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2)
2023(4477)
2022(3783)
2021(3656)
2020(2733)
2019(6407)
2018(6234)
2017(10396)
2016(6238)
2015(7426)
2014(7530)
2013(6805)
2012(6306)
2011(5825)
2010(6175)
2009(5280)
2008(5313)
2007(4957)
2006(4394)
2005(4165)
作者
(17191)
(14084)
(13864)
(13333)
(9028)
(6772)
(6709)
(5560)
(5484)
(5333)
(4913)
(4768)
(4562)
(4549)
(4535)
(4504)
(4307)
(4208)
(4161)
(4076)
(3747)
(3536)
(3511)
(3477)
(3434)
(3341)
(3207)
(3187)
(2983)
(2955)
学科
(17894)
经济(17866)
管理(14554)
(12836)
教学(12148)
(12015)
企业(12015)
理论(10343)
教育(7632)
学法(7443)
教学法(7443)
中国(6688)
方法(6020)
业经(5618)
学理(5449)
学理论(5449)
(5207)
(4749)
(4410)
(4387)
技术(4120)
地方(4065)
数学(4061)
(4058)
数学方法(3764)
组织(3332)
农业(3307)
(3259)
(3125)
(3122)
机构
学院(87423)
大学(87018)
研究(27946)
管理(25512)
(25222)
经济(24294)
理学(21191)
理学院(20839)
管理学(20079)
(20028)
管理学院(19898)
师范(19833)
(19200)
中国(18881)
科学(17874)
教育(17359)
师范大学(15838)
(15306)
技术(14568)
(14109)
职业(14056)
(13936)
北京(12825)
(12767)
研究所(12659)
中心(12650)
财经(10506)
(10165)
职业技术(10037)
技术学院(10010)
基金
项目(50789)
研究(44486)
科学(38701)
基金(30863)
教育(26614)
(25896)
国家(25564)
社会(23036)
(22650)
社会科(21618)
社会科学(21610)
科学基金(21411)
编号(20981)
成果(19596)
(19180)
课题(17476)
基金项目(15601)
(15392)
重点(12663)
项目编号(12507)
规划(12483)
资助(12324)
自然(12164)
自然科(11855)
自然科学(11854)
自然科学基金(11619)
(11614)
(11396)
大学(11245)
(11120)
期刊
教育(37364)
(32846)
经济(32846)
研究(31751)
中国(27236)
技术(13848)
学报(12739)
(12173)
管理(11946)
职业(11157)
科学(10615)
大学(10396)
(9022)
学学(8731)
技术教育(7400)
职业技术(7400)
职业技术教育(7400)
图书(7150)
财经(6329)
农业(6233)
(6069)
论坛(6069)
(5742)
金融(5742)
(5570)
书馆(5370)
图书馆(5370)
成人(4534)
成人教育(4534)
(4495)
共检索到143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为了有效地进行新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教师应该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 ,同时 ,也必须具备适应于此种教学的素质和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基本出发点是整合的方法和问题解决的技能。本文主要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特别是综合性学习 ,以及在此过程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若干基本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强  
近年来,要求课程与教学回到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笔者通过再现一个以"非典"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建构了对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解,从而揭示了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的本质(整体性与多元变革性)、参与主体(实践共同体)、措施(情境、内容、激励、评价)。最后,笔者对当前进行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华  李树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参与开发的课程,学生的自我价值因而得以充分彰显。学会思考与判断、学会选择与负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我价值的集中表现。自我本身就是一个生活世界,是丰富的探究资源;自我永远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是在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反思性探究。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我维度开发的基本原则。当然,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时也要避免"被动的主体性"和"虚幻的自由"。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华  安桂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现实世界视野对生活的探究与体验,自然世界本身成为课程。超越对自然的役用与膜拜,走向对自然的理解、欣赏与看护,是综合实践活动自然维度开发的基本原则。"在自然中"的自然探究、"关于自然"的自然探究和"为了自然"的自然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自然维度开发的基本内容。此外,在开发的过程中尚须注意季节的变化、在自然探究中渗透人文精神并引导学生慎重对待探究结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华  李树培  
以生活探究与体验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学会关爱与尊重、学会合作与共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社会价值追求。为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要关注移情性、伦理性社会探究;要让学生参与并反思社会生活;要把以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作为重要的探究内容。与此同时,还要避免"形式化的合作"与"口号式的关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无论从价值论还是从认识论、方法论看,"回归生活"的理念都对我国学校教育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方兴未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它不仅探究"世界是什么",还深切关注"世界会好吗",因此倡导通过"反思性行动"而理解、参与和完善世界。而构建由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互动而成的"课程连续体"是我国学校课程体系重建的一个方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永熙  徐杰  
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确定的原则、课程开设的操作程序、课程的组织管理与评价以及课程开设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等方面 ,就高级中学如何开设好这门课程作一讨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书超  
在新课程实施中,综合实践活动几乎将教师熟悉且习惯的一切颠覆,从教育理念到实践操作都开拓出一套全新的系统,为我们解读教育的本质和使命开辟了新背景。此课程在教育创新方面的意义有四:首先,通过实践活动而养成人的课程逻辑,旨在回归育人的教育本质;其次,以生活世界为课程开发主要资源,奠基了其课程价值的独特性;再次,以学生探究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形态,有望实现创新精神的救赎;最后,以德性教学为课程价值追求,有益于教育回归生命意义的追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曾茂林  
十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在取得系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宏观规划不足、微观指导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社会地图学注重从整体上综合各种因素,绘制出清晰的关系图。将其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得失的反思之中,建构起国家、区域、学校、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系统关系图,能为有效解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华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为配合教育部即将推出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本刊特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邀请海内外课程专家、课程决策者、课程实践者展开系列研讨,并定期刊登,请读者留意,更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参与讨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丽华  
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 ,出现了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混淆的情况 ,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学科课程完全或部分分解掉。针对于此 ,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 ,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予以澄清。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卓  
实施模式的构建将有助于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应紧紧抓住其"实践性"特征,以实践活动的创造性为横坐标,以实践的目的为纵坐标,可将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划分为四种类型,相应地形成四种实施模式:探究型实践模式,应用型实践模式,体察型实践模式,参与型实践模式。每种实施模式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仲建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发挥生活对儿童的教育价值,它向两端无限延伸:一方面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是学科知识。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表现自我与信任;产生精彩观念;团体成员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要素包括:"讨论"、"现场活动"、"反思"与"表现";教师的指导要素包括:"倾听"、"观察"与"引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包括:确立研究主题、课题计划与启动、课题实施、课题展示与反思等环节,这些环节彼此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新课程改革关注课程的整体设计,旨在确立双重课程——由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构成的学校课程。本文探讨了双重课程设计的意义及其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困惑及其破解之道,以及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