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5)
2023(4137)
2022(3414)
2021(2829)
2019(5189)
2018(5060)
2017(9631)
2016(4987)
2015(5747)
2014(5942)
2013(6101)
2012(6111)
2011(5950)
2010(6391)
2009(6277)
2008(5941)
2007(5726)
2006(5560)
2005(5277)
2004(4987)
作者
(16405)
(13859)
(13660)
(13235)
(9010)
(6408)
(6208)
(5318)
(5190)
(5069)
(5022)
(4778)
(4635)
(4454)
(4402)
(4237)
(3999)
(3968)
(3916)
(3790)
(3512)
(3366)
(3333)
(3299)
(3295)
(3202)
(2964)
(2808)
(2755)
(2686)
学科
(50570)
经济(50541)
管理(15249)
地方(14726)
方法(12081)
地方经济(11638)
(10720)
数学(10090)
数学方法(10048)
中国(9577)
(9013)
(8890)
企业(8890)
业经(8274)
经济学(6514)
(6235)
(6116)
(6024)
金融(6023)
(5670)
环境(5599)
(5422)
理论(5389)
(5264)
银行(5264)
(5208)
(5123)
(5114)
产业(4779)
农业(4420)
机构
大学(92868)
学院(91324)
(50274)
经济(49419)
研究(35407)
管理(29697)
中国(26846)
理学(24094)
理学院(23775)
管理学(23480)
管理学院(23289)
(22410)
(19131)
科学(18337)
(18053)
经济学(17630)
财经(17394)
研究所(15846)
(15513)
经济学院(15373)
(15058)
中心(14664)
(14115)
师范(14058)
北京(12597)
财经大学(12485)
(11827)
(11733)
社会(11297)
师范大学(11249)
基金
项目(47620)
科学(37585)
研究(37525)
基金(34510)
(28782)
国家(28540)
社会(26696)
社会科(25348)
社会科学(25339)
科学基金(24102)
(17776)
基金项目(17166)
教育(16608)
(14355)
资助(14349)
编号(14142)
成果(13033)
(12110)
自然(12100)
经济(12011)
(11972)
自然科(11762)
自然科学(11760)
国家社会(11667)
自然科学基金(11533)
重点(10964)
(10902)
课题(10701)
发展(10571)
(10426)
期刊
(68740)
经济(68740)
研究(37527)
(17961)
中国(17890)
管理(13397)
经济研究(11841)
学报(11790)
财经(11420)
科学(11006)
(10469)
金融(10469)
(10085)
大学(9488)
(9136)
教育(8958)
学学(8827)
问题(8820)
技术(8473)
业经(7871)
技术经济(6825)
(6654)
世界(6132)
国际(5775)
农业(5641)
经济问题(5609)
统计(5464)
改革(5299)
(5299)
经济学(5091)
共检索到158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崇实  翁君奕  
论经济特区的重新规范朱崇实翁君奕(厦门大学)中国的经济特区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但是十七年来对经济特区的争议却始终没有停止过,虽然争议的内容有所变化,即从初期的“制度性质问题”,到当前的是否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的原则,以及“不利于缩小地区间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钟坚  罗海平  
原生市场起源的内在规律同样支配着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形成。市场内在化起源于共同体的边界和尽头,特区模式是我国非均衡、渐进式对外开放和转型市场形成的帕累托改进。作为内地共同体的"人拟边界",特区充当了共同体与外部世界的"市场集聚地"和"交换中介"。而作为"公共产品",特区既要为转型市场提供试验,又需迅速成为渐进市场化"诱致极点"。特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旧体制能否生产出具有"改革家精神"的"改革家"。因为"改革家"是中国式转型经济的独特增长要素,是"经济增长的国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建  唐慧斌  
深圳经济特区全面规范股份合作公司运作机制刘建唐慧斌深圳经济特区自1980年创建以来的16年间,经济一直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始终以年均34.5%以上的速度递增。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特区内的集体经济组织也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1992...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方健  
经济性特区系一国(地区)政府为一定的经济目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置的实施特别经济政策和特殊管理方式的经济性特别区域。经济性特区有别于集中发展特定工业的工业区。它重在利用特别的经济政策和行政管理方法来吸引外国的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与国内企业共同参与开发,拓展国际贸易,而且形式日趋多样化。在经济性特区内,与所有国家的贸易,不论产地,均受东道国(地区)的同样法规所规范,在贸易壁垒的消除上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天祥  魏清泉  
从1979年起,我国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划出共338.4平方公里的四小块地方,筹办经济特区。三年多来,特区建设进展迅速,举世瞩目。它们在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引进经济管理经验、扩大出口贸易和扩大就业机会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图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探讨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区位条件以及各区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明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关于经济特区的走向便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本文认为经济特区将长远存在,是未来国际贸易自由化总趋势与资本等生卢要素国际移动的障碍普遍存在两相矛盾的结果;亚太经济增长迅猛为我国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趋势,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中国经济特区在地理分布和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多大改变,但未来经济特区的功能必将有所侧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甬军  
经济特区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的一项创举。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特区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所谓挑战,是指在全国全方位开放的形势下,经济特区的发展面临新的环境。所谓机遇是指经济特区在新的环境中,有可能通过发挥原有的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在更高层次上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谋求新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经济特区优势的认识、把握和发挥问题。因此开展进一步发挥特区优势的讨论很有必要。现就优势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经济特区"是指主权国家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开辟的实施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经济政策的地区。根据其特点,经济特区大致可分作五类: 1、自由港。这类经济特区是在国境之内、关税之外的免税区,一般来讲,它与国内其它地区是隔离开的。它通常规定,外国商品进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木生  
一、珠深特区货币历来争议在珠深两特区发行特区货币是否可行?学术界经过尖锐争论,最后基本统一了认识,认为我国发行特区货币,把特区货币国际化是可行的,同时也认为当时发行特区货币的条件仍未成熟。居于这种观点,特区货币的议论沉默了好几年。直到1991年冬,随着珠深两特区的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区市场存在着人民币、港币、澳门币、美元同时流通的现象,而人民币不能对外流通,给特区产品的国际结算带来许多困难,多种货币同时在同一市场流通,必然在同一产品市场形成多种价格。这种现象对特区经济发展不利,特别是对外商投资者很不方便,影响了特区引进外资。因此,最近经济界、金融界学者又重新提出发行特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杜强  
世界各国各类经济特区的经验证明,对外贸易是经济特区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从1547年世界上产生第一个经济特区——雷格亨自由港至今,经济特区历经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综合性经济特区四种主导模式.每一种主导模式无不以发展和推动对外贸易为其宗旨,并以此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比较研究现有的世界各类经济特区对外贸易的运作,从理论上总结世界经济特区对外贸易的特点、运行模式及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劭  
港口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作为第三产业的部门,其服务对象是人和物资,它是人和物资的集散地,是交通运输枢纽和国家或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港口的发展和壮大,它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联系日益频繁与紧密,港口内部与外部存在着众多的经济关系和复杂的经济问题,成本机制即其中一重要问题.一、成本机制由于市场机制的存在,特区港口之间、特区港与非特区港之间的竞争明显化(以往非特区港之间竞争处于隐形状态,仅体现在计划会议上对货源安排的争论).除了在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其它方面的竞争外,另一重要因素是价格,也就是说在港口之间货源的争夺中,价格是其最关键的因素(特区港享受特区政策,价格比较灵活)."价格"成为港...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长学  
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以其发展成就充分阐释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关键一招。在我国面向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上,中央给予了经济特区新的时代定位。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深化改革引领现代化战略、在高端层面参与全球对话、探索高质量发展样板、打造世界级城市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等新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圳经济特区应围绕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健全收入分配体制和激励机制、推动新一轮全面开放和区域协同发展、建设幸福智慧城市、建设一流软环境等方面,继续引领下一步改革探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朴贞东  赵凤彬  
经济特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韩国于1971年开设马山出口加工区以来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根据笔者从1989年7月至1991年10月对中国南方几个特区、马山出口加工区进行实地考察所取得的宝贵资料,就两国经济特区的几个主要问题做一比较,以供研究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莫世康  
一、特区统计改革必须与贯彻《统计法》紧密结合 在内地,国营或集体企业的统计工作出现问题,统计部门可通过企业的主管部门,用行政的手段来解决。但在特区,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三资”企业(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众多,许多企业与地方政府并没有直接的所有制方面的联系,其管理及经营方针要由其董事会决定,地方政府难以用行政的手段进行干预。“三资”企业的统计工作出现的问题,统计部门找企业交涉,企业会推说要请示董事会决定。然而,外资企业的董事会在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红  
免税区或其他名义的自由经济区域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大亚历山大征服腓尼基岛的时代。虽然免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却迟至近20年才开始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约有70多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近400个免税区。然而,理论界却鲜有人运用贸易理论分析免税区。直到1974年Hamada才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在标准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