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5)
- 2023(7925)
- 2022(6649)
- 2021(5757)
- 2020(4922)
- 2019(10939)
- 2018(10654)
- 2017(21000)
- 2016(11041)
- 2015(11992)
- 2014(12130)
- 2013(12224)
- 2012(11753)
- 2011(10809)
- 2010(11153)
- 2009(10682)
- 2008(10666)
- 2007(9794)
- 2006(8934)
- 2005(8402)
- 学科
- 济(74559)
- 经济(74499)
- 管理(34475)
- 业(31111)
- 企(26287)
- 企业(26287)
- 方法(25139)
- 数学(22028)
- 数学方法(21876)
- 地方(17908)
- 财(14870)
- 中国(14572)
- 学(13748)
- 地方经济(13053)
- 业经(12385)
- 农(11358)
- 制(10579)
- 融(10489)
- 金融(10488)
- 务(9656)
- 财务(9639)
- 财务管理(9622)
- 企业财务(9377)
- 银(9190)
- 银行(9184)
- 行(8849)
- 贸(8559)
- 贸易(8552)
- 环境(8531)
- 体(8403)
- 机构
- 大学(177231)
- 学院(174549)
- 济(86147)
- 经济(84650)
- 研究(63603)
- 管理(63147)
- 理学(53621)
- 理学院(52996)
- 管理学(52217)
- 管理学院(51857)
- 中国(47818)
- 财(39894)
- 京(35964)
- 科学(35523)
- 所(32631)
- 财经(31716)
- 研究所(29136)
- 经(28697)
- 经济学(28646)
- 中心(26915)
- 江(26256)
- 经济学院(25356)
- 农(24366)
- 财经大学(23533)
- 北京(22891)
- 院(22254)
- 范(22224)
- 师范(22050)
- 业大(21476)
- 州(20933)
- 基金
- 项目(107097)
- 科学(85438)
- 基金(80580)
- 研究(77379)
- 家(69940)
- 国家(69394)
- 科学基金(59519)
- 社会(53359)
- 社会科(50852)
- 社会科学(50831)
- 基金项目(41522)
- 省(40103)
- 自然(36651)
- 自然科(35839)
- 自然科学(35825)
- 自然科学基金(35213)
- 教育(34762)
- 划(33716)
- 资助(33626)
- 编号(28259)
- 部(24584)
- 重点(24245)
- 成果(23935)
- 发(23818)
- 国家社会(23210)
- 创(21658)
- 教育部(21655)
- 性(21567)
- 人文(21113)
- 课题(20525)
共检索到275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Lee Branstetter Britta Glennon J.Bradford Jensen
虽然中国在经济开放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允许私营企业、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等进入市场,但这一进程还远未结束。外商直接投资中国服务性行业的壁垒相对较高,从而降低了服务行业生产力,抬高了价格,限制了中国消费者和企业的选择,最终抑制了经济增长。美中双边投资协定(BIT)则能在消除外商直接投资壁垒、促进两国经济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一个高标准的BIT将对深化开放外资以及提高中国服务性行业的竞争与发展水平产生重大影响。加大外商直接投资或将成为缩小中国第三产业和国际先进标准间生产力鸿沟的契机。若放开本土竞争与实施B
关键词:
美中双边投资协定 服务业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Lee Branstetter Britta Glennon J.Bradford Jensen
虽然中国在经济开放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允许私营企业、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等进入市场,但这一进程还远未结束。外商直接投资中国服务性行业的壁垒相对较高,从而降低了服务行业生产力,抬高了价格,限制了中国消费者和企业的选择,最终抑制了经济增长。美中双边投资协定(BIT)则能在消除外商直接投资壁垒、促进两国经济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一个高标准的BIT将对深化开放外资以及提高中国服务性行业的竞争与发展水平产生重大影响。加大外商直接投资或将成为缩小中国第三产业和国际先进标准间生产力鸿沟的契机。若放开本土竞争与实施B
关键词:
美中双边投资协定 服务业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叔亮
高职教育园区的潜在经济效益主要有三个方面:高职教育园区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联结经济。高职教育园区的规模经济优势主要在于相同院校的互融,范围经济优势主要在于相异院校的互补,联结经济优势主要在于相近院校的互通。高职教育园区的潜在经济效益主要受院校数量与规模、院校的办学能力、院校间的相似程度、院校间的互赖关系、院校间的共享能力等因素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贺春
我国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及途径赵贺春一、我国近期的工业经济效益状况1.我国经济效益的现状与历史比较。1978~1982年四年间(下同),国民收入平均增长6.3%(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它高于1967~1976年的“十年”平均每年增长4.9%水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艳红
中新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是我国实施自由贸易战略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分析了当前两国贸易投资发展的特点,以及协定签署后对中国贸易投资等带来的影响,并借助模型分析协定实施后的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顶 郭志芳 何传添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逐步构筑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是"十三五"时期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而大型区域贸易协定(Mega-RTA)的建设是其中的核心内容。本文构建了一个29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一般均衡大型数值模型系统,根据现有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现状将影响机制精确地建模到系统中,进而采用"反事实"模拟方法定量评估并比较了中国现有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潜在经济影响。模拟的结果发现:(1)这些协定都会提高中国的福利、产出、就业和贸易,其中贸易效应最强、产出和就业效应其次、福利效应相对较小;(2)协定其他成员都会获利,比较而言,经济规模小和出口依存度高的成员受益更多;(3)比较发现,亚太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中国的积极作用最突出,其次是中日韩自贸区,积极效应较小的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论文扩展和丰富了区域贸易协定的理论建模和量化分析方法,并且模拟的发现对于中国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战略的政策选择、优先次序及谈判策略都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苑茜
一、工资经济效益的理论基础 工资作为一项成本属于投入,生产过程完成后,工资不仅被再生产出来,并带来附加价值,又属于产出。因此,工资存在经济效益问题。 工资经济效益问题的提出,是以工资进入成本,即作为一项生产投入为前提的。我国工资制度的改革,正是建立在工资成本的理论基础上。工资不进入成本,就谈不上工资经济效益,进而谈不上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彩珍
当前,国际投资协定主要采取双边投资协定(BIT)和自由贸易协定(FTA)两种形式。原本只为实现贸易自由化的自由贸易协定(协议),其谈判与签订的范围逐步扩大,几乎涵盖了经济合作的诸多方面,其中就包括投资自由化,因此也更为各国所关注。中国作为世界投资大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和重要的政治地位使其无法亦不能游离于国际投资规则之外,而应积极参与第三代国际投资规则体系建设。在投资规则谈判和制定中,中国应在议题标准、外资待遇和投资保护、争端解决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选择合适的自由贸易伙伴如"轴心国家"、周边国家、欧美大国等共同谈判协商,加快自贸协定投资规则的制度化建设进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投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宏恩 孟庆强 王晶 李浩
在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发展和积极参与全球投资治理的背景下,双边投资协定(BIT)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然而以往有关双边投资协定对FDI流动影响的研究较少且都是立足于双边投资协定同质性的角度,缺乏从双边投资协定异质性的角度开展的研究。本文在构建中国双边投资协定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3年中国对10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运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法从双边投资协定异质性的视角检验了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国别差异;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发达国家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对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于文婕
双边投资协定"投资"定义的范式定位应以缔约国兼具资本输入与输出国的双重角色为依托,更精准地界定"投资"范围。定义的结构范式包括"开放式"与"封闭式",二者涵盖范围大致相当,受采用的数量却不成比例,原因在于其所在条约的目标定位有投资保护与经济一体化之异。内容范式包括投资的内涵界定、外延列举与限制性要素,其中对投资范围起实质性限定作用的是限制性要素。中美谈判应采用"开放式"结构范式,以"资产"为基础加封闭式类型列举清单,并结合国际投资争端解决实践对限制性要素予以细化。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投资 定义 范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璐瑶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涉及"国民待遇"、资本自由转移、征收与补偿、国际争端解决等多项核心议题,在推进双边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同时,也带来诸如行业竞争、资本流通、国家赔偿等风险。中国应制定自己的投资协定范本,就可能对现有社会秩序及国家经济利益造成重大威胁的条款坚决采取保留,在提高国内环保、劳工、知识产权等法律标准的同时,敦促美国在双边经济往来中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待遇与"透明化"原则,避免经济问题"政治化"。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中美关系 法与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家麟
一、经济效果、效益、所费、成果的一般理解经济效果是经济活动成果与所费的对比关系。它反映经济活动中所费的节约和得益的程度,衡量资源使用取得成果的效率。马克思所说的一切社会形态共有而且是首要的经济规律——社会劳动时间节约规律,实际上也就是社会经济效果最大化规律。可见,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果是一切社会经济中最基本的问题。经济效益则是经济效果的货币表现,即货币衡量的经济成果与货币衡量的经济所费的对比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光 代睿 林长松 邵宇佳
鉴于已有研究缺少对双边投资协定之间差异性的考虑,文章首先尝试构建了中国双边投资协定异质性指数,然后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结合PSM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从双边投资协定的整体异质性与具体条款的异质性角度去实证分析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民待遇"水平较低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更关注东道国是否提供较高标准的"公平公正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水平。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未来参与国际投资规则的谈判与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思路与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枝仲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实质性谈判是中美两国重设双边国际投资规则的过程。这是一场美国发起的规则重构活动,中国在有限满足美国核心利益诉求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双边投资协定为中国长期发展服务,但也需要特别小心由此带来的隐患,尤其是协定条款之外隐性规则所带来的风险:一是国内政策国际化,二是资本项目自由化。中国需要建立一套高于国际规则的国内制度,同时协调资本账户管理与投资协定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