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1)
2023(6587)
2022(5251)
2021(4662)
2020(3520)
2019(7791)
2018(7473)
2017(14127)
2016(7381)
2015(8222)
2014(8332)
2013(8359)
2012(7880)
2011(7514)
2010(7875)
2009(7676)
2008(7329)
2007(6867)
2006(6643)
2005(6142)
作者
(22826)
(19317)
(19037)
(18349)
(12287)
(8998)
(8550)
(7335)
(7288)
(6878)
(6774)
(6282)
(6265)
(6239)
(6026)
(5856)
(5555)
(5517)
(5494)
(5049)
(4982)
(4707)
(4633)
(4478)
(4432)
(4413)
(4153)
(3851)
(3836)
(3713)
学科
(58863)
经济(58831)
管理(21816)
(17424)
地方(16679)
方法(14954)
(14049)
企业(14049)
数学(12728)
数学方法(12567)
中国(12471)
地方经济(12402)
业经(10980)
(10166)
(10012)
(8001)
(7309)
(7175)
金融(7173)
农业(7099)
环境(7071)
经济学(7048)
(6737)
(6687)
理论(6631)
(6379)
银行(6376)
(6336)
(6211)
产业(6143)
机构
学院(124839)
大学(124010)
(62646)
经济(61505)
研究(45858)
管理(42240)
理学(35133)
理学院(34729)
管理学(34238)
管理学院(33994)
中国(33761)
(28012)
(25034)
科学(24874)
(22919)
财经(22067)
经济学(21095)
研究所(20367)
(19750)
(19515)
中心(19215)
经济学院(18448)
(17543)
师范(17451)
北京(16216)
财经大学(15935)
(15854)
(15737)
(14822)
师范大学(13879)
基金
项目(72079)
科学(56845)
研究(56019)
基金(51435)
(43509)
国家(43101)
社会(38331)
科学基金(36656)
社会科(36376)
社会科学(36364)
(28343)
基金项目(25675)
教育(25446)
(23073)
编号(22151)
资助(21094)
自然(19896)
自然科(19373)
自然科学(19371)
成果(19202)
自然科学基金(19012)
(17889)
课题(16629)
重点(16477)
国家社会(16246)
(15892)
发展(15307)
(15087)
(14684)
(14626)
期刊
(83064)
经济(83064)
研究(46072)
中国(22839)
(21570)
管理(18170)
学报(16769)
科学(15653)
(15054)
经济研究(14279)
大学(13576)
财经(13293)
教育(13004)
学学(12894)
(12314)
金融(12314)
技术(12076)
(11725)
业经(11251)
问题(10685)
农业(9659)
技术经济(8236)
(8093)
世界(6987)
经济问题(6819)
统计(6768)
国际(6725)
改革(6617)
(6617)
商业(6242)
共检索到202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舜华  
经济转轨已由自然历史过程转变成自觉选择的过程。选择的标准是如何使经济转轨过程的净效益最大化。这不仅要求转轨成本最小化,而且要求在转轨期间的制度效益达到最佳状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多维和多层次地进行经济市场化政策措施的优化选择。并且,需要把握转轨过程中收益和成本的变化轨迹,保持转轨过程的经济稳定与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卢映西  谢正勤  
发展中国家在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引发了大规模的通货失控,信用紧缩及资本外流问题。经验告诉我们,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次序”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初始经济条件、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和经济形势、政府能力和政府的社会信任度,我国金融开放应做出适合自己的次序安排和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艳茹  
在制度变迁理论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制度决定论和增长决定论。由这两种观点可以导出转型国家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宪政优先或者增长优先。本文指出,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通过改变社会权力结构来共同实现制度结构的提升和社会的长期发展,它们是互动的,而不是对立的。中国当代的转轨之路应该立足于渐进式增长中的社会权力结构调整。自由市场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都具有权力再分配的功能,对于社会权力结构的调整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中制度建设的首要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洋  
本文通过对经济转轨这一概念以及两种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方式的回顾,指出这种选择的差异源自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的制约。通过分析表象上的差异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并根据中国的市场化次序历程指出任何转轨路径的选择都存在着市场化次序的选择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些结论性的思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连成  米军  
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随着贸易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的进一步扩大,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更加明显甚至是必然的趋势。这一趋势对经济转轨国家利弊兼具,其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经济转轨国家不仅要直面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和风险,而且要承受金融全球化与其经济互动所产生的双重效应。如何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和加速金融自由化的同时降低金融风险,并正确选择金融改革的有效路径,这是经济转轨国家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或者说是必须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各具典型意义的经济转轨国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金融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舜华  
冷战结束以后,“转轨国家经济”作为新的经济范畴和研究领域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该文不仅全面评析了转轨国家经济现在所处的阶段,而且还对其走势作了预测,认为90年代后半期到下个世纪初,转轨国家经济将总体上进入一个复苏和重组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作者还对转轨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洽如其分地评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冯曲  张涛  
在一个转轨经济中,外部政治制度安排对企止产权的影响是前提性的,因此产权的特征不在状态性的安排,而在其实施过程。本文从乡镇企北起源的角度,给出了一个权威组织的描述,将政治权威变量引入企业的治理结构。本文论证了,在这样的权威组织中,乡镇企业早期的高效率与经营者低收入时的效用偏好有关;当“逼迫”效应超过权威所带来的负激励时,政治权威的存在具有“生产性”。这是乡镇企业集体产权相对高效率的一个组织结构上的原因。这也是理解乡镇企业集体产权效率下降,最后改制(民营化)的一条历史逻辑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鑫  
中国和俄罗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与过渡方式和路径,由此带来了不同的结果。这表明,制度变迁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改革的最终目的,在比较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逐步推进。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能否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目标和适合的过渡方式,更重要的还在于防止经济转轨带来的人民收入下降以及社会的剧烈动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享光  
本文把资源配置效率与制度适应性效率纳入一个统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内解释了中国经济通过增量和存量改革实现了资源按照机会成本原则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进行配置再配置,从而增进了配置效率,同时制度的适应性调整和改革扩展了效率边界,带来了适应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进一步增进效率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勇  
制度创新是我国股票市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对股市的管理、调控和培育是以各种层次的制度供给实现的,随着我国股市的发展壮大,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是维持股市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手段。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君昌  
一、问题的提出一般的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承认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同时因竞争的存在,社会好比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支配,使社会的稀缺资源达到对社会最有利的用途上去,这就是我们要从计划经济转换到市场经济的基本理由,也就是要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园晨  
一、经济理论突破桎梏的不平凡年月。粉碎“四人帮”的黑暗统治之后,尽管人们都在思考,都想对多年来在思想政治、经济、社会各种是是非非,给个说法,但依凭本本的“两个凡是”,仍然桎梏着人们。直到20年前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教条和个人崇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董昀  
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发生了从剧烈到平稳的转变。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体制转轨路径从增量到存量、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当前中国仍存在经济剧烈波动的可能,其根源在于关键领域改革的滞后。政府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影响经济稳定的制度隐患。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吕金记  
经过 2 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温州模式”以其独特的实践获得了理论界的肯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范式 ,温州经济模式在浙江省乃至全国有着重要的区域扩展意义。但随着形势的变化 ,温州经济也面临着如何继承与提高的问题。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和有关区域经济理论 ,分析了温州经济模式发展的机制优势、非制度安排优势、资金优势及其发展中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本文认为 ,应通过产权制度、管理制度、产业层次和政府职能等  方面的创新构建市场、政府和企业的良性互动 ,从而寻求一条温州模式继承与提高的有效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