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6)
2023(4768)
2022(3938)
2021(3705)
2020(2890)
2019(6722)
2018(6690)
2017(11628)
2016(6762)
2015(7631)
2014(7615)
2013(7307)
2012(7092)
2011(6652)
2010(7103)
2009(6466)
2008(6764)
2007(6198)
2006(5650)
2005(5249)
作者
(21982)
(18403)
(18160)
(17186)
(11835)
(8701)
(8264)
(7113)
(6978)
(6805)
(6462)
(6316)
(6138)
(6069)
(6058)
(5769)
(5505)
(5481)
(5381)
(5258)
(4795)
(4727)
(4607)
(4489)
(4240)
(4206)
(4167)
(4069)
(3788)
(3765)
学科
(25078)
经济(25037)
管理(16624)
(14581)
(12569)
企业(12569)
(9188)
方法(8854)
理论(8711)
中国(8029)
(7110)
业经(6736)
教育(6552)
数学(6326)
数学方法(6112)
(5720)
(5570)
地方(5533)
教学(5221)
(4965)
农业(4904)
(4718)
金融(4717)
(4493)
银行(4475)
(4316)
环境(3954)
(3930)
(3919)
(3767)
机构
大学(106817)
学院(103935)
研究(39008)
(34348)
经济(33351)
管理(32293)
中国(28394)
理学(26894)
科学(26659)
理学院(26419)
管理学(25601)
管理学院(25404)
(24216)
(21233)
(19694)
研究所(19433)
(18435)
(18280)
师范(18216)
(17957)
中心(16579)
业大(15837)
北京(15524)
农业(15459)
师范大学(14874)
(14492)
财经(14016)
(13594)
技术(13203)
教育(12895)
基金
项目(64149)
科学(49115)
研究(47384)
基金(44109)
(39816)
国家(39439)
科学基金(32099)
社会(27247)
(25667)
社会科(25544)
社会科学(25530)
教育(23938)
基金项目(22631)
(22534)
自然(20769)
自然科(20236)
自然科学(20226)
自然科学基金(19852)
编号(19806)
成果(18424)
资助(17847)
重点(15658)
课题(15556)
(13845)
(13790)
(13213)
(12721)
创新(12309)
大学(12129)
计划(12091)
期刊
(44354)
经济(44354)
研究(34130)
中国(25314)
教育(21740)
学报(21632)
(18186)
科学(18108)
大学(16019)
学学(14597)
(14425)
管理(13271)
农业(12313)
技术(10779)
(8412)
金融(8412)
图书(8383)
财经(7885)
(6943)
(6803)
(6632)
书馆(6335)
图书馆(6335)
职业(6329)
经济研究(6049)
业经(5840)
问题(5840)
业大(5518)
(5473)
论坛(5473)
共检索到166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元祥  舒丹  
新时代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具有独特使命。综合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性实践,属于实践教育的范畴,实现其实践育人功能取决于实践的社会基础和价值基础。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和"进入世界"等方面,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场依存性、工具依赖性,以及学习方式的具身性、沉浸性和反思性是实现实践育人功能的内在条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特点、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管理都与学科课程有本质的区别。在我国这样一个“分科主义”盛行的国度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是一个结构性突破 ,而且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鑫  
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合情性与合理性的统一。合情性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合乎师生情感的价值要求、符合情感发展的人性特征。情感作为评价的"催化剂",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合情性具有规约性、教育性和包容性等重要意蕴,影响着教师在评价中的对象选择、价值判断以及实践深度。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合情性需要以增强教师情感修养为前提、重视学生情感体验为基础、提升制度化水平为保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优教,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世伟  
文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大城市图书馆的综合文化功能,其中包括文化展示、文化服务、文化市场、文化教育、文化典藏、文化研究、文化交流、文化娱乐等项功能,并对如何开发这些功能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华  李树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参与开发的课程,学生的自我价值因而得以充分彰显。学会思考与判断、学会选择与负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我价值的集中表现。自我本身就是一个生活世界,是丰富的探究资源;自我永远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是在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反思性探究。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我维度开发的基本原则。当然,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时也要避免"被动的主体性"和"虚幻的自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梅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领域 ,划分为国家的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内容结构 ,二者之间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等价性、不可替代性 ,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为了有效地进行新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教师应该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 ,同时 ,也必须具备适应于此种教学的素质和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基本出发点是整合的方法和问题解决的技能。本文主要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特别是综合性学习 ,以及在此过程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若干基本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敏  
本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生成性的基本特征,根据语文学科教学规律,运用语言学、教育论等原理,分别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置的本体性价值、本质性价值、方法性价值以及促进学生发展性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华  安桂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现实世界视野对生活的探究与体验,自然世界本身成为课程。超越对自然的役用与膜拜,走向对自然的理解、欣赏与看护,是综合实践活动自然维度开发的基本原则。"在自然中"的自然探究、"关于自然"的自然探究和"为了自然"的自然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自然维度开发的基本内容。此外,在开发的过程中尚须注意季节的变化、在自然探究中渗透人文精神并引导学生慎重对待探究结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华  李树培  
以生活探究与体验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学会关爱与尊重、学会合作与共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社会价值追求。为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要关注移情性、伦理性社会探究;要让学生参与并反思社会生活;要把以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作为重要的探究内容。与此同时,还要避免"形式化的合作"与"口号式的关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丽华  
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 ,出现了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混淆的情况 ,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学科课程完全或部分分解掉。针对于此 ,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 ,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予以澄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安桂清  翁建芳  
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构建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框架、实施框架、评价方式及管理模式 ,继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论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经验及实践困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本文从课程编制原理的角度探讨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课程编制(生成 )模式的涵义与价值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阐明“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价值是智慧统整与知识统整 ;论述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强势特征与若干误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孟娜  李忠云  
大学文化是大学人的生活样式,是大学在发展历程中所传承与积淀的结晶,是大学与大学人个性的集中表征。独特的精神与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促使大学不断向前超越的力量之源。大学文化以育人为己任,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大学文化通过价值导向、行为规范、情操陶冶等三个方面的作用发挥文化育人的独特功能。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就是要突显大学精神文化的主导作用;完善大学制度文化的引领作用;拓展大学环境文化的熏陶作用来引导大学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