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7)
- 2023(5785)
- 2022(4537)
- 2021(4059)
- 2020(3207)
- 2019(7154)
- 2018(7181)
- 2017(12413)
- 2016(7152)
- 2015(7941)
- 2014(8007)
- 2013(7860)
- 2012(7752)
- 2011(7120)
- 2010(7634)
- 2009(7090)
- 2008(7451)
- 2007(7283)
- 2006(6790)
- 2005(5787)
- 学科
- 济(28142)
- 经济(28113)
- 管理(22074)
- 业(14913)
- 企(12030)
- 企业(12030)
- 环境(11880)
- 学(11036)
- 农(9589)
- 中国(9404)
- 方法(8225)
- 地方(7927)
- 业经(7501)
- 理论(7201)
- 和(6698)
- 划(6632)
- 生态(6620)
- 资源(6353)
- 农业(6315)
- 发(6134)
- 教育(5936)
- 财(5780)
- 数学(5719)
- 数学方法(5573)
- 制(5356)
- 融(5356)
- 金融(5355)
- 银(5229)
- 银行(5212)
- 行(5022)
- 机构
- 大学(112925)
- 学院(111161)
- 研究(42339)
- 济(37888)
- 经济(36804)
- 管理(36565)
- 中国(31100)
- 理学(29620)
- 理学院(29157)
- 科学(28611)
- 管理学(28353)
- 管理学院(28165)
- 京(25778)
- 所(22491)
- 农(21562)
- 研究所(20488)
- 江(20030)
- 范(19624)
- 师范(19434)
- 财(19370)
- 中心(18472)
- 业大(17861)
- 农业(16631)
- 北京(16576)
- 州(15824)
- 师范大学(15518)
- 院(15501)
- 财经(14569)
- 省(14459)
- 经(12971)
- 基金
- 项目(70228)
- 科学(53981)
- 研究(52253)
- 基金(48112)
- 家(43138)
- 国家(42743)
- 科学基金(35111)
- 社会(31407)
- 社会科(29497)
- 社会科学(29482)
- 省(28845)
- 基金项目(25432)
- 划(24595)
- 教育(23951)
- 自然(22087)
- 自然科(21391)
- 自然科学(21382)
- 自然科学基金(20956)
- 编号(20833)
- 成果(18535)
- 资助(18467)
- 重点(16953)
- 课题(16401)
- 发(16046)
- 部(14618)
- 创(14146)
- 创新(13318)
- 计划(13159)
- 年(13074)
- 科研(13066)
共检索到182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亚臣 张沈生
绿色生态住宅是中国住宅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为更好的引导绿色生态住宅建设,实现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亟需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的角度进行研究,制定出一套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技术导则。本文基于住宅建设的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国内外绿色生态住宅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的生态住宅建设的现状、基本要求及示范工程建设。
关键词:
绿色住宅 可持续发展 示范工程 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维洋 刘璀
建立一套标准的、适用的和可操作的绿色生态小区环境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了推广和发展绿色生态小区的必要条件。本文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系统、气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能源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绿色建筑材料系统、小区智能化系统、开发系统和管理系统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应用灰色系统评价方法对住宅小区环境性能进行评价,通过具体实例证实模型是科学和实用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鲁良栋 甘藏春 李晓玲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实现可持续绿色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的载体,设计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应当从外环境分析,并在总体规划层面予以充分考虑和实现。
关键词: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设计 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珍
从能源及资源效用、物理环境的保护和居住的舒适程度三个方面的少数关键指标构建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指标体系,为使评价结果更可靠,提出了业主参与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方法,同时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和智能来确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指标权重和指标属性值的方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关键词:
住宅小区 绿色生态 业主参与 评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为民 孙晓丹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建筑物消耗着大量资源和能源,并且污染十分严重。根据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概念和内涵以及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的特点,构建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必将为我国推广和发展绿色生态小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模糊评价 指标构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天志 王洪海 刘淑荣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生态住宅环境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基于Internet平台的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案。系统根据生态住宅小区评价的业务流程,设置对外信息发布子系统、住宅小区环境评价业务管理子系统、参评项目电子文件制作子系统三个模块。系统可实现远程客户端参评资料上传或在线填写;评审专家远程登录系统,对已建成或规划中的住宅小区总体环境进行定性与定量化的评价;系统克服了传统单机评价系统的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天志 张桂荣 李政 张立山 李冰心
建立以节约型社会为主体的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成为未来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城市住宅建设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分析了节约型社会与绿色生态住宅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就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 绿色 生态住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利芳 范弘颖
西安浐灞生态区于2004年9月成立以后,坚持生态立区的理念,遵循生态优先、先治理后开发的原则,按照"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将一个生态重灾区变成了环境优美、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浐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区发展基础的经验得到社会的肯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8月7日确认其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本调查报告回顾了浐灞生态区的建设历程,总结经验,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锡秋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发展绿色产业,带动绿色就业己成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标志。贵阳市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程中,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抓手,以绿色产业带动绿色就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先行一步。在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中促进绿色就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贵阳市的农业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但贵阳作为中心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古小东
绿色生态社区的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既要节约资源能源,又要达到人居环境舒适。以广州亚运城为例,从土地利用与选址、社区模式、绿化系统、社区街道交通系统、水资源环境系统、能源系统、建材资源、生活垃圾管理、环境质量等九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为我国绿色生态社区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玥
建设现代绿色生态型企业是我国企业适应国际国内日益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设计出一套简便易行的衡量企业资源环境表现的统计指标体系,并提出运用基准化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的方案。该指标体系涵盖了企业资源占用、能源使用、污染排放及环境治理等方面,并依据指标性质划分为核心和可选指标,既有广泛适用性,又有针对不同企业的区分度。以宣化钢铁公司为例,本研究发现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能够反映企业资源环境方面的主要表现,但需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现有统计工作相结合,才能提供可靠、可行的评价方案,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优化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桂山 徐昔保 李平星
长江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保障。长江横贯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水量丰沛、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巨大。长江经济带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的生态环境变化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本文在系统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长江经济带面临的灾害威胁大、环境污染重和生态退化快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威胁,提出了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保障工程体系,加快形成开发集约集中、生态自然开敞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建设与保护力度,强化节能减排和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以及率先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策略,确保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走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珉 胡鞍钢
基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持续深化,提出并重新界定绿色生态空间的概念,进一步从经济学供需角度,将绿色生态空间划分为3个二级指标:生态空间国土密度、生态空间人口密度、生态空间经济密度,并依据二级指标将全国各省区绿色生态空间大小进行排序(不含香港、澳门),运用灰色相似关联度分析、Q型层次聚类分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省绿色生态空间供需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生态空间人口密度(相对生态空间经济密度)与国土密度变化规律更相似,绿色生态空间和经济增长、人口增长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建立在以资源环境为基础的科学分类标准之上的,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首先,对绿色生态空间及其二级指标绿色生态空间国土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进行定义;其次,利用最新统计数据对全国及各省(区)的绿色生态空间及相关指标进行计算排名,开展绝对量和相对量的比较分析,并探讨绿色生态空间增长的机遇与困难;最后,指出我国绿色生态空间存在着总量不足、区域不平衡、结构不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等问题,并从绿色行动、调整供需、反哺生态、界定产权、加强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绿色生态空间 森林 湿地 草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