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1)
- 2023(13079)
- 2022(10301)
- 2021(9226)
- 2020(7737)
- 2019(16848)
- 2018(17110)
- 2017(32899)
- 2016(17859)
- 2015(19977)
- 2014(20206)
- 2013(19860)
- 2012(18012)
- 2011(16016)
- 2010(16449)
- 2009(15736)
- 2008(15805)
- 2007(14891)
- 2006(13466)
- 2005(12312)
- 学科
- 业(87268)
- 济(80873)
- 经济(80764)
- 企(70025)
- 企业(70025)
- 管理(62689)
- 农(46056)
- 业经(32336)
- 农业(30764)
- 方法(28367)
- 财(24151)
- 中国(22480)
- 数学(19684)
- 数学方法(19563)
- 技术(18953)
- 制(18849)
- 务(17273)
- 财务(17240)
- 财务管理(17223)
- 体(16447)
- 地方(16434)
- 企业财务(16261)
- 策(15737)
- 理论(15690)
- 和(14502)
- 划(14244)
- 产业(13860)
- 学(13673)
- 发(13454)
- 贸(12548)
- 机构
- 学院(268434)
- 大学(258200)
- 济(115460)
- 经济(113320)
- 管理(105968)
- 理学(90210)
- 理学院(89433)
- 管理学(88241)
- 管理学院(87772)
- 研究(86065)
- 中国(68804)
- 农(58886)
- 京(53878)
- 财(52328)
- 科学(50562)
- 农业(44939)
- 江(44258)
- 所(43358)
- 业大(42951)
- 财经(40857)
- 中心(39898)
- 研究所(38811)
- 经(36717)
- 州(34453)
- 经济学(33866)
- 北京(33129)
- 范(32836)
- 师范(32515)
- 经济管理(31330)
- 经济学院(30579)
- 基金
- 项目(169962)
- 科学(135428)
- 研究(130069)
- 基金(122147)
- 家(104396)
- 国家(103284)
- 科学基金(90214)
- 社会(85369)
- 社会科(80588)
- 社会科学(80566)
- 省(70952)
- 基金项目(64922)
- 教育(56721)
- 划(55786)
- 自然(54603)
- 编号(54025)
- 自然科(53339)
- 自然科学(53327)
- 自然科学基金(52425)
- 资助(47182)
- 成果(42632)
- 发(39869)
- 业(39555)
- 创(38742)
- 重点(37366)
- 部(36794)
- 课题(36673)
- 创新(35316)
- 国家社会(35156)
- 制(34288)
- 期刊
- 济(144832)
- 经济(144832)
- 研究(78316)
- 农(62149)
- 中国(56197)
- 财(43300)
- 管理(42254)
- 农业(41601)
- 学报(39492)
- 科学(38099)
- 业经(31445)
- 大学(31304)
- 学学(29983)
- 融(27090)
- 金融(27090)
- 教育(25556)
- 技术(25252)
- 业(21649)
- 财经(21434)
- 经济研究(20458)
- 问题(20009)
- 经(18713)
- 技术经济(15893)
- 农村(14911)
- 村(14911)
- 世界(14885)
- 版(14598)
- 农业经济(14537)
- 商业(14067)
- 现代(13877)
共检索到413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耀吾 杨智
在绿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 ,农户不是微观主体 ,农村合作组织将是其未来主体 ,工商企业则已成为现实主体。培育和塑造我国绿色农业产业化主体 ,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积极发展农户合作组织。
关键词:
绿色农业产业化 主体界定 主体塑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士华 谢佳
绿色农业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实行产业化经营。本文从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入手,阐述了财政金融支持配合与绿色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指出财政金融的支持与配合是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财政金融支持与配合的模式及其政策运用。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发展 财政支持 金融支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严立冬 何伟 乔长涛
绿色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活动和金融形式,本文阐述了绿色农业产业化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内涵、融资渠道、职能定位和运营定位,认为完善绿色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应从商业性金融支持、合作性支持、民间性金融支持和政策性支持四个方面寻求对策思路。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绿色农业 “三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汪小勤 黎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新德
产业化和集群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显著特征,也是我国绿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之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绿色农产品实物总量迅速扩大,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群化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绿色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还不高,绿色农业产业集群优势并不十分明显。要通过培养壮大优势绿色农产品主导产业、加强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强绿色农业园区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我国绿色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群化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方镇
绿色壁垒是当今国际贸易环境中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且不断加强的一种贸易保护方式。绿色壁垒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量下降、出口收益降低,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生态农业产业化既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把绿色农产品的产加销联接为一个整体,发挥整体功能,提高经济效益,是应对绿色壁垒的有效方法。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应结合我国实际,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
关键词:
绿色壁垒 生态农业 产业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夏训峰 吴文良 王静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夏训峰 吴文良 王静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耀邦
0年代中期以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始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种养加、产供销结合,随后又提出农工商一条龙和贸工农一体化,这些做法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它的含义就是伸长农业的产业链,从田头到市场,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栾文斗 王洪星 新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任燕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体制、需求、自然、社会、技术和政策等外部环境 ,建立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相互协调 ,良性互动的行为机制 ,是农业产业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 ,必须加强基础工作、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市场建设和科技创新、优化政策结构、理顺管理体制并规范主体行为。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环境建设 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晔
略论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体系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曹晔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后的又一创举,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业基础产业地位,实现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现实选择。各级政府都想以此为契机,通过大力发展农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晓晓 皇甫瑞灵 郑艳洁
构建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权TOPSIS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黑龙江、北京、浙江、江苏和上海为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省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分布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从各指标维度来看,农业绿色供应链建设和产业集聚循环发展是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源动力,且影响各省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我国需从多面发力,升级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明确短板,缩减绿色农业产业链省域差距;因地制宜,构建绿色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网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晓晓 皇甫瑞灵 郑艳洁
构建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权TOPSIS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黑龙江、北京、浙江、江苏和上海为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省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分布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从各指标维度来看,农业绿色供应链建设和产业集聚循环发展是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源动力,且影响各省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我国需从多面发力,升级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明确短板,缩减绿色农业产业链省域差距;因地制宜,构建绿色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网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文畅 彭志远
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价值一直是生态经济领域的重要话题。论文利用云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2年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方向和途径,对企业采用亲环境生产技术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产品绿色认证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类型的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不同,且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呈现异质性影响;产品产销率、企业科研投入在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产品绿色认证的类型和频度,将其作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手段和方式;政府应建立健全产品绿色认证制度、提高消费者对公共品牌的认识与信赖,放大产品绿色认证的积极作用,进而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价值的和谐共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