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5)
- 2023(7759)
- 2022(6155)
- 2021(5463)
- 2020(4372)
- 2019(9858)
- 2018(9662)
- 2017(18144)
- 2016(9697)
- 2015(11012)
- 2014(11171)
- 2013(11201)
- 2012(10710)
- 2011(10029)
- 2010(10566)
- 2009(10047)
- 2008(9786)
- 2007(9027)
- 2006(8520)
- 2005(8007)
- 学科
- 济(63169)
- 经济(63124)
- 管理(27602)
- 业(21977)
- 企(18173)
- 企业(18173)
- 地方(18131)
- 方法(16579)
- 学(16193)
- 中国(14430)
- 数学(13640)
- 数学方法(13462)
- 地方经济(12997)
- 业经(12278)
- 农(11364)
- 环境(10177)
- 理论(9671)
- 制(9071)
- 财(8420)
- 融(8384)
- 金融(8381)
- 和(8320)
- 经济学(7791)
- 银(7787)
- 银行(7764)
- 农业(7723)
- 发(7592)
- 行(7523)
- 体(7231)
- 划(6958)
- 机构
- 大学(156798)
- 学院(156468)
- 济(69304)
- 经济(67856)
- 研究(58749)
- 管理(52329)
- 中国(43424)
- 理学(42878)
- 理学院(42337)
- 管理学(41534)
- 管理学院(41247)
- 科学(35560)
- 京(33371)
- 财(31090)
- 所(31028)
- 研究所(27907)
- 江(26310)
- 中心(24966)
- 农(24158)
- 财经(24050)
- 范(23534)
- 师范(23320)
- 经济学(22737)
- 北京(21538)
- 经(21448)
- 州(20777)
- 院(20594)
- 业大(20585)
- 经济学院(19892)
- 师范大学(18605)
- 基金
- 项目(92997)
- 科学(71220)
- 研究(69107)
- 基金(64255)
- 家(56274)
- 国家(55787)
- 科学基金(46314)
- 社会(44263)
- 社会科(41893)
- 社会科学(41876)
- 省(37443)
- 基金项目(32661)
- 教育(31546)
- 划(30622)
- 编号(27315)
- 自然(27289)
- 资助(26632)
- 自然科(26589)
- 自然科学(26580)
- 自然科学基金(26052)
- 成果(23889)
- 发(22047)
- 重点(21739)
- 课题(20729)
- 部(19440)
- 创(18955)
- 国家社会(18558)
- 发展(18095)
- 创新(17872)
- 展(17831)
共检索到257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连国
绿色经济学有三种范式:主流经济学范式中的"浅绿色"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范式,生态阈限为前提、保护生态资本的生态主义的"深绿色"生态经济学范式,以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为前提、根本改造资本制度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经济学的红绿结合的范式。第一种范式是改良主义的范式,后两种属于"革命范式"。
关键词:
范式 生态阈限 生态资本 生态社会主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锡源 查奇芬
1.新制度经济学范式下的理论分析在对绿色GDP核算的谈论中,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污染权的最初界定是归谁所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管毅平
信息范式的形成和运用,突破了新古典范式的界域,形成了一些优于新古典范式的特点,将经济学分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大大地外推了。新古典范式是信息范式由以形成的最直接基础。信息范式本身,不过是经济学理论演进的当代一环,也面临着未来的被批判和突破。初步顺次考察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姚慧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钟匡博
经济学的庞大体系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智力视野,同样被称为“经济学教授”的两个学者,可能对彼此的研究领域一无所知,所以,基于对基本概念理解的不同而产生的学术争论层出不穷。如果专门研究科学上的纷争会导致一门精彩绝伦的学问,但这里我只把经济学研究划分为三种类型,全当给大家献上一幅蹩脚的经济学研究漫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要祝贺经济所90华诞,利用这个简短的发言来表达我对经济所的祝贺。今天,我选了一个具体的、大家关心的问题来谈一点看法。大家都很关心当前的经济形势,也不仅仅是今年或者这个季度,或者是这个月的经济形势,而是这些年的情况。大家都在说不同的经济学语言,有的时候有人说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一个人说的和另一个人说的不在一个思路上,所以有的时候很难讨论起来。所以,需要归纳一下。我发现,大多数讨论无非围绕三个经济学范式进行。我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成晓
两种“范式”之争与中国经济学的构建●金成晓樊纲博士和崔之元博士分别对“苏联范式”与“西方范式”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范式危机”论,由此引发了两种“范式”的争论。虽然表面看来,两种“范式”之争仅涉及两种经济体系的价值判断,但其实质却在于中国经济学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玉琳
马克思的"价值论范式"和萨缪尔森的"供求论范式"(或"财富论范式"),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理论范式,在实证研究层面上可以相容和互补,而在规范研究和决策研究层面上却存在评价标准和制度选择的根本不同,前者是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理论体系,后者是为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理论体系。资本主义社会尚未创造出对这两种理论范式进行综合集成的制度基础,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创造了这种制度基础,才可能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揭示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济学理论范式。
关键词:
价值论范式 供求论范式 融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今朝 萨米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理论不只是发展的思路,而主要是发展的范式。西方发展经济学存在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范式。这三大范式在概念、假设、方法论、解释、制度和政策建议、预测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从而具有科学性上的根本差异。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性是最高的,这意味着无论是西方的结构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都不足以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今朝 萨米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理论不只是发展的思路,而主要是发展的范式。西方发展经济学存在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范式。这三大范式在概念、假设、方法论、解释、制度和政策建议、预测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从而具有科学性上的根本差异。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性是最高的,这意味着无论是西方的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不足以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指导理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建飞
论文提出了经济学范式革命在方法论上的一种模式和假说 ,认为经济学范式革命是在哲学本体论的启蒙、引导下 ,经济学家认识到旧范式的不足和局限 ,选择出新的有意义的战略方向和课题 ;从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意义标准出发 ,选择、建构出与自己的战略方向相关的具有认识论意义的经验事实和理论问题 ;选择和创建出与自己所研究经济事实和经济过程相一致的、相和谐的数学工具 ,作为认知结构和创新手段 ;觉识、构想、设定一个在逻辑上自洽的、在经验上具有丰富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的范式 (研究纲领 )的“硬核”(基本假设 ) ,从而引起经济学范式革命和转换。对新的基本假设的反驳、批评和检验 ,推进着新的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深化和发...
关键词:
经济学范式 革命 方法论 假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俞忠英
新经济学范式的提出 所谓新经济学范式是以新经济即后现代市场经济为实际背景的经济学范式。 新经济(即后现代经济市场经济)不同于古典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是马克思说的人类社会第二大形态即市场经济大形态的新发展阶段。以这个新阶段为实际背景的新经济学范式也不同于古典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金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转轨研究形成了四种主要经济学范式,即新制度经济学的"转轨成本-转轨收益"范式、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化经济改革"范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市场经济体制"范式、"市场化生产方式-市场型社会主义制度"范式。认真分析这些转轨经济学范式,对于我们科学地总结我国市场化经济改革与转轨的实践经验,科学地推进转轨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正确而有效地指导我国未来经济转轨实践,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建洪
进入新时代,社会实践结构的重大变化引发了对国家治理的新范式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正是对这种新范式需要的系统性思考和战略性回答。面向绿色经济社会构建或走向"绿色现代化",该理念代表了党和国家对新阶段"为什么要实现绿色发展,实现什么样的绿色发展和怎样实现绿色发展"重大命题的新探索。围绕人民之治引领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形成了完整的内涵体系,达成了对超大规模社会的经济社会关系绿色化变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何以实现这一大国治理发展路径的规律性认识。从文化-文明、理论-实践和现代化-后现代化的多重逻辑审视,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导引现代化发展新范式、拓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新境界、发展面向未来新政治经济学以及供给全球合作治理新机制的时代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征程上的这一新认识论、新发展观和新实践论,通过党领导下的体制创新与机制优化等制度路径及协同实践,必将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球治理产生深远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