213)
金融(8210)
业经(8074)
(7743)
(7680)
银行(7674)
体制(7617)
(7575)
财务(7552)
财务管理(7532)
(7270)
企业财务(7188)
(6414)
理论(6189)
(5846)
贸易(5841)
(5730)
机构
大学(125566)
学院(122907)
(52724)
经济(51583)
管理(44811)
研究(40588)
理学(37158)
理学院(36775)
管理学(36328)
管理学院(36081)
中国(34494)
(30560)
(26236)
财经(23081)
科学(21433)
(20704)
(20526)
(20106)
中心(18875)
研究所(17478)
经济学(17314)
财经大学(17025)
(16721)
北京(16476)
(16194)
师范(16083)
(15926)
经济学院(15413)
业大(14380)
(14153)
基金
项目(72551)
科学(57996)
研究(56235)
基金(53885)
(45488)
国家(45097)
科学基金(39154)
社会(37627)
社会科(35680)
社会科学(35672)
基金项目(27805)
(27258)
教育(26546)
自然(23222)
(22916)
自然科(22690)
自然科学(22684)
编号(22446)
自然科学基金(22285)
资助(21881)
(20577)
成果(20560)
(17567)
重点(16407)
课题(16149)
国家社会(15877)
教育部(15831)
(15786)
人文(15124)
(15093)
期刊
(64401)
经济(64401)
研究(44311)
中国(27099)
(26606)
(20279)
金融(20279)
管理(18720)
学报(17710)
(16152)
科学(15964)
教育(14921)
大学(14624)
财经(13689)
学学(13561)
(11693)
技术(9727)
农业(9348)
经济研究(9348)
业经(8888)
问题(8633)
(7116)
理论(6652)
国际(6361)
(6075)
财会(5979)
现代(5858)
实践(5843)
(5843)
改革(5764)
共检索到201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顾京  
随着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次贷危机从美国逐渐蔓延至世界其他国家,并从金融领域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本文认为现行的以美元本位制为本质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大了次贷危机的传播范围。本文分析美元本位制的特点,以及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以来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两种循环模式,并且在对第二种循环模式扩展的基础上,揭示次贷危机在美元本位制下如何通过美元这个媒介将危机传导与转嫁给世界其他国家,造成整个世界经济陷入经济衰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滢  郑胤冠  郑炳蔚  
本文通过金德尔伯格的金融危机理论,指出了货币供给和信贷扩张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并通过分析美元本位制下的双重风险,从更深层次指出了当今金融危机频发的真正原因,并通过次贷危机加以详细阐述。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金融危机的短期和长期的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绪彪  
美国的消费曾经是美国和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自美元本位制确立以来,美国消费日益呈现不合理之态势。笔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根源于美国的过度消费,而这种消费的过度又根源于目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本位制。鉴于此,本文的分析逻辑在于,美元本位制造成了美国消费过度,而恰恰就是因为过度消费才最终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飞鸣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和传递,其根本原因则是以美元本位体制和浮动汇率制为核心的全球金融制度安排,或者说是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结果。因此,当前需要约束美元霸权行为,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推动实现国际货币的多元化;完善IMF的治理结构和SDR的机制,使IMF最终充当世界中央银行,SDR成为统一的世界货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纯威  
在美元本位制、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化背景下,美国基于本国需要进行经济调控所导致的利率、汇率变化必然影响到美元需求国的估值效应,当它具有加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作用、并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就会导致这些国家发生货币危机。目前美国的外部失衡已相当严重,一旦它认为这种失衡对其经济增长、就业或估值效应造成了不利冲击时,就可能启用季风型危机传播手段。我国目前正面临着这种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辉  
文章指出,美元本位制的内在缺陷是导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尽管如此,但在可见的未来中,这种货币本位制度仍将延续。美联储超常规货币操作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带动美国经济走出衰退,但其潜在的通胀风险也在积聚。在这种不稳定的国际经济金融大环境中,我国一方面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另一方面应对金融对外开放继续保持审慎的态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俊久  姜默竹  
本文分析了东亚美元本位制的实质,界定其内涵、外延及演进逻辑。以此为基础,揭示美国在东亚美元本位制中的货币权力,并选取日本和中国作为分析样本。最后考察了东亚主要经济体所做的"去美元化"努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杨丽莹  
美元本位制作为中美贸易—资金双循环机制的基础,印证了中美经济关系是"贸易国家"和"金融国家"之间的非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美元本位制对中美贸易失衡和金融失衡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明,中美经济关系中存在非对称的"金融恐怖平衡"。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元和美元本位制的地位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更加巩固;美元本位制仍将继续。中国必须在现行的政策框架下降低对美元本位制的依赖。为此,应加快完成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向内外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加快金融转型的进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刘晓鑫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本质上是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引发了全球经济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全球金融动荡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彻底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本位制是否可持续。本文分析了美元本位制与全球经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美元本位制在短期内仍会持续,但在长期内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进而难以为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峰  钱利珍  陈玉婵  
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严重的外溢性,如何有效约束美元的泛滥发行一直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议题。但受制于全球经济发展模式、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美元的在位优势以及美元在能源计价结算中的垄断地位等因素,短期内美元的本位地位很难改变。结合现实情况,本文认为推动能源计价结算货币竞争是提升国际货币多元化程度进而约束美元的一个突破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杨栋  陈雨露  
以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66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数据为基础,本文系统考察了信贷扩张和金融监管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与实现方式。本文的研究表明,信贷周期、资产价格周期和金融监管周期的同周期性,是金融危机背后共同存在的基本机制。在这种机制下,信息的处理和传递将出现明显的扭曲,金融风险不仅获得了自我累积和放大的实现方式,而且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分布也将出现系统性失衡。在同周期机制的影响下,传统的立足于单个金融机构和基于规则的监管模式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明显的错配,导致其在危机的防范与遏制方面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少强  
一、问题的提出 亚洲货币危机以后,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提出危机产生的原因有三:1)短期资本的冲击;2)金融业和金融秩序有问题;3)固定汇率制。一般认为1和3有密切的关联,即有关经济体的固定汇率制引起了短期资本的冲击,如果是浮动汇率制短期资本的冲击就难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明  付立春  
本文试图从金融危机在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的传导扩散来解释次贷危机如何由局部的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市场上的系统性危机。研究发现,不同金融机构在危机中出问题的原因迥异。所有金融机构通过出售风险资产来完成去杠杆化,导致金融市场上出现持续的流动性短缺、信贷紧缩、股票市场大跌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逆转。次贷危机将通过各种渠道对消费、投资与出口造成冲击,最终影响实体经济增长。危机将通过贸易与资本流动渠道由美国传递至全球其他国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泽广  王刚  
本文结合当前全球宏观经济金融背景,揭示了"美元本位制"的内在缺陷及其自我维持机制,以及金融危机之后三大美元资产的分布、转化及其动态调配格局问题。然后从中国特有的增长模式出发,重点分析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根源、美元资产市场的脆弱性及其制度根源,并基于此提出我国的应对战略和储备资产运用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雷良海  魏遥  
美国次贷危机根源于房地产市场繁荣背景下激进的住房抵押贷款行为,本质是由房价下跌和利率提升导致的信用危机引发的信贷紧缩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缺失。文章以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基础为切入点,利用金融危机传导模型来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在其传导过程中,美国次贷危机形成了从信贷市场到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到信贷市场、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和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传导路径。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通过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传导到全球市场,并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不确定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