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5)
- 2023(3243)
- 2022(2849)
- 2021(2649)
- 2020(2373)
- 2019(5358)
- 2018(5612)
- 2017(10371)
- 2016(5876)
- 2015(6869)
- 2014(6897)
- 2013(6771)
- 2012(6784)
- 2011(6280)
- 2010(6630)
- 2009(6329)
- 2008(6662)
- 2007(6273)
- 2006(5864)
- 2005(5432)
- 学科
- 济(24618)
- 经济(24585)
- 管理(19527)
- 业(16931)
- 企(15258)
- 企业(15258)
- 方法(11983)
- 学(9862)
- 数学(8869)
- 数学方法(8548)
- 财(7606)
- 理论(7247)
- 中国(6127)
- 业经(6083)
- 务(5581)
- 财务(5555)
- 财务管理(5542)
- 企业财务(5359)
- 和(5262)
- 农(5168)
- 制(4768)
- 教育(4246)
- 信息(4183)
- 融(3870)
- 金融(3869)
- 银(3864)
- 银行(3846)
- 策(3778)
- 技术(3657)
- 贸(3633)
- 机构
- 大学(105336)
- 学院(99737)
- 管理(35830)
- 研究(35320)
- 济(33249)
- 经济(32377)
- 理学(29770)
- 理学院(29329)
- 管理学(28419)
- 管理学院(28219)
- 中国(26270)
- 科学(24516)
- 京(23748)
- 所(19731)
- 财(18648)
- 研究所(17982)
- 农(17772)
- 江(16616)
- 范(16118)
- 师范(15963)
- 中心(15843)
- 业大(15189)
- 北京(15110)
- 财经(14921)
- 农业(14100)
- 州(13389)
- 经(13208)
- 师范大学(12997)
- 系(11852)
- 院(11826)
- 基金
- 项目(61191)
- 科学(47427)
- 基金(44581)
- 研究(42377)
- 家(40186)
- 国家(39891)
- 科学基金(33138)
- 社会(25469)
- 社会科(24020)
- 社会科学(24008)
- 基金项目(22585)
- 自然(22505)
- 省(22411)
- 自然科(22022)
- 自然科学(22012)
- 自然科学基金(21632)
- 划(20329)
- 教育(19745)
- 资助(19394)
- 编号(17692)
- 成果(17435)
- 重点(14085)
- 部(13417)
- 课题(11903)
- 计划(11897)
- 科研(11827)
- 项目编号(11787)
- 发(11687)
- 创(11310)
- 大学(11138)
共检索到158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薛国英 田欣雨
论统计信息活动效果及其测定方法薛国英,田欣雨一、导言统计信息活动是指用统计方法对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转换和利用的活动过程,它着重考虑的是生产信息产品和利用信息产品的关系,而不是信息客体和信息主体之间的关系。在统计信息活动过程中,应当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凯
研究目的:基于目前对土地细碎化的内涵描述不清及其衡量方法千差万别的现实,提出土地细碎化的内涵及其综合定量测定方法。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土地细碎化是由于中国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的一种农户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出现的呈现土地的块数相对较多、单个地块的面积较小且存在差异、肥沃程度不一致、家庭距离地块的远近不同等特点的农户经营土地的形式。(2)基于土地细碎化的4个本质属性,提出了土地细碎化的综合定量测定方法。(3)实证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论:运用本文提出的测定土地细碎化程度的方法有助于深化土地细碎化问题的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登兵
预测是在一定信息条件下,对于未来状态的科学判断。信息总是不完全的,因此预测就不一定是正确的。预测有效性就成为预测对决策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预测的主要目的是在决策行为中降低不确定性。预测评价主要有信息熵、事实比较和决策效用三类方法。信息熵表征了预测信息的内在特征,有一定的"合理性";事实比较则反应了预测与事实的差距,反应了预测的"准确性";决策效用主要考察预测所带来的效用差异,反应了预测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决策 预测 信息 评价 有效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文范,马世骁
科技统计工作是指用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对科技活动的过程进行的统计工作。和其他统计工作相比,科技统计工作开展的历史较短,因而人们对其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了能更好地开展科技统计工作,使科技统计活动进一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进一步认识科技统计的规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华
教育活动核算方法的统计研究李金华ABSTRACTEducationisanimportantactivitysectorofnationaleconomy,itsdevelopmentstatusisamainmarkofsocialdevelopm...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凯
传统的、经典的合作社具有社员同质的结构特点。事实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异质性具有一般性的特点。社员异质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决策机制、治理机制以及运行绩效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在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同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异质性的内涵,并将其界定在包含13个指标的复合系统;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某一合作社内部不同社员之间的异质性和基于社员异质性基础上的不同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异质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其异质性测定的具体方法;其次,运用在陕西杨凌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其农民专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社员异质性 测定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宪强
宏观投资效果不仅直接反映着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还决定着微观投资效果的高低。因此,正确地设置宏观投资效果统计指标并确立其计算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投资效果实质上是投资活动中所取得的有用成果与消耗占有的劳动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是投资活动在达到投资目标方向所作的关于获利程度或关于节约程度的评价。即:投资效果=所得/所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变兰
统计信息失真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又影响深远的现象。造成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有技术性的,也有非技术性的。与技术性失真相比,统计信息的非技术性失真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更大。
关键词:
统计信息 技术性失真 非技术性失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珊珊 蔡永生
文章利用Bayes统计决策方法对统计数据的误差进行检验,在鉴定统计数据精度的过程中,引入了试验费用损失与参数性能损失相结合的损失函数,得到了先验分布公式,Bayes决策不等式及Bayes风险的计算,理论上给出了一种测定数据精度的可靠方法。为实际中的统计数据处理提供了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误差 损失函数 先验分布 Bayes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卫亚
市场需求满足度反映了商品供需缺口的程度 ,但是市场研究中因无法直接获取需求量的数据而难以测量。本文介绍了五种利用现有统计资料推断需求满足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并以卷烟市场为例说明了方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市场研究 需求满足度 统计分析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雄鹏
随着统计实践的发展和需要,统计工作正在逐渐地从只是事后提供统计数据,扩展为也要能事前作出预报。 但是,统计预测及统计预测方法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提出一个较明确较一致的概念。有些论著,如《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讲义》(电大教材),把统计预测方法囊括成包括所有的预测方法;也有些论著,如《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高等学校文科试用教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昌平,邱允生
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对知识和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创新活动的信息服务及其社会监督问题也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认为信息资源的投入对创新活动具有特殊的功能,作者提出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建立信息服务保障系统和开展信息服务活动,探讨了信息服务的组织模式和信息服务保障系统的结构,同时论述了创新主体的信息需求特征及信息服务的社会监督问题。
关键词:
创新活动 创新主体 信息服务 社会监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岑国荣
乌家培先生在1989年至1990年期间,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研究》、《中国统计》等报刊上撰文,就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信息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出疑问,并引起一些争论。本刊编辑部认为这一争论是非常必要的,十分关注争论的情况,并准备发表我们的看法。但我们注意到在讨论中比较缺乏理论探讨的气氛和环境,同时自从乌先生在《中国统计》上发表了《也谈正确认识统计的地位作用》一文以后,统计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并没有多大的反响,论争便沉寂下来了。我们认为,这场论争不应该在统计界沉默下来。这是一场关系到统计工作发展前途的争论,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信息中居于何种地位,这一立论,将是制定中国统计发展战略和目标的根本前提,如果在认识上模糊不清,理论上站不住脚,那么,统计事业如何发展,统计的整体功能如何发挥?我们不能沉默,我们不应该沉默!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用活生生的事实予以澄清。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这个观点被揭示,无疑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其次,统计界人士大多认为,乌家培先生否定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信息的主要论点是缺乏说服力的,也是没有逻辑力量的,有的甚至不乏武断之词。我们略举几例:第一,乌先生断言,统计信息是一种事后信息,事后信息、充其量只能占全部信息的三分之一。按乌先生的说法,这就当然不是现实信息,不具备现实性,更谈不上超前性了。如果是在十八世纪的时代,也许这种说法具有权威性,如今统计工作是大大发展了,恐怕整个经济学界,都难找到这个论点的拥护者了。第二、乌先生说,统计信息是一种数字信息,此外还有文字信息、图象信息等。文字信息约占全部信息的三分之二。至于图象信息占多少?乌先生也许没有计算出来。很遗憾,图象信息是统计信息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这一点用不着证明。至于文字信息,我们认为统计资料(如统计部门整理的资料、说明、情况介绍等),统计分析报告等等都兼有文字信息和数字信息。统计的指标词就是用文字表现的,可见把统计信息仅仅说成是数字信息是缺少理论依据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从这次争论中,我们不难看出,统计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统计实际工作的发展。比如统计教育几十年一贯制,在一些统计教科书中对于实际工作中发展起来的许多新鲜观点,如象国家统计局提出的统计要走智力发展道路、全国已广泛开展的统计分析、统计整体功能、统计工作走向各级决策层次、软科学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未来世纪信息产业的兴起等等,几乎很少有实质性的总结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些事实,不能不强烈地表现为统计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性。外界对统计理论以及对统计工作的一些看法,也令人震惊!这里我们发表岑国荣先生的文章,目的是引起统计界人士广泛关注并引发一场讨论,以打破统计理论研究的沉闷气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