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3)
2023(5162)
2022(3767)
2021(3372)
2020(2735)
2019(5940)
2018(6136)
2017(11979)
2016(6458)
2015(7293)
2014(7404)
2013(6869)
2012(5955)
2011(5435)
2010(5427)
2009(5206)
2008(5237)
2007(5036)
2006(4634)
2005(4554)
作者
(18762)
(15750)
(15618)
(14871)
(9991)
(7397)
(6989)
(6020)
(5988)
(5538)
(5352)
(5251)
(5197)
(5024)
(4853)
(4793)
(4688)
(4637)
(4591)
(4416)
(4045)
(3788)
(3767)
(3697)
(3563)
(3555)
(3443)
(3395)
(3060)
(3040)
学科
(27793)
经济(27753)
管理(20543)
(19647)
(16484)
企业(16484)
中国(9570)
业经(9103)
(9091)
方法(8955)
理论(6597)
(6523)
数学(6434)
数学方法(6359)
(6184)
农业(6163)
(6072)
地方(5547)
(5326)
产业(4860)
(4748)
信息(4746)
贸易(4744)
(4728)
(4700)
银行(4695)
(4600)
(4598)
发展(4574)
(4551)
机构
大学(101306)
学院(99011)
(38787)
经济(37972)
管理(37941)
理学(32382)
理学院(32043)
管理学(31459)
研究(31298)
管理学院(31275)
中国(23564)
(21223)
(18877)
科学(18746)
(15790)
(15574)
师范(15460)
(15261)
财经(15216)
中心(14237)
(14173)
(13724)
研究所(13716)
北京(13182)
(12848)
业大(12561)
师范大学(12484)
经济学(12017)
财经大学(11165)
农业(10755)
基金
项目(62370)
科学(50825)
研究(47087)
基金(46883)
(40371)
国家(40041)
科学基金(35358)
社会(31723)
社会科(29934)
社会科学(29925)
基金项目(24676)
(23451)
自然(21937)
教育(21885)
自然科(21529)
自然科学(21526)
自然科学基金(21187)
(19729)
编号(19686)
资助(17648)
成果(17016)
(13813)
重点(13714)
国家社会(13491)
课题(13023)
(12981)
(12688)
教育部(12325)
项目编号(12324)
人文(12151)
期刊
(47011)
经济(47011)
研究(31119)
中国(20006)
学报(15848)
(15071)
管理(14884)
科学(14620)
(14052)
教育(14021)
大学(12437)
学学(11357)
农业(9111)
(9070)
金融(9070)
财经(9043)
业经(8195)
技术(8053)
图书(8043)
(7803)
经济研究(7147)
问题(6712)
书馆(5816)
图书馆(5816)
(5347)
现代(5021)
商业(4835)
情报(4766)
技术经济(4720)
(4691)
共检索到150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何奇  
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行为并非中立帮助行为;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将网络犯罪帮助行为以刑事立法的形式予以正犯化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犯罪;对于相关行为刑事责任的认定应从主客观两个层面进行考虑。主观上,应当明确界定条文中"明知"的含义以及"明知"的内容;客观上,应当从客观归责的角度出发认定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扬强  
支付结算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实践中存在适用主体扩张、责任判断模糊以及量刑结果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轻罪立法不断扩张以及配套金融监管乏力等原因密切相关。需立足于多维一体的治理理念,在刑法之内严格限缩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客观要件,完善刑法的具体适用;在刑法之外优化各法域间的协同治理,形成有序衔接的规范体系;在刑法之上发挥数字赋能技术优势,共筑多元联动的防治共同体,由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一体化治理策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扬强  
支付结算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实践中存在适用主体扩张、责任判断模糊以及量刑结果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轻罪立法不断扩张以及配套金融监管乏力等原因密切相关。需立足于多维一体的治理理念,在刑法之内严格限缩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客观要件,完善刑法的具体适用;在刑法之外优化各法域间的协同治理,形成有序衔接的规范体系;在刑法之上发挥数字赋能技术优势,共筑多元联动的防治共同体,由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一体化治理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利  
网络犯罪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犯罪。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波及范围广、侵害客体多、社会危害大、主体年龄轻、智能程度高、侦破取证难等特点。防治网络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教育手段,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网络犯罪的发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培娥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网络犯罪是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犯罪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危害性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网络犯罪法律防控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以法律防控为主体的网络犯罪综合防控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芳  
本文认为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上银行业务和电子商务活动中提供的支付手段,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来源和性质所形成的网络洗钱犯罪活动,与传统的洗钱方式相比更为隐蔽、便捷,全球化程度更高,成本更低廉。通过分析网络洗钱方式,探寻和思考遏制网络洗钱犯罪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麻国安  
我国目前正处在现代化的进程之中 ,与此同时 ,我国的犯罪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犯罪质量不断恶化。犯罪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 ,是每一个犯罪研究者必须说明的任务。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此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海山  黄朱文  
警惕网络犯罪:银行计算机犯罪新成员中国人民银行临武支行罗海山,黄朱文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随着计算机在银行业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银行业“三防一保”的又一大新课题。网络犯罪作为计算机犯罪中的一种新形式,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资源共享这一特征,在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衡海芳  
文章分析了目前行贿犯罪的特点,阐述了行贿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就行贿犯罪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提出了建议,认为在行贿和受贿犯罪这一对丑恶行径中,行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清除了行贿也就消除了受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熊波  
设置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部分前置预防行为,以此应对网络风险社会的虚拟性、技术超越性以及秩序的涉众性,是网络信息时代的背景所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不应全盘定性为预备行为正犯化,从刑法规范的精确用语角度分析,利用信息网络犯罪的行为形态存在着"预备行为正犯化"以及"纯粹的实行行为"的二元定性标准。在利用信息网络犯罪行为形态二元论的基本指引下,设立的"网站"应当包括"三网融合"下的空间类型;发布的"信息"评价应当从"时间、性质、类型"的多元维度予以规范诠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志强  
为消除低俗网络直播带来的不良影响,预防低俗网络直播犯罪行为,净化网络直播空间,运用归纳分析法、文献调查法综合分析低俗网络直播犯罪行为的驱动因素,在法律层面、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技术支持等方面综合施策,方能有效治理低俗网络直播犯罪行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雁云  
网络金融欺诈犯罪是网络信息技术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未来金融业务发展的目标模式之一,网络金融交易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但金融手段的更新给传统的刑事法律制度带来了严峻挑战。刑法作为重要的部门法,通过构建网络金融欺诈犯罪的刑事法律体系,维护金融交易的有序进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莉  万佩真  孙莉  
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成为吸纳、交换、传递、品味信息和分享文明进步的大平台,增加了青少年吸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但是,在我们惊叹于网络的强大功能的同时,还应清醒看到网络世界并不安全。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虽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但是随之而来的青少年计算机网络犯罪也成日益增长的趋势。对此,学校与社会在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技术教育的同时,要提高青少年网络法制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博华  
互联网时代,逃税犯罪与网络金融犯罪呈交叉混合态势且普遍高发。逃税犯罪中形成的违法收入,经过网络金融形成的新型金融业态可以达到隐瞒来源、逃避监管与规避税收的目的,并引发包括洗钱犯罪在内的网络金融犯罪。本文通过对数据、制度和系统等主要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并整合技术要素,构建了逃税犯罪与网络金融犯罪分类场景治理应用模式,最终建立了涵盖识别与预防、监测与预警以及响应与决策在内的犯罪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