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5)
2023(8268)
2022(6967)
2021(6031)
2020(5142)
2019(11369)
2018(11260)
2017(21742)
2016(11573)
2015(13167)
2014(13291)
2013(13246)
2012(12654)
2011(11800)
2010(12321)
2009(11974)
2008(11695)
2007(10864)
2006(10063)
2005(9542)
作者
(34205)
(28746)
(28641)
(27497)
(18476)
(13525)
(13004)
(10985)
(10914)
(10380)
(10142)
(9596)
(9505)
(9399)
(9147)
(8823)
(8365)
(8280)
(8262)
(7908)
(7586)
(6939)
(6815)
(6681)
(6640)
(6422)
(6408)
(6192)
(5798)
(5576)
学科
(71273)
经济(71177)
管理(42181)
(32798)
(28626)
企业(28626)
方法(20917)
数学(17495)
数学方法(17362)
地方(17199)
(17067)
(15901)
中国(15692)
业经(14169)
(12906)
(12644)
地方经济(12281)
(11862)
(10315)
金融(10312)
(9759)
环境(9757)
银行(9754)
(9387)
体制(9122)
(9076)
财务(9040)
财务管理(9016)
理论(8984)
经济学(8732)
机构
大学(186328)
学院(183644)
(88102)
经济(86428)
管理(67176)
研究(64478)
理学(56124)
理学院(55507)
管理学(54845)
管理学院(54456)
中国(49269)
(44623)
(38282)
科学(34042)
财经(33921)
(31975)
(30390)
(29517)
经济学(29299)
中心(28017)
研究所(27947)
经济学院(25819)
财经大学(24764)
北京(24476)
(23866)
师范(23725)
(22803)
(22527)
(22246)
业大(20392)
基金
项目(108820)
科学(86527)
研究(83765)
基金(80411)
(67880)
国家(67318)
科学基金(58075)
社会(57613)
社会科(54648)
社会科学(54632)
基金项目(41175)
(41058)
教育(37708)
(33692)
自然(33043)
编号(32847)
资助(32494)
自然科(32225)
自然科学(32218)
自然科学基金(31656)
成果(29422)
(26757)
(25183)
国家社会(24879)
重点(24450)
(23950)
课题(23459)
教育部(22583)
(22340)
人文(22000)
期刊
(112381)
经济(112381)
研究(65610)
中国(38537)
(37446)
管理(28395)
学报(24388)
科学(23127)
(21680)
财经(19989)
大学(19942)
(19254)
金融(19254)
学学(18795)
经济研究(18249)
教育(17875)
(17323)
技术(16047)
业经(14616)
问题(14461)
农业(13618)
(10845)
技术经济(10810)
世界(9847)
国际(9351)
改革(9040)
(9040)
经济问题(9039)
图书(8867)
现代(8630)
共检索到300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朝印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立法数量急剧增加,但是经济立法领域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已危害到公共利益。为规范经济立法行为,《立法法》中规定了立法机关进行立法应听取、征求公众意见的制度,以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为基础,这一制度可以界定为立法商谈机制。经济立法商谈机制的确立,可以从实现立法民主、协调经济利益和普及法制观念等三个方面维护公共利益。同时,借鉴国外的立法商谈制度的实践,我国的经济立法商谈机制应从程序、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的实现对公共利益的维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亚东  
土地征收作为一种基本的土地法律制度,普遍存在于各国的法律之中。综观各国法律,土地征收制度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国家或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目的而强制将私有土地收为国有并给予补偿的法律制度。显然,“公共利益”这一词语的理解和界定对准确实施法律、防止行政权力滥用、随意侵占农田、拆迁民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莉  赵汴  刁丽琳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数量急速增加,引发了大量的冲突和社会矛盾。而导致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公共利益被泛化,征地补偿机制极不合理。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必须清晰地确认公共利益的范围,完善我国的征地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丽  谢斯儒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由于涉及利益关系复杂、操作难度大,一直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从总体上看,"公用事业如何民营化"是理论研究的焦点,也是改革能否推进的关键。从世界各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历程来看,不论是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政府垄断经营,还是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政府与市场联合经营,亦或强调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对政府监管能力的重视,如何实现"公共利益"的维护才是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难点所在。本文认为,要在创新的监管理念指导下,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推进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建设;要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增进公共利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禹希  
经济快速发展,各项法律规定愈加完善,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和依据。基于不同法律下各部门所负责的任务不同,对工作内容的要求有一定区别,所以在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中也各不相同。文章首先介绍了经济法在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中的作用,接着重点从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责任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社会整体利益维护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君君  
公共利益的实体界定是难以实现的,为此从程序上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成为必要的选择。公民参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符合现代民主理论与实践的要求,并有利于各方对公共利益的接受、实现实质法治、控制行政裁量权。为实现公民参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有必要进行制度上的建构及作出合理的限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克鹏  
政府经济行为仅是政府利用稀缺资源从事生产、交易、分配和消费以及提供服务的活动,并不包括以强制为特征的规制行政。和私人企业相同,政府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与社会公共利益直接相关,一旦失去控制,将对社会造成重大损失。就与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和实际危害后果而言,规制政府的意义已超过规制经营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败,既取决于能否对经营者进行合理规制,更取决于能否有效规制政府。所以,中国必须尽快建立以政府经济行为为对象、以绝对义务和责任为手段,以独立的规制机构和程序为保障的规制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晓桂  
诚信本身就内涵在市场经济之中,当前出现的失信泛滥主要是由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供给机制存在缺陷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当完善市场经济,并从国家、企业、个人等方面建设维护诚信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玲玲  杨萌  马晴晴  李貌  
[目的 /意义]通过对我国现行著作权立法及修法草案中图书馆相关公共利益的缺失现状展开分析,就如何加强网络时代图书馆相关公共利益的维护这一问题从立法角度提出学术建议。[方法 /过程]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国外立法援引以及法理比较论证等研究方法对图书馆相关公共利益的保护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图书馆相关公共利益可以通过对原则性条款(包括著作权法宗旨条款和合理使用原则性条款)以及具体个别条款(包括许可使用实践、科研成果共享以及文献传递)的提出与加强予以维护和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国家开发银行《新形势下中国国家经济利益与国开行战略研究》课题组  
国外不少国家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主要凭借两大体制基石,即明确立法、建立专门制度;三根支柱,即设立清晰的程序、建立依法行事的机构、赋予机构清晰的权限;体系化战略与政策,如将科技创新纳入国家经济利益范围、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发展战略、实施确保能源资源可靠供给战略、采取谨慎的外资并购和私有化政策、采取适度的对外贸易保护政策、谋求标准制定和国际市场定价权;两大方法,即指标控制与安全审查。借鉴这些经验,为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经济利益,我们应围绕国家经济利益目标加快建设系统化的体制机制;将抵御外部伤害作为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利益的重点;同时作为转轨国家,应对部分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慎之又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苏惠祥  蔡立东  
日韩两国的土地立法虽均以保护土地私有制为宗旨,但在当代民生主义浪潮的推动下,公共利益问题在土地立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共利益在日本被称为“公共福祉”,韩国则确立了“私法中的公概念”,不单指国家的利益,更强调社会的利益。它不仅是立法者确定土地物权范围和效力的重要参数,而且成为土地物权行使的指导原则,使相关立法表现出明显的公共利益取向。旨在通过公权与私权协调的方法,对所有权绝对化和契约自由原则的负效应予以纠正,努力创设进步合理的土地制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田  程兆齐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公司有限责任传统观念的现代修正。正如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独立人格是对股东有限责任“特权”的限制一样,该制度本身也需要设立一定的准则加以约束。通过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分析,探讨适用该制度的若干限制以及一人公司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规避人格被否认,防止债权人滥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维护一人股东的合法权益,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兴政  赵建平  
本文讨论的核心是建设公共利益协调机制,应对全球反倾销制度的困境。本文首先分析了反倾销制度的困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公共利益原则作为应对对策突破口的可行性;最后,为落实公共利益原则,提出建设反倾销公共利益协调机制,并对其子机制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