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07)
- 2023(3488)
- 2022(2819)
- 2021(2632)
- 2020(2119)
- 2019(4740)
- 2018(4806)
- 2017(8616)
- 2016(4646)
- 2015(5257)
- 2014(5203)
- 2013(5020)
- 2012(4731)
- 2011(4508)
- 2010(4699)
- 2009(4449)
- 2008(4557)
- 2007(4628)
- 2006(4268)
- 2005(3656)
- 学科
- 济(18211)
- 经济(18198)
- 管理(15441)
- 业(10015)
- 企(8839)
- 企业(8839)
- 环境(7488)
- 学(6461)
- 中国(6311)
- 农(6205)
- 业经(5942)
- 地方(5908)
- 理论(5536)
- 和(5206)
- 生态(5174)
- 方法(4816)
- 教育(4602)
- 资源(4141)
- 划(4135)
- 发(3977)
- 农业(3963)
- 制(3628)
- 财(3310)
- 技术(3061)
- 教学(3015)
- 贸(2993)
- 贸易(2990)
- 融(2940)
- 策(2938)
- 金融(2938)
- 机构
- 大学(71891)
- 学院(71225)
- 管理(24893)
- 研究(24191)
- 济(23634)
- 经济(22919)
- 理学(20071)
- 理学院(19785)
- 管理学(19358)
- 管理学院(19215)
- 中国(17862)
- 京(16345)
- 科学(16046)
- 范(13006)
- 师范(12941)
- 江(12740)
- 财(12426)
- 所(12002)
- 中心(11289)
- 研究所(10778)
- 北京(10664)
- 州(10557)
- 师范大学(10248)
- 农(9956)
- 业大(9391)
- 财经(9319)
- 院(8740)
- 技术(8414)
- 省(8345)
- 经(8257)
- 基金
- 项目(43586)
- 研究(34746)
- 科学(34205)
- 基金(29784)
- 家(25798)
- 国家(25561)
- 科学基金(21808)
- 社会(21220)
- 社会科(19850)
- 社会科学(19843)
- 省(18005)
- 教育(16128)
- 基金项目(15846)
- 编号(14979)
- 划(14943)
- 成果(13216)
- 自然(13197)
- 自然科(12758)
- 自然科学(12757)
- 自然科学基金(12518)
- 课题(11082)
- 资助(11062)
- 重点(10234)
- 发(9774)
- 年(9244)
- 部(9026)
- 创(8871)
- 项目编号(8734)
- 规划(8697)
- 国家社会(8404)
共检索到117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鹏
网络生态文明是现实社会生态文明的延伸,它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呈现出二重化特征。然而伴随着虚拟社会的高度繁荣,网络生态文明面临着负面信息污染失控蔓延、虚拟社会资源浪费严重、网络文化安全风险泛化、社会风险爆发频率加快、物质与精神冲突激烈等危机的挑战。为了构建高质量的网络生态文明,必须从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健全网络生态文明法制体系、提升网络生态文明主体的综合素养、强化隐性网络社区管理、消除网络生态文明主体的不均衡等方面入手,化解危机衍生出的多种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春江 Surendra P.Singh Sammy L.Comer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文章以农业发展为切入点探讨农业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主要表现在农业设施与生态文明、农业环境与生态文明、农业产业与生态文明、农业科技与生态文明、农村文化与生态文明、农业政策与生态文明等方面。在科学发展指导下,只有做好农业设施投入、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合理利用、农村文化建设、农业政策制度建设等工作,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开拓农业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文华 李妹珍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企业、环境NGO、公众等主体承担着不同的生态责任:政府应发挥制度设计、公共投入与依法监管的职能;企业要做到节能降耗、零污排放,发挥生态示范作用;环境NGO主要起知识传授、理念传播与环保监督的作用;公众要适度消费、关爱环境,积极表达自身的生态诉求。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各主体的生态责任,并在实践中努力贯彻之,有利于增强各主体的生态责任意识,并将生态责任意识转化为积极的生态行动,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主体 生态责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文华 李妹珍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企业、环境NGO、公众等主体承担着不同的生态责任:政府应发挥制度设计、公共投入与依法监管的职能;企业要做到节能降耗、零污排放,发挥生态示范作用;环境NGO主要起知识传授、理念传播与环保监督的作用;公众要适度消费、关爱环境,积极表达自身的生态诉求。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各主体的生态责任,并在实践中努力贯彻之,有利于增强各主体的生态责任意识,并将生态责任意识转化为积极的生态行动,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主体 生态责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论文首先分析了发扬生态文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继而论述了我国当前应如何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后围绕弘扬生态文明、加速建成全面小康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周
本文从整体论的角度分析了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互补的重要性。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作为文明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维度,前者引发了人类文明第一次质的飞跃,后者引发了人类文明又一次质的飞跃,其他文明是文明体系的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此外,从认识理念、建设理念和投入机制三个角度对我国生态文明实践的进展作了梳理,对培育生态文明的任务和策略作了粗略的思考。最后,讨论了现实中较为重要的三个问题:重视具有乘数效应的公共品;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不宜采用末端治理方式;生态系统不宜走滥用和禁用两个极端。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认识理念 建设理念 投入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彩华 赵志远 游奎
当今世界开发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然而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较低,这些都影响了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影响了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文认为公众参与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是导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迟滞的主因,也是导致在碳减排方面没有充分发挥海洋碳汇功能的幕后推手。本文认为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并完善其运作的外部环境可以有效化解这一矛盾。
关键词:
海洋 生态文明 公众参与 碳减排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蓉生
"和谐共生"深深根植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中。"和谐共生"校正了理解生态文明内涵的问题视域,导示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精神指向,提出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本质要求。"和谐共生"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二者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这一实践所要达到的一个境界旨归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和谐共生 五位一体布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泽义
纵观人类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社会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到现今的生态文明,不同的人类文明彰显着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从自然的奴隶演变到自然的统治者、主宰者,现如今则强调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不存在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城市和农村作为人与自然直接发生关系的两大空间载体,各自以自我为中心的二元分治格局,加速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进程,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应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先导、以转变城乡生产、生活方式为落脚点,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光学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八大报告从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文章从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首先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纬度,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其次论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纬度,即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再次从技术纬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强调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促进自然生态修复;最后探讨了生态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资源环境 生态保护 文化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谨慎 陈食霖
建设生态文明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又是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强烈期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理解和遵循新常态的大逻辑,着力解决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四个方面的问题。立足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实现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和发展绿色科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新常态 生态文明建设 必然要求 环境正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华丽 刘雪珍 曹诗图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闭幕,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社会发展前所未有的位置。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密切,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倡导和发展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现代健康旅游等先进旅游方式,充分发挥旅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红贵 汪成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夯实制度基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包括制度的建立,也包括制度的完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能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的生态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法律法规制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萍 曹彤丹 张静
随着3G、4G业务在全球的开展,数据传输业务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移动业务,通讯产品成为社会交往、业务往来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通信手段的联系使得相互关系越来越密切。可是通信网络中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也越来越猖獗,它不仅占据了通信网络的空间,而且还扰乱了通信网络的公共秩序。文章通过对通信网络生态系统的分析,探讨通信自由与网络公共秩序之间的关系,总结影响网络公共秩序的相关因素,为建立良好的网络公共秩序、营造文明健康的绿色网络通信环境献计献策。
关键词:
网络公共秩序 网络生态文明 网络失范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